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婵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全面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爱心为桥梁,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关爱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了解;倾听;鼓励
在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领域;从学校教育的任务来看,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当今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显然也是教师的责任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十分迫切。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档案,了解学生
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近现代,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鲁迅、陶行知等纷纷强调,儿童不仅在家庭中获得生理发育所需的必要照顾,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氛围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接手新一班学生之时,我先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学生的资料,了解学生及家庭成员的概况。然后再通过微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期望以及与学生的沟通等情况。再结合以上这些实际,为每一个学生设立档案,为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受过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影响(包括父母离异、家庭成员死亡、重大生活挫折、学业成绩突然下降等)的学生,就为其设立一个专门的辅导档案,对其进行重点辅导,以纠正其在事件中造成的歪曲心理。
二、走进内心,倾听学生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因势利导“长善救失”。本人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注重把倾听和关注结合起来。倾听,不但要听出学生的言语意思,还要听懂他的言外之意。如:学生说:“我真的不想再做下去了。”我会对他说:“这件事对你来说似乎很难?”关注,从学生的每一个动作、神态中接收到他的非言语信息。如:有些学生被老师批评的时候,眼泪簌簌而下,我就猜想到他内心一定有什么委屈的地方,一但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或心理倾向,就立即进行辅导,并坚持跟踪观察,防微杜渐。
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就可以更直接到位。因此,每个学期中段左右,我都会让学生给我写信,主题是“我与老师的悄悄话”,了解学生平时没有说出口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为了让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进行这一项活动之前,先鼓励学生放开“师道尊严”的心理压力,把老师當成自己的朋友,并向学生保证为之保密。然后在内容上给出明确的提示:(1)可以写一写日常学习或生活中需要老师帮忙解决的困惑。(2)可以说说你认为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做得好的地方,或做得不好的地方。通过这一项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挑战权威的胆量,而且让学生抑压的情绪得到渲泄,更重要的是教者可以从中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如:一个学生写到:老师,我不喜欢班干部轮流制,因为我的成绩是班中最优秀的,我想长期当班长。因为当上班长,同学们都会听我的,他们才会认同我是班中最优秀的。看着这一张真挚的信条,我内心震撼了一下:一个好学上进的学生,怎么这么独权!于是我找她进行了单独谈话。开始我先肯定了她想当班长,乐于为班集体做事的上进精神。再告诉她: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更要公正无私,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同学在公平的对待中得到锻炼,争取进步。我还告诉她,并不能说,只有当上班长才可以证明你优秀,除了当班长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如:保持优秀的成绩、积极参加各项竞赛和有益的活动、热心帮助别人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全面发展。经过我耐心地引导,这个学生一心想当班长的结解开了,在后来的学习中更努力,进步更大了。
三、充分肯定,鼓励学生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一旦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肯定与表扬。特别是面对慢进生,由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平时他们受到的批评肯定远远多于表扬,也就是说,他们缺乏表扬,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得到表扬。故此,在帮助慢进生进步的过程中,我会尽量把简单的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并用心去发掘他们淹没于问题与缺点之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并在班上及时地公开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又可以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借助班集体的力量,重新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发奋进取的勇气和自信。
四、真情关爱,感化学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肯定会跟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爱”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一道桥梁。平时,我总是带着爱心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亲人,关心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把满腔的爱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去年,我班有一个女孩,从小她爸爸染上吸毒,妈妈一走了之,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乏父母的爱,性格内向、自卑,成绩也不理想。刚接触,我就特别留意她。有一次聊到妈妈的话题,她很伤心地哭了,我紧紧地拥抱着她,对她说:“好孩子,别伤心,以后想妈妈的时候就来找我,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你的!”此后,我对她嘘寒问暖,经常送她一些生活和学习中的小物品;跟她一起阅读,交流阅读体会,培养她的阅读兴趣;课后帮她辅导作业,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我对她付出的爱,很快就得到了回应,她会经常主动找我聊天,跟我说说心里的小秘密,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爱每一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关心、爱护他们,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是我最大的幸福,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工作的目标。
五、言传身教,引领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特别是在中低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人物,他们希望自己长大以后也成为教师那样的人。因此,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德立身,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处处做学生的榜样,让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照耀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灿烂阳光。很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很懒。的确,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的自觉性的确比较差。针对这一现象,我一直坚持着“用教师的勤去治学生的懒”。每天我都坚持早到班,晚下班,利用课余零零碎碎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聊天、整理班务;检查、面批他们的作业;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每天看着我忙碌的身影,在我身体力行的熏陶下,孩子们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行为习惯也越来越规范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只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寻找良方妙药,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个性品质,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毛飞仙. 心与心的交流,促进学生健全成长——体育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新课程:小学, 2013(8):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