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芳,王 朋,刁 强,金玉玲,叶 刚
腮腺肿瘤在所有唾液腺病变发病率最高,研究显示腮腺良性肿瘤占80%[1]。其中腮腺少见良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瘤、肌上皮瘤、淋巴上皮囊肿、表皮样囊肿、神经鞘瘤、静脉型血管瘤、嗜酸性细胞瘤等,此类肿瘤在腮腺肿瘤中约占0.5%~3%。腮腺少见良性肿瘤病理学亚型较多,不同类型肿瘤形态学存在交叉,这给此类肿瘤准确定性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临床术前误诊率较高。目前CT扫描仍是腮腺病变术前诊断的首要选择。而对于上述腮腺少见良性肿瘤的CT影像学文献报道较少,因此腮腺少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征象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少见良性肿瘤CT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减少术前误诊率。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1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及口腔科45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腮腺少见良性肿瘤的患者CT资料。其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4.5岁。包括基底细胞瘤24例、肌上皮瘤4例、淋巴上皮囊肿8例、表皮样囊肿3例、神经鞘瘤2例、静脉型血管瘤2例、嗜酸性细胞瘤及脂肪瘤各1例。45例患者就诊主要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伴逐渐增大2周至10年余。
1.2 检查方法使用GE revolution256排和Philips brilliance64排螺旋CT扫描,常规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从颧弓上缘至到下颌骨下缘。以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20 mA,矩阵512×512,层厚和层距均为2 mm。45例患者均采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分别经肘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碘佛醇对比剂(浓度为300 mgI/mL)70~80 mL,注射速率为2.5 mL/s,并于注射对比剂后25 s、70 s 行动脉期、静脉期进行扫描。
1.3 图像评价及分析所有图像均传至PACS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及分析。由2名影像科高级职称医师对所有病例的发病特点及CT特征进行分析。观察指标为:①腮腺肿瘤的发生位置(浅叶/深叶)、数量(单发/多发)、形态(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晰/模糊)、有无囊变、钙化;②病变强化程度: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来测量各期病灶的CT值变化,对于同一个病灶,尽量保持平扫、增强期层面测量的一致性。避开呼吸、硬化伪影及囊变、钙化区。强化程度:CT值净增加值<20 HU为轻度强化,>20 HU为中重度强化。结果不一致时医师相互协商后达成一致。
2.1 影像学表现基底细胞瘤CT显示主要发生于浅叶、单发;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出现囊变;CT增强主要表现为动脉期中重度强化,静脉期略强化程度减退,见图1;病理显示片状排列,细胞核深染。肌上皮瘤患者CT显示主要发生于浅叶、单发;形态不规则、出现囊变、无钙化;CT增强主要表现边缘结节状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范围扩大,向中心逐渐强化,见图2;病理显示细胞呈梭形。淋巴上皮囊肿主要发生于浅叶、单发;边界清楚,囊性结节伴有薄壁;CT增强主要表现薄壁轻度强化。表皮样囊肿显示主要发生于浅叶、单发;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薄壁囊性病变;CT增强主要表现薄壁轻微强化。静脉型血管瘤显示发生于浅叶及深叶、单发;形态不规则、出现钙化;CT增强主要表现持续性强化。神经鞘瘤CT显示跨叶生长、单发;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囊变无钙化;CT增强主要表现实性部分呈持续性中重度强化,并见面神经管骨内段走行区骨质破坏,见图3;病理显示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嗜酸性细胞瘤CT显示浅叶、单发;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无囊变及钙化;CT增强主要表现动脉期早期明显强化,见图4;病理显示细胞圆形、卵圆形,细胞核小。脂肪瘤CT显示浅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CT增强主要表现脂肪密度影,纤维分隔可轻度强化。见图5。
a:左侧腮腺浅叶结节;b:增强扫描后动脉期明显强化;c:静脉期中心囊变
a:左腮腺浅叶结节;b:增强期明显结节状强化;c:静脉期呈中心性强化
a:左侧腮腺跨深浅叶结节;b:动脉期强化不明显;c:静脉期中心强化;d:延迟性强化;e:左侧面神经管骨内段软组织影;f:面神经管扩大伴骨质吸收(箭头方向)
a:左侧腮腺浅叶结节;b:动脉期早期明显强化;c:静脉期强化程度减退
a:基底细胞瘤;b:肌上皮瘤;c: 神经鞘瘤;d:嗜酸性细胞腺瘤
2.2 基底细胞瘤与其他少见非基底细胞瘤CT分析指标的比较基底细胞瘤患者与非基底细胞瘤患者之间强化特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细胞瘤患者中重度强化比例大于非基底细胞瘤(P=0.000),见表1。
表 1 基底细胞瘤与其他非基底细胞瘤CT表现
腮腺良性肿瘤中基底细胞腺瘤、肌上皮瘤、嗜酸性细胞瘤、血管瘤、脂肪瘤、神经鞘瘤在腮腺肿瘤中少见,影像学征象认识不足,容易被误诊。CT在腮腺肿瘤的定位、定性和周围结构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45例腮腺少见良性肿瘤临床特点、影像表现结合病理进行总结分析。
腮腺基底细胞瘤占涎腺肿瘤的1%~3%[2],临床和影像上易误诊。本研究平均发病年龄54.5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与文献报道[3]一致;基底细胞瘤24例,单发,好发于腮腺浅叶,囊变发生率较高;增强扫描病灶均为中、重度强化,延迟期强化略减退,与文献报道[2,4]一致。本研究发现基底细胞瘤与其他少见良性腮腺肿瘤的发生位置、数量、形态、边界、囊变、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基底细胞瘤多呈中重度强化特征,与其他少见腮腺肿瘤相鉴别有统计学差异,结合发病年龄、性别及增强特点,可与腮腺其它良性肿瘤相鉴别。
腮腺肌上皮瘤占涎腺肿瘤的1%,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5]。病理学以上皮样、梭形、浆细胞样、 透明细胞样细胞为主[6],梭形及透明细胞型具有较高的生长活性。本研究肌上皮瘤均单发于浅叶,均囊变,多数增强扫描后呈向心性结节状强化,与刘海洋等[7]报道一致。本研究病灶内见微小囊变,与文献[2]报道一致。本研究病灶边缘欠清晰,包膜不光整,可能与肿瘤病理分型及潜在侵袭性有关[8-9]。
静脉型血管瘤在深部软组织四肢肌肉中最常见,较少发生于腮腺。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血管瘤分为:皮下/深部软组织型、毛细血管型、海绵状型、动静脉型、静脉型、肌内型以及滑膜血管瘤[10]。病理组织以杂乱的静脉管壁构成,CT表现为明显延迟性强化,内见迂曲静脉,1例平扫病灶内见点状高密度影,病理见血栓形成。 本研究中淋巴上皮样囊肿均位于浅叶囊性病变,增强扫描后呈环形持续性强化,与文献报道[11]一致;另1例病灶囊壁较厚,可能与患者慢性腮腺炎继发感染有关。表皮样囊肿3例均位于浅叶偏外侧皮下软组织内,呈均匀囊性密度,囊壁均匀轻微强化,1例平扫CT值偏高,约在28-30 HU,可能与病灶内含炎症组织有关[2]。
腮腺脂肪瘤是腮腺少见的良性疾病。本研究CT表现为含有脂肪密度肿块,中心可有少量分隔,较易与周围正常腮腺组织分开,诊断较容易。发病原因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放射线、肥胖、遗传等有关。
腮腺内神经鞘瘤是起源于面神经施万细胞神经鞘膜的良性肿瘤。一般发自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的感觉纤维,面神经以运动纤维为主,感觉纤维很少,因此发病率低,临床极为少见。镜下肿瘤细胞,由Antoni A区与Antoni B区构成。B区瘤血管通常显示窦状、海绵状扩张,易自发形成血栓,随后出血、坏死和囊变[12]。本研究中神经鞘瘤跨叶生长,CT表现呈囊实性结节,可见乳突内软组织影伴面神经管骨内段扩大且有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延迟强化,界限清晰,包膜完整,与文献[13]报道一致。
腮腺嗜酸性细胞腺瘤是起源于涎腺腺管上皮的一种罕见肿瘤,又称为嗜酸性腺瘤。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病理显示嗜酸性颗粒状细胞间质中有较多血管[14]。本研究显示病灶发生于腮腺浅叶呈实性结节,增强扫描后早期明显强化,这与肿瘤细胞丰富,间质内含有较多血管有关[15-16]。本研究病例呈分叶,边缘不规则,提示肿瘤恶变,嗜酸性细胞腺瘤恶性率为4%[17],肿瘤周围包膜不完整,要考虑恶变倾向。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CT扫描强化特点在腮腺少见良性肿瘤中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诊断率。但本研究病例数偏少,有待于更多病例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