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国夫
[摘要]鲁迅是我国文化的象征之一。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走进鲁迅”单元,这是教材唯一的以人物为主题组织的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编排逻辑,把握单元整体的内在联系;同时,要做文本和学生知音,从普通读者的视角、教师的语文视角和学生的学情视角解读文本,建构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单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单元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鲁迅的世界,感受、理解鲁迅的思想精神,初步學习体会鲁迅文章艺术魅力。
[关键词]走进鲁迅;教学建议;语文要素;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31-0004-03
统编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课文以及《有你,真好》为题的习作和《语文园地》等内容。鲁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作为同乡,阅读中更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和深沉的体验。以下是笔者在学习这一单元内容的一些理解及教学的建议,供教师参考。
一、理解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编排逻辑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如教师教学用书所说:“这一方面是对五年级上册学习的‘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的延续与推进,体现了针对不同难度的文章,资料发挥的作用不同。另一方面,该语文要素也体现了对本单元选文特质的观照。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当时的语言表达也与现在的语言表达有差异,所以,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
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缅怀和学习鲁迅先生”。在单元页以第四篇课文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的节选作为提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走近鲁迅”这一单元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是唯一一个以人物组织的单元。教材是国家事权,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学习鲁迅,不仅因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而且还因为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一生忧国忧民、面对黑暗势力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革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学高年级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培育家国情怀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在六年级让学生接触鲁迅、亲近鲁迅,有助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为中学的鲁迅领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的认知基础。
二、把握单元整体的内在联系
单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是语文教材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小系统。理解单元编排的内在逻辑关联,对本单元的教学至关重要。
(一)板块间的关联
本单元由课文阅读、习作和《语文园地》三大板块组成。其中,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主要通过课文阅读和《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来体现。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中,借助资料既具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十分实用的方式。在此之前,教材已经多次安排通过其他途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交流平台”对此做了回顾和总结: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写一件事的文章,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可以边读边列提纲,把各部分的内容写出来,再连起来想一想,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三年级开始,以人为写作对象的习作已多次出现。以往要求能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而本单元习作则在此基础上,强调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一要求主要通过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习作板块来实现。这样的要求体现的是课文引路,以过往的写作经验为基础,强调读者意识的习作教学逻辑。
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习作板块中给出的策略是“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对话……如果有可能,把这篇习作与文中的‘你分享”。这体现了统编教材习作设计强调读者意识,强调功能性习作的基本思想。这对于我们以往的“读者悬置”“文采取向”等宿弊是一次重大的纠偏。这一点尤其值得教师注意。
(二)课文间的关联
《少年闰土》是传统的经典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好的故事》是第一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两者都是作者的经典之作,但文体不同。《少年闰土》是小说,通过回忆与闰土的交往,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见多识广、生命力旺盛的农村孩子形象,作者对闰土的情感跃然纸上。《好的故事》则是散文诗,以相对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
另两篇略读课文则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写鲁迅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也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作者周哗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的生前小事,让读者感受到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亲切以及日常生活中“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格光辉。另一篇略读课文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经典诗歌《有的人》。原来这首诗歌编排在中学语文课本,这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语文课本。这首诗通过两种对立阶级的人,提出不同的人的生与死的截然不同的价值。这首诗是对鲁迅伟大一生的诗意总结,也是对本单元前三篇文章的、从不同角度对鲁迅的思想和精神进行的一次提炼和升华。
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有的人》的教学我们可以做以下学习单设计:
阅读这份学习单,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习串联和贯通的重要性。通过联系前三篇课文的相关内容和课外资料,浓缩的诗句就鲜活了,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相应的场景。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完整地了解了鲁迅,感受了鲁迅的精神,而且也形成了主动运用资料学习语文、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助读系统的关联
教材的助读系统包括“阅读链接”和学习提示、课后练习、插图及其他资料等。语文教科书中助读系统的功能除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读懂课文外,最重要的功能是达成单元语文要素的进阶安排。读懂助读系统的关联,是落实语文教学大单元学习设计的关键。如,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们看助读系统是如何安排的。
《少年闰土》的相关资料主要体现在插图和底注上。鲁迅时代的写作用语与现在语言有一定差异,有一些甚至是绍兴的方言。通过底注的阅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视情况适当补充《故乡》的写作背景和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
《好的故事》的助读系统除了底注,还有阅读链接。如,课后练习3:“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说说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孤立地理解《好的故事》,对成人来说可能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何况学生。因此,教材提供了相关的阅读材料,这有助于链接和扩展学生的认知背景。本文的教学,还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野草》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情感的把握。
略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助读系统体现在文前的阅读提示上:“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略读课文《有的人》的文前阅读提示是这样的:“有感情地读一读,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个怎样的人。”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前面学过的课文都是我们的学习新课文的资料。这符合学习科学理论:前经验要为新的学习活动服务,同时高品质的学习历程必须以过往的学习经验为基础。二是把学生引向了真实、广阔的课外世界。倡导在课本之外主动查找资料,这是实用取向的阅读能力,体现了统编教材为真实生活准备、为未来生活准备的育人取向。
三、成为课文和学生的知音
在阅读教学进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只有自己看见文本的内部世界和秘妙,才有可能引领学生在正确的学习路径上思维,直至学习目标的抵达。我一直以为,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制约着语文课堂高品质学习发生的关键要素。
如果从学理上分析,教师面对一篇课文,需要有普通读者视角、教师专业视角、学生学情视角三个维度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融合教材要求与学生学情实际的课堂语文学习内容,从而开发出合适的学习路径。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来解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就能够明白编者的意图,提升学情预测的精准度,为高品质的语文學习设计打下最重要的基础。以下以《少年闰土》为例做具体分析。
(一)普通读者视角
《少年闰土》我们自己小时候都学过,对小说《故乡》的内容我们也都熟悉。这是“我”回乡看到未老先衰、迟钝麻木的中年闰土时引起的回忆。可以说,回忆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可能还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倒影,联想到自己生命中的种种。如,看到闰土般的儿时伙伴,或许会感慨生命的白云苍狗、世态炎凉。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有着这样的魅力。它是一个意义的召唤结构,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有着强烈的代入感。
这些属于一个普通读者的感悟,自然不必都与六年级的小学生一一细讲。但是,要上好《少年闰土》这堂课,这些又是最基础的。
如果一位语文教师都没有被要执教的课文所打动,没有被其中的人和事深深吸引,那么他的课堂哪怕设计得再步步精心,也会失去语文课堂的灵魂和光辉。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相互的影响。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师、作者、文本、学生之间的生命互动与意义创造。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认为“最好的语文教师一定是文学爱好者”,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考虑。
(二)教师的语文视角
如果说作者写出文章是一度创造,那么文章作为课文被选人教材,可称之为编者的二度创造,文章将因此被赋予语文教学的功能与意义。有时我们看到同样一篇文章,出现在不同的单元,甚至不同的年级的课本,这些其实体现的是编者对一篇文章不同语文教学功能的定位。
从语文教师的专业角度解读《少年闰土》,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足以说明课文在单元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单元的人文要素、语文要素以及习作要求,都与这篇课文有着紧密的关联。
以习作要求“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闰土》除了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外,还借助场景描写表达了情感,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了迁移运用这一表达方法,课后设计了小练笔,同时也为单元习作进行了铺垫,以降低单元习作的难度。
从语文教师的视角看,一篇课文就是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形成的载体。
(三)学生的学情视角
“吃透”教材和学生,是语文教师专业性的集中体现。教师在读课文时,还要有学生视角。教师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把自己当成学生,没想在学习课文中哪些是自己一读就懂得的,哪些是读不懂的,哪些是可能以为懂而事实是不懂的。这其中特别要关注的是学生在达成主要学习目标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少年闰土》为例。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课文描写的人和事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有很大的距离,二是学生会不适应课文的部分用语习惯,三是“我”对闰土的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特别是第三个问题的把握,学生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而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课文的深刻理解,同时还关联到本单元习作的准备。如果教师在解读课文中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没计。
教师解读课文时除了依靠经验进行学情预测以外,还可以通过课前的预学单进行学情探测,通过实证收集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一般来说,应以中等偏下的学生的学情为教学基础。
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目的就是让教学更精准,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走近鲁迅”单元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其他单元一样,处处体现着编者的前沿理念和精心设计。作为一线的教研员和教师,如何进一步读懂教材、转变学习方式、把教材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