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霞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三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0000)
案例一:自主游戏叮咚沙水池的时候。浩浩跑过来很激动的说:“老师,那边有很多蚂蚁,他们每一个都搬着一个小小的白白的一粒粒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你快去看看。”我的好奇心也被激发了出来,跟着浩浩走去,在沙池边的路上,蚂蚁来来回回的忙碌着,从操场的橡胶垫缝隙中爬着,一个接一个,每一只蚂蚁差不多都搬着一粒比自身身体微小的白色东西。“我知道,那是蚂蚁卵。”浩浩:“什么是卵?”“这些卵到时候就可以变成小蚂蚁,是蚂蚁的孩子。”“哇,我发现蚂蚁卵啦!小宝快来看!”于是,孩子们都围了上来。小丁:“老师,它们为什么要搬这些卵?”傅昱:“老师,蚂蚁有脚,有眼睛吗?”孩子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曾经发现过这个现象,也很着迷的看着他们搬蚂蚁卵,可是,我的好奇心没有得到结果,我自己发现蚂蚁在搬卵,却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人告诉我,大人们说了一句,大概要下雨了吧,就再也没有下文。我想,这些孩子现在一定非常想知道蚂蚁们到底为什么搬家。
城市的生活的局限性使得幼儿从小就远离自然,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可能是稀疏平常的事却能引起城市幼儿的“大惊小怪”,显的对大自然中的事物一无所知。在成人眼中,能否让孩子去野外接触大自然并不重要,城市能提供给幼儿最好的成长环境。事实上,大自然是人类获得聪明才智的源泉,也是培养人类获得生存能力的基地。因此,效法自然,回归自然,应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体验自然中成长,是孩子走向健康人生的活动保障。
幼儿园自然探究活动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主要分为自然角、种植活动、主题活动等。但这些活动往往会在一开始兴趣极高的开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被“遗忘”的情况。
1.1 幼儿参与度低。由于种植饲养区的材料来源大都数是幼儿从家里带来或由幼儿园统一购买,种植的种类基本由家长代劳收集,常常会出现依据成人的兴趣和季节的特色而选择。因此对作物的不了解,导致后续的照顾只是要求幼儿定时的给他们浇浇水,只有到种植完成后会请幼儿来观看成果。这使得幼儿对植物本身的观察较少,不了解植物,从而引不起对植物和自然的兴趣。
1.2 品种变化少。活动不被许多教师所充分重视。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开辟一角,作为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实验品之用。但是自然角中常年摆放的静态和固定的材料, 缺乏更新、无明显季节性变化的动植物,使得活动目的性差,可观察性与可操作性不强。时常发生放完寒暑假回来发现饲养的动植物死亡的状况,不得不再换新的一批。新的品种又常常以容易养活的事物为先决条件。
1.3 缺乏连续性。在活动开始前缺少一个完整持续的计划,不能针对某一种动植物开展一个完成的活动。基本上种植就是简简单单的种植,饲养就是养动物,最多就是在动植物旁边放几张由老师制作的表格。表格的内容就是什么时候种子发芽了,或某某今天喂了什么等,对幼儿难以激发兴趣的事物。活动往往就是密集在开始,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声觅迹。
1.4 探究手段单一。幼儿探究的手段主要以观察为主,即定时或不定时的要求幼儿观察动植物,如果出现新的变化,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介绍。但是如果一直没有变化的话,基本就是由幼儿自由观察。这样的手段虽然有利于幼儿了解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但是因为动植物发生质的变化之间时间间隔较大,幼儿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而不了了之。
正是因为存在上述问题,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即使有兴趣也是短暂的,因为没有一个持续让幼儿探索的动力。又因为这类活动对于幼儿的要求太高而变的基本以老师为主导,使得幼儿不能亲身感受,进一步降低了幼儿的兴趣。
2.1 “蚂蚁工坊”区域的由来。当发现孩子们对蚂蚁很感兴趣的时候,我就设想在班里也投放一些蚂蚁,让孩子有一个持续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于是,我就开始搜集资料,思考如何投放材料,投放哪些,设计哪些活动,怎么样可以增加孩子的参与度,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再一次带孩子去户外寻找蚂蚁,通过交流,我们确定了区域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从每天给蚂蚁喂一种食物,观察它吃不吃开始进行探究。
2.2 “蚂蚁工坊”内容的选择。在内容选择上,最开始考虑让孩子自己去抓蚂蚁,然后养到瓶子里面。通过尝试发现难抓,还不便于观察和探究,蚂蚁也容易死。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去观察蚂蚁,我发现了“蚂蚁工坊”。
“蚂蚁工坊”可以让幼儿从各个角度清楚地观察蚂蚁互相交流、挖掘隧道等各种生活状态,具有趣味性、益智性、科普性。为了便于观察记录,我还在工坊投放了放大镜、记录本。
2.3 活动的准备。
(1)了解蚂蚁。通过科学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蚂蚁身体的组成部分,生存环境、蚂蚁的种类等基本特征。
(2)制定探究计划。在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之后,和孩子们共同商讨,制定计划,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蚂蚁喜欢的食物。孩字们自己将猜测记录下来,然后探究结果。
(3)创设探究区域。一切准备就绪后,和孩子们共同创设了区域,便于长期观察。
2.4 活动的展开。
(1)蚂蚁爱吃什么。根据之前的计划幼儿每天带一种食物来园给蚂蚁喂食,然后观察蚂蚁是否食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知道了蚂蚁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给予了幼儿独立思考的机会,促进幼儿从自然中寻找答案。
(2)蚂蚁会干什么。活动中很多孩子学会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们会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有关于蚂蚁的话题,积极发表属于自己的独特观点。
案例二:每天早上幼儿一来园就跑去自然角观察,简直有点着迷。孩子之间也会相互讨论:“你们看,小蚂蚁开始挖洞了”,“它们在果冻上要下去,然后把果冻搬出‘大洞’,难怪说它们是‘搬运工’了”“我的蚂蚁不肯上去,它趴在玻璃上了”“我的蚂蚁昨天挖了3条隧道,今天都有6条了”……孩子们一边仔细地观察,一边精心地喂养他们的“蚂蚁”,兴趣可浓了。
(3)蚂蚁有什么变化。当饲养蚂蚁过去一周后,有一部分幼儿提出要为蚂蚁制作成长档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给蚂蚁拍视频、照片和画画。经过幼儿的协商决定每周抽一部分时间出来为蚂蚁写生,记录蚂蚁每周不同的变化。虽然从这些蚂蚁中很难看出体形变化,但是这些画会成为“蚂蚁工坊”的爱心见证。
(4)我的发现。从晨谈中抽出一部分的时间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对蚂蚁的特殊发现,可以是对蚂蚁的一句话,可以是自己的感受。虽然有些幼儿不一定能把自己看到的完整的说出来,但是大家都积极的述说着自己的发现。
案例三:今天小蚂蚁开始挖洞了,小蚂蚁在果冻上,下去咬一块上来,再咬一块上来,一个洞就钻成了,还有些蚂蚁不肯下去,趴在玻璃上,有些蚂蚁在搬出来的胶上吃东西,挖洞的蚂蚁有些搬出来很大的一块,有些很小。还有些蚂蚁喜欢聚在一块进洞,有些蚂蚁把手伸下去拉它们上来,有四只蚂蚁趴在洞口,别的蚂蚁上来要顶一下它们的屁股,有些蚂蚁下去了就不肯上来,还有些蚂蚁要贴着玻璃上来,有些蚂蚁爬到洞口的时候会翻个跟斗。有些蚂蚁爬出来时会被其他蚂蚁搬出来的胶绊一下,有些蚂蚁爬到洞口看看下面有没东西,小蚂蚁有时会在胶上留个小黑点。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把每天观察到的蚂蚁挖洞进展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有点惊讶于他们的观察力和充满了童趣的表达。
4.1 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案例四:一天早上,我发现小宝拿着放大镜专注地在看着蚂蚁。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小蚂蚁,你又在挖新的隧道了吗?一只蚂蚁。两只蚂蚁,三只蚂蚁……”忽然,小宝惊叫起来:“老师!蚂蚁变多了!”我走过来一看,原来蚂蚁生了小蚂蚁,所以数量多了。
孩子们能够仔细、持续地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身边事物的变化。发现了蚂蚁能够挖隧道,隧道每天都会变化。发现蚂蚁喜欢的食物,发现蚂蚁数量的变化。
4.2 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案例五:开学初,孩子们在自然角中种植了绿豆。星星:“老师,绿豆什么时候才能发芽呀?”“老师也不知道。”星星:“老师,我猜是十天。”“我猜是五天。”星星:“老师,我们来画个表格记录一下看看吧。”于是,我就帮助星星画了一份观察记录表,记录好天数,绿豆发芽了就打勾,没发芽就打叉。就这样星星每天早上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一下绿豆有没有发芽。最后,绿豆在第15天发芽了。
幼儿学会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验证结果的方法,发展了探究能力。孩子们学会了用实践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就感。
4.3 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从案例五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学会了用记录的方式来呈现结果,验证假设。
4.4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案例六:蚂蚁工坊实施过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和交往能力进步了很多。于是,我又在自然角投放了每位孩子一只小乌龟。每天早晨,孩子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一下自己的乌龟。浩浩:“你们看,我的乌龟乐乐他拉大便了,哈哈哈。”依依:“我的乌龟在游泳。”小丁:“我的乌龟在睡觉,真是一只大懒龟。”
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与同伴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事情,共同进行探究,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学会了很多新的词汇。
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形成了一种较好地思维模式,那就是积极探索、善于发现、勇于表达、乐于分享,这不仅促进了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品质。到了活动后期,当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你觉得蚂蚁喜欢吃冬瓜么?”,这时另一个小朋友听见后,连忙说我们可以试试啊。听到这句话我顿时觉得我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我要传达的思想种子已经在幼儿心中发芽。也许他现在还不能撑起一片天空,但是我相信在我们一起的努力下,他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