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实践探究

2020-11-25 22:59:23马桂琴
名师在线 2020年24期
关键词:德育家庭社区

马桂琴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社会的进步,我们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并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使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与社区的作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让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德育整体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升德育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农村城郊学校“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实践简单谈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策略。

一、阐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现状

综观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由于历史、社会条件制约和错误观念影响,“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出现了脱节、不和谐的现象,再加上学生在校受思想行为上的教育影响,在家庭、社会上受品质教育的影响,存在不同层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其主要现状有:应试教育使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守旧,不能与时俱进;学校与家长缺乏主动的沟通交流,使教育孤立;缺乏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使学生没有办法形成良好思想、行为等的一贯性,不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对学生实施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策略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共享平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有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网络信息技术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共享平台,拓展资源建设范围,努力挖掘学校、家庭与社区德育的各种资源,整合和共享德育资源,使三者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形成教育合力,为学校、家庭、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家长及时交流、高效沟通,为家庭教育提供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办法,提升学校、家庭、社区的德育效果。学校通过网络平台、人人通、家校通、短信、微信群、电话、QQ 群、邮箱等“互联网+”的方式,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重大决策及相关信息,并随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与活动;利用开放日、家长会、家访、教学观摩活动、学校和校外社团活动等,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同时,家长也可利用共享平台给学校提意见和建议,和教师沟通交流,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方法[1]。

学校还可以合理组建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协助学校开展活动,有效进行校外实习指导等;科学创建家长学校,结合相关教育理论,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开展专题讲座、家长课堂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有效办法,树立正确的亲子德育观,及时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促进家校合作,有效开展德育,提升德育效果。

另外,学校要充分挖掘社区和家庭德育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社区也可利用学校资源,学习学校教育中自觉理性的精神,推动社区发展。通过宣传媒体的舆论宣传,在人们最常接触的电视、网络平台上,大量推出德育公益广告,营造德育共建的社会氛围,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拓展三者优势,相互配合,使学校和家庭经常关注德育,有效增强三位一体德育的实效性、操作性,完善三位一体德育评价和监督制度,增强德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社区、学校和家庭德育的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可通过血亲关系和实际生活的感化影响、父母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结合学校德育,借助多种方式主动与家长联系,创设并优化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恰当合理的制度,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子女进行积极的影响,提高家长的德育素质,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2]。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社区教育。社区是形成德育合力的重要力量,在学生的课外生活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拓宽德育途径,优化社区环境,主动争取社区教育力量的支持,体现社区的功能,利用社区优势,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帮助、教育、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整合各种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共同营造促进未成年人思想发展、健康成长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例如,教师可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参与文明社区活动,清理社区周围的卫生死角,捡拾街道边的垃圾,清除不法广告,以净化社区环境。相关执法部门应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书店、书摊、网吧和录像室,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对网络信息加强监督与过滤,让学生健康上网,有效识别网络文化,提高自律能力和抗诱惑能力。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维护公共卫生的美德,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了解社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劳动的观念、自我教育的能力、道德自主判断和德育选择的能力,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较强的识别能力,提高抵御不良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推动学校德育,开创社区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共同提高学生和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

例如,不定期地给学生做报告和讲座。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做形势报告,向学生详细介绍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为建设美好家乡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邀请派出所警员做法制讲座,针对典型案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新趋向,教育他们一定要在平时注意小节,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言行。指导他们遇到问题时,不要意气用事,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利;邀请交巡警做交通法规讲座,讲述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不遵守交通法规带来的严重后果,接受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的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言行。

(三)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协调机制

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教育机制,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用科学的、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结 语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应紧密配合,建立健全德育共享平台,给学生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家庭社区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