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姣 李权麟 刘 辉
(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滨海医院,辽宁大连 116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梗死治疗后的并发症,指的是急性脑梗死发作之后所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梗死远隔部位或梗死范围内,还有蛛网膜下腔[1]。目前临床中关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有两大类,一种是脑血肿形成型,另一种则是出血性梗死 型[2]。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滨海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36~94岁,平均年龄(66.5±14.4)岁。根据影像学初次发现的出血时间,将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时间<7 d,则视为早发组(59例),若是发生时间超过7 d及以上,则视为晚发组(41例)。根据影像学检查资料,将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划分成两组,脑血肿形成组(32例)和出血性梗死组(68例)。纳入标准:①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②通过MRI或者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出血性转化;③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2 h;④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颅内出血性疾病,比如脑出血、脑外伤;②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③凝血机制紊乱。
①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CT发现远隔位置或是原有低密度部位出现局限性、散在高密度影。②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MRI发现梗死病灶血流信号明显改变,出血<24 h显示为T1、T2长信号;出血2~7 d内显示为T2短信号、T1等信号;出血8~30 d内显示为T2长信号、T1短信号;出血30 d以上显示为T2长信号、T1长信号。③出血性梗死型出血性转化:梗死部位存在较多的点状出血。④脑血肿形成型出血性转化:梗死部位存在血肿,占位效应突出,或者是远隔部位出血。
在征得患者同意下收集其病历资料,包括患者既往病史、饮酒史、吸烟史、血脂水平、入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影像学检查资料、出血性转化发生时间、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特点。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血性梗死组与脑血肿形成组心房纤颤、出血时间、抗溶栓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其他心脏病、入院NIHSS评分、血脂异常、抗凝以及预后优良率等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影像学特征对比
深入分析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早发组只有心房纤颤、脑血肿形成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发组更容易心房纤颤以及脑血肿,见表2。
表2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临床特征对比
现阶段,关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病率研究,诸多研究报道各有不同,有可能与头颅MRI或CT复查时间、临床治疗措施、出血性转化分类依据不同有关,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病率为10%~15%[4]。本研究经过影像学发现,脑血肿形成型出血性转化占比32.00%,较上述相关报道结果偏高,这可能与本研究剔除了未复查头颅MRI或CT的患者有关。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36 h之内容易引起症状性出血。诸多临床报道认为[5],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高危因素与脑栓塞、脑梗死面积过大有关,而关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脑血肿形成型高危因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发现,合并心房纤颤的脑梗死患者,发生脑血肿形成型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更大,且出血时间更早;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其他心脏病以及既往存在喝酒抽烟史的患者,在出血性转化方面无差异,分析其原因:①心房纤颤诱发的栓子缺乏稳定性,极易再通,在血流冲击作用下,极易导致稳定性欠佳的栓子被溶解[6];②远端血管麻痹扩张导致栓子向动脉远端转移,原来栓塞位置因为血供中断而使得血管壁坏死,此时再灌注,血液便会从破碎的血管壁之内渗出,最终诱发脑血肿形成型出血性转化。
本研究还发现,经抗溶栓治疗后的脑梗死患者,极易引起出血性梗死型出血性转化,而抗凝治疗对脑血肿形成型出血性转化却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有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过少有关。抗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所用的药物,主要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为主,此种药物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能够将纤溶酶原激活,进而促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而纤溶酶具有极强的催化活性,可促使血栓溶解,进而再疏通梗死的血管,恢复血流灌注,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7]。在激活纤溶酶原的同时对于基质金属蛋白酶也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基质金属蛋白酶会因为介导细胞外基质降解而损坏血脑保护屏障,进而诱发出血性转化[8]。关于脑血肿形成型出血性转化过程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尚需临床进一步深入探索。
由于本研究观察样本量偏少,尚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时间、出血类型的影响,无医学证据支持出血性转化时间、类型对脑梗死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未来需要进行临床前瞻性研究,同时纳入更多的样本量予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