倪琳雁
(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的时候这样说道。
诚然,作为一名教师,便要自觉地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始终向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自己身为教师肩上的这份不可推卸的重任。那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
教师应该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体现自己生命价值和人生理想的事业,自觉做到热爱并献身教育事业,要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1 具有高度的知业意识。我们人生在天地之间,活在社会当中,就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既然在择业时作出了这样的人生选择,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知晓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职业性质,能深切地领会自身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有高度的认知,熟悉业务,精通技艺。只有自觉并且认真地遵循了它,我们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1.2 具有高度的乐业意识。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也会常常遇到困难,比如学生听课的效果不是很好、需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等等,但如果我们不去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一味地去后悔自己当教师的选择时自然是于事无补的,也只会徒增烦恼。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去面对,积极地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就像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言,“决不放弃,决不、决不放弃,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既然选择了当教师这条为人类无私奉献的道路,那么便风雨兼程,用饱满的精神、十足的热情去拥抱它,并且发自内心地热爱它!
1.3 具有高度的勤业意识。所谓“勤业”,就是对待工作不懈怠,不马虎,勤勉于事,尽心为业。“勤业”的动力源自于“乐业”,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就能在勤勉中寻求快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找到这样的职业感觉,培育这样的职业意识,切实地履行好教师的天职,勤勉工作,指导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追求真知,探索和寻求科学的真理。
1.4 具有高度的精业意识。精业意识就是对本职工作满腔热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从业效果上始终追求一种自己力所能及的至善至美的境界的意识。作为教师,我们所追求的不仅是要尽心尽力,而且还要尽职尽责,寻求完美。
我们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有教无类,亲徒爱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人为本,用真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我们只有内心认同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才有可能做到亲徒爱生。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2.2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要为了学生的成长无私无隐,谆谆教诲。这是一种美好而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它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认知,增强自信心,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充分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2.3 因材施教,务求实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事求是的分析,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施行不同的教育,以期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4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重视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等方面的修养,将育人工作融入自己做人的言传与身教中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2.5 热爱真理,勇于探索。学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地,更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基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探索,刻苦钻研,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耐得住寂寞,静心而精心地钻研高深学问。
2.6 心平气和,虚怀若谷。我们在从业的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的过程性,不能急于求成,要看淡荣辱得失,避免将负面情绪传给学生。并始终保持谦和的态度,学无止境,永不知足。
2.7 教学相长,出蓝胜蓝。教育教学活动既是帮助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不断获得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善于向学生学习,也尽力让学生学有所成。
2.8 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我们教授给学生真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真本领的同时,也要传授给学生“为人之道”,让他们懂得待人接物的道理,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