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gG-RF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68例IgG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试验组,将其IgG-RF检测分为试验组Ⅰ组(IgG-RF阳性)34例与试验组Ⅱ组(IgG-RF阴性)34例,时间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同期选取6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IgG-RF检验。比较两组三组患者干预前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两组患者VAS疼痛指数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两组患者干预后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结果:干预前试验组Ⅰ组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试验组Ⅱ组、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组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VAS疼痛指数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Ⅰ组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试验组Ⅱ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gG-RF检验对于预后、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G型类风湿因子;VAS;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性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为单一或多个关节肿痛,多数发生在手指、足趾关节,其次为膝、肘、髋关节等部位。随疾病发展,逐渐出现滑膜炎,即血管出现胃增生,滑膜间质存在大量T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细胞呈现浸润状态从而形成血管翳,对软骨、骨组织形成破坏,令其关节畸形或是丧失功能,且损伤不可逆,日常中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1-2]。RA在临床有着较高致残率,且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化,从而令其治疗难度加大,加之随着近些年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疾病发生率急剧上升。截止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通过对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检测作辅助诊断,但目前为止,未有有效评估指标可为RA预后做出准确判断[3-4]。过往研究中,学者曾指出对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型类风湿因子(IgG-RF)进行检测,可有效判断RA患者预后并进行诊断,为此,为探究这一论证的真实性,展开以下分析与讨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次共纳入68例IgG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试验组,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为2017-3,截止时间为2019-4.68例IgG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据IgG-RF检测分为试验组Ⅰ组(IgG-RF阳性)34例与试验组Ⅱ组(IgG-RF阴性)34例。纳入标准:1、可独立思考,沟通顺畅者;2、于本院接受相关诊断、检查和治疗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3、本次研究经医院论理委员会批准;4、患者(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缺失;2、不配合治疗、护理与调查者;3、精神意识和认知方面存在障碍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疾病;5、中途退出者。同期选取6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试验组Ⅰ组中男女比例为(18:16),年龄区间在45~68岁,平均年龄区间在(56.5±8.0)岁;试验组Ⅱ组中男女比例为(19:15),年龄区间在46~69岁,平均年龄区间在(57.5±8.5)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8:30),年龄区间在47~70岁,平均年龄区间在(58.5±9.0)岁,三组患者从临床在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IgG-RF检测。仪器与试剂:全自动凝血仪,型号为H1201,购自江苏鸿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LC-4000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 (KEWLAB);低温冰箱;酶联免疫、免疫散射比浊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有限公司。
检测时患者空腹抽取上肢静脉血,对所取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转速设置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将上层清液放置于-80℃的冰箱中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IgG-RF水平进行检测。本次研究将患者IgG-RF水平高于110RU/ mL作为阳性诊断,反之为阴性。
其他指标检测:取上肢空腹静脉血全血对患者ESR进行检测;取患者上肢静脉血,将其加入到含枸橼酸钠的抗凝管中,颠倒 6~7次,使其充分混合,采用全自动凝血仪以及相关配套试剂盒对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免疫学乳胶颗粒法进行。取提前制备好的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患者RF进行检测。
观察指标
觀察记录三组患者干预前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判定标准:RE正常为1:16,可疑为1:32,超出为异常;ESR男性>15mm/h、女性20mm/h为异常;观察记录干预后两组患者VAS疼痛指数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判定,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显著;观察记录试验两组患者干预后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干预治疗6个月。
统计学分析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RF、ESR异常率以c2分析,FDP、DD水平、VAS疼痛指数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
干预前试验组Ⅰ组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试验组Ⅱ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Ⅱ组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二)VAS疼痛指数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
试验组VAS疼痛指数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2.2 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
干预后试验组Ⅰ组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试验组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3,。
(三)讨论
多数情况下,临床会采用对患者血清中的RF进行检测,以此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诊断,但因检测方式原因,且健康人中RF為阳性且为少量存在,特别是年龄高于70岁以上的健康老师,RF阳性比例为明显上升,不仅如此,在其他病症的检测中RF水平也处于上升状态,从而对特异性产生影响[6-7]。除此外,DD、ESR与FDP等相关指标受RF水平指标影响,也会令特异性下降,从而最终影响临床诊断准确率。
依据患者机体内免疫球蛋白变化水平的不同可将类风湿性关节分为多种,例如IgE、IgD、IgG、IgA等,同时在此临床多数研究中,学者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IgG-RF呈阳性者比例可在50%以上,属于最为常见的类风性关节炎亚型。本次研究中,纳入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IgG-RF呈阳性者在50%,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10]。除此外,本次研究是依据患者IgG-RF水平不同的将其分为试验组Ⅰ组、试验组Ⅱ组以及健康体检者,结果显,干预前试验组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比较健康者,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会显著增高。除此外,结果中还显示试验组Ⅰ组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试验组Ⅱ组,这一结果可说明,当患者为IgG-RF呈阳性时,FDP、DD水平与RF、ESR幅度更为显著,临床中RF、ES属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常用指标,而DD水平升高多数是因患者出现继发性纤溶以及血栓形成,FDP属于纤维蛋白降解后产生的物质,从而FDP、DD水平与RF、ES四项指标也间接展现了类风湿关节炎进展损伤状况。
本次研究分为干预前后,干预后,试验组Ⅰ组FDP、DD水平与RF、ESR异常率均高于试验组Ⅱ组,且试验组VAS疼痛指数评分、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分析可得出,当患者出现IgG-RF水平升高时,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因此也可证明IgG-RF指标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的关联性。
综上,类风湿性关节炎IgG-RF阳性者往往会影响预后,而IgG-RF阴性者预后可得到较佳改善,因此也可证实血清IgG-RF检测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判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邬叶红,赵荣平,杨洁,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gG4检测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z1):182-185.
[2]武永红,孙静,刘蓓.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gG-IgM型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检测的临床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7期):734-736.
[3]罗改莹,王瑞,周辉,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RF-IgM和RF-IgG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033(006):43-45,49.
[4]孙兴,栗占国,李茹,等. 免疫球蛋白G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8,22(004):220-223.
[5]李岚,蔡枫,茅婷婷,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ANA、CCP、Ig及炎症因子的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017(030):5912-5916.
[6]盖楠楠,李国晖.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03):111-114.
[7]赵万辉,王泽筠,亓琳,等. 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等多种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2017,32(011):975-978.
[8]孟岩,李明远,张新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21及TGF-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2017,028(021):3496-3498.
[9]赵芬,张爱萍,赵楠楠,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27水平及外周血PLR检测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9,034(001):34-37.
[10]吕锦,张明珠.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 RF、AKA、ACII、ACC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z1):16-18.
作者简介:马玉珂,(1998.02.18),女,河南开封,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研究方向关于临床检验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