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春红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榆树学校 辽宁 盘锦 124200)
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情境可以在课堂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如课堂前段、中段、后段,甚至可以贯穿整个课堂。创建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以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对创设教学情境的常用形式进行探索。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引入的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创造教学情境,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也要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是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所帮助。
数学是起源于生活的一门综合实用性学科,所以数学的学习同样离不开生活实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用生活来证明数学。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建立起生活情境,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趣味性数学问题,让学生探讨求证,在数学的学习中感受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趣味以及探索数学生活未知的强烈动力。
比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拿出一个自己制作的模型:将四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一个正方形,中间还有一个小的正方形空隙……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展示,然后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有谁见过这种图案吗?谁知道中间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同时也会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所见事物,与教师所展示的模型进行对比。
在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分析中,学生可以从本质上理解勾股的实质所在;而且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模型图案是来源于“赵爽弦图”,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在这种生活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高效地参与到初中数学学习中,从而达到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目的。
数学是前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建立起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如果只是通过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直接讲述给学生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与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从而导致数学课堂效率的降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加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用一些数学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巨大的趣味。在这种故事情境下,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所在。
比如说,在教学“统计调查”这部分内容时,其中涉及到数据的统计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处理数据的方法,可以引入一则数学小故事:一个人想要测出一张薄薄的纸张的厚度,可是有没有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这时,一个小孩告诉其可以先测出一叠纸的厚度,再根据张数就可以得到每一张的厚度……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可以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统计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实用性。
初中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动、爱玩的一个年龄群体,他们都喜欢充满了活跃轻松氛围的课堂。而在数学的情境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生活实际、数学故事这些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同样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竞赛游戏让学生进行学习。在游戏中不仅能够满足初中生的年龄爱好,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相互竞争,在这种趣味式的竞争模式下不断地进步。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
比如说,在教学有关“二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给出了一个问题:已知6x+3y=120,求出这个式子成立的各种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抢答,看谁能够回答得又快又对……在这种数学课堂的趣味游戏下,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抢答中进行竞赛,在这种游戏式的学习中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它有益于学生从已知到未知场景的观察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且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