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痰湿体质单纯性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2020-11-25 03:11滕金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

王 芹 滕金艳 姚 敏 高 锋△

1.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 (湖北 武汉, 430061) 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飞速发展的经济改变了人们工作及生活节奏,高油、高糖、高能量的饮食结构随处可见,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多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超过正常的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即为肥胖症,无明显病因引起的称之单纯性肥胖,有研究表明肥胖与环境遗传、性别种族、营养状况、婚姻关系等密不可分[1,2]。且在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肥胖的上升趋势是平行的,已经成为我国慢性肝损伤和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因素之一[3]。因此,对单纯性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针灸治疗痰湿体质的单纯性肥胖疗效明显,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针灸科及肥胖专科收治的单纯性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采用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型号:DSO1-A)进行体质辨识分型,结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4],分为痰湿组及对照组(非痰湿组),其中痰湿组32例,女15例,男17例;年龄18~54岁,平均(35.72±10.37)岁,对照组32例包括血瘀型3例、阴虚型3例、气郁型4例、气虚型5例、湿热型11例、阳虚型6例。对照组中女16例,男16例;年龄18~52岁,平均(34.38±10.70)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依据《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5]腰围≥80 cm,BMI≥28,脂肪百分率≥30%,至少符合上述2项者。(2)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6],:①肝脏组织学符合脂肪肝病理变化;②排除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遗传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相关病种;③既往无饮酒史或毫升数折合乙醇含量<140 g/周(女性<70 g/周)。(3)近1个月内未服用治疗肥胖或脂肪肝病的药物。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脑肺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因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生化指标异常者;③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精神疾患及配合不佳者。

1.4 治疗方法 痰湿组及对照组均予穴位埋线治疗。主穴:梁门(双)、大横(双)、天枢(双)、滑肉门(双)、带脉(双)、水分(双)、脾俞(双)。痰湿型加阴陵泉(双)、丰隆(双),气虚型加气海、足三里(双),阳虚型加关元、肾俞(双),阴虚型加血海(双)、三阴交(双),湿热型加阴陵泉(双)、曲池(双),血瘀型加膈俞(双)、血海(双),气郁型加肝俞(双)、太冲(双)。操作方法:嘱患者自然仰卧,暴露埋线部位,穴位定位,局部常规消毒。先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山东博达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0号),穿入一次性使用埋线针(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8 mm×60 mm) 针管的前端,背部穴位刺入时针尖与皮肤呈45°角斜向脊柱方向,其余穴位垂直刺入,右手持针,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快速将针刺入穴位所需的深度,出现酸胀针感后,推动针芯,将埋线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退针管,出针后,消毒干棉签紧压针孔,确认无出血、无线头外露后,碘伏局部消毒,贴上创口贴保护。嘱患者埋线后24 h创口位置保持干燥。每隔10 d埋线1次,避开月经期,6次后观察疗效。

1.5 疗效评价标准 ①肥胖指标:疗效标准参照《单纯性肥胖疗效评定标准》[7]。显效:腰围下降≥8cm,体质量下降≥5 kg,腰臀比(WHR)下降≥0.05;有效:腰围下降4~8 cm,体质量下降3~5 kg,腰臀比下降0.02~0.05;无效:腰围下降<4 cm,体质量下降<3 kg,腰臀比下降<0.0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生化类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③③影像学指标:检查参照《现代腹部超声诊断学》[8]诊断脂肪肝,采用B超检查,分值为0、2、4、6分,分值越高,脂肪肝程度越严重。以上观察指标均在我院检验科及超声影像科进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次后各检测一次。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肥胖相关指标,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对比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比较

3 讨论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排除内分泌一代谢原因,比如水钠潴留或肌肉发达等蛋白质增多因素[9]。最新研究发现,肥胖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出正常人群,且与BMI正相关[10]。中医认为恣食肥甘,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调,痰湿聚集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而痰湿体质为作为中医体质类型中的一种,与肥胖密切相关。在传统医学中,很多文献已揭示了肥胖和痰湿体质之间的联系。如《黄帝内经》对痰湿体质的病人称之“膏人”“肥人”“脂人”。“肥白人多痰湿”的观点被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首次提出,并沿用至今。现代学者亦认为脾胃功能失调多导致代谢性疾病[11],脾虚失之运化,精微物质输布失调,水湿痰饮停聚,日久迁延而形成重浊黏滞为特点的偏颇体质状态[12]。脂肪肝属传统医学“胁痛”“积聚”“痰浊”范畴,总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痰湿血瘀结于胁下所致,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和进展与痰湿体质密切相关[13,14]。

穴位埋线属于针灸疗法的一种,通过蛋白线在体内液化、分解、吸收,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以达疗效[15]。本研究肥胖患者以腰腹部脂肪堆积居多,埋线所选的穴位以循行腹部的脾经和胃经为主,体现了“经络所通,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经典治疗法则。其中,天枢理气行滞,大横通调脾气,二穴相配调动肠府气化,以利津液疏布,并可通调气机;梁门、滑肉门健脾益胃,运化脾土,调节胃肠功能;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二穴相配运健中州,祛除痰湿;水分利水泌浊,带脉约束诸经,气海温阳益气,诸穴合用,共奏减肥之效。且在实际临床中,相对于毫针治疗,穴位埋线间隔周期长,刺激量更强更持久,对于快节奏生活人士是上乘之选。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腰围、腰臀比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后痰湿组肥胖指标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穴位埋线治疗可显著改善痰湿体质的单纯性肥胖患者肥胖指数,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痰湿体质的肥胖患者。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血清指标以及肝脏彩超均有改善,且痰湿组患者的TG值及肝脏彩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穴位埋线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损害及肝脏脂肪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痰湿组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5.0%,说明穴位埋线治疗对于痰湿体质的单纯性肥胖合并脂肪肝患者效果更为明确。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肥胖人群的中医体质和疗效的相关性,并且提示,穴位埋线在调控痰湿体质肥胖的同时,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变程度[16],为脂肪肝的健康指导和防病防变提供依据,并为针灸减肥的患者制定可行有效的个性化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微创小切口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