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惠梅
(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福建宁德 355000)
良好的开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利用有效的情境导入方式,发挥情境教学的积极作用,提升英语教学效果。下文借助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和案例,探讨情境导入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以期为日常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情境导入教学是教师结合学生学习需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借助学科语言、媒体设备、教学资源、学习环境、课堂活动等有效媒介,有针对性地设计导学情境,实施情境教学,更好地诱导学生学习,促使其逐步掌握学科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从多角度和多层面来探讨、选择、设计有效的导入情境,加强课堂应用,提升英语课堂情境导入教学实效。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情境的选择和设计必须紧扣现实生活,坚持从学生身边的生动案例和当下的社会热点入手,并灵活利用生活化语言,通过情节描述、扮演活动、互动游戏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导入情境,诱发学生探趣求知的心理,主动汲取更多的英语知识[1]。
英语情境导入效果如何,将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情绪的激发,对承启新旧知识、激活学生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梳理教学思路,尽力贴近学生的学情,整合丰富的语言、背景和方法等,来设计导入情境,激励他们顺利迁移到英语学习活动进程。
通过情境的巧引妙导,学生能顺利认识与理解各课时的学习内容、目标、任务和要求,切实提升英语学习效率。教师必须重视英语情境导入选设的实效性,注重活化情境导入形式,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恰当创设游戏活动情境,将会不断助力英语课教学,给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例如,开展七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一课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接龙”的游戏,指引学生参与其中,并要求各学生按前后桌顺序开展“接龙”游戏。
S1: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S2: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on foot.
S2: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bike?
S3:No,I don't.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S3: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on foot?
S4:I seldom walk to school.
S4:Do you often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S5:I never go to school by subway...
通过一问一答的“问题接龙”游戏活动来导入情境,可有效激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踊跃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并结合自己所用的交通方式,变换问答内容,不断推进游戏活动,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ever,seldom,sometimes,often,usually,always,once/twice/three times a week 等常用的单词和短语,总结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语法知识,进而在生动的游戏活动情境中激发学生合作娱乐和训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话题是课堂情境导入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巧借话题来创设英语课堂导入情境,能更好地促进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交流、对话,拉近师生距离,点燃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应选取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鲜活话题设计导入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观点和见解的机会,从而共享幸福的学习时光,尽情释放积极的学习情感。
开展英语导入教学时,教师可恰当利用生活中的流行快餐饮食、时政新闻热点、体育明星等话题,引入新课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对话中强化学习情感。例如,在九年级上册Unit 2Saving the WorldTopic 1Pollution causes too many problems的教学中,教师就可适时利用“环境污染”的热点话题来导入,刺激学生通过想象,联想“A dirty river”“Grey sky”“Garbage pollution”等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画面。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小组选择某个话题,进行师生对话、合作探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类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之后,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小组交流,通过互动讨论,指导他们参加学习心得演讲、撰写话题小短文等活动,不断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2]。
优化设计初中英语课堂情境导入教学,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合作。其间,教师选设表演活动情境导入教学,细致研读教材文本,科学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把握表演情境导入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熟练应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精心备课,优设表演导入情境,促使学生通过表演活动进一步增加学习体验。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一课时,教师就地选材,设计了表演活动情境,将教室的地面设置成各种“街道”,在墙面上粘贴牌子来标示“商店”或“建筑物”,接着引导各小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他们将问路的对话场景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进一步熟悉、巩固英语中的问路和指明道路方向等知识。可见,教师恰当地利用表演活动情境,能鼓励学生通过富有情趣的角色扮演体验活动,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促使其不断完善英语知识结构。而且,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时,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能迅速地融入自己的角色,激起良好的角色状态,充分展示英语语言应用潜能,逐步增强英语学习体验。
适当通过竞赛性学习活动来巧妙设计导入情境,对凸显新课导入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还可利用组织竞赛性学习活动,设计课堂情境导入,指导学生进行课堂交互学习,逐渐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2When was it invented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先利用学生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MP3、CD、手机、数码相机等数媒工具,激励各小组学生竞争抢答:“这些现代数媒工具究竟是谁发明的?又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教师借助这些学生熟悉、亲切的工具开展竞赛性学习活动,有助于顺利引入教学主题,促进竞赛情境与英语课堂教学交相融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竞赛情境导入教学时,学生的参与度将极大地影响情境导入教学实效。所以,教师要灵活创造更多丰富的竞赛机会,注重激励学生参与,在指引学生入情入境的同时不断激发他们比拼、探索英语学科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勇于探索求知的能力。
各种便捷、直观的数字化教学媒体对学生的英语激趣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有些教师不善于利用现代丰富、直观的媒体资源来灵活设计导学情境,致使学生出现学习疲劳,失去学习英语的热情。为此,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需求,整合应用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资源网站、数据图书馆、班级学科主页、网络影视素材、微课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多种导入情境形式,从而为英语课带来更多的新意,有效辅助学生深入学习英语[3]。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积极应用多样、丰富的媒体资源,有效辅助英语课情境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7 Topic 2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cook it well.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情境教学,通过展播自己在课前预录制作的“sandwich 的制作步骤”微视频,激起学生探索三明治制作流程的极大兴趣。接着,及时将三明治制作说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结合图片中的说明,学会进一步复述三明治的各个制作步骤,有效锻炼英语复述能力。最后,激励学生参与到制作三明治的活动中,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
可见,设计媒体情境导入时,不能只为博取学生的注意力而一味地设计奇特怪异的导入情境。只有既精彩又具实效的媒体导入情境,才能有效启迪学生深入学习思考,指引他们逐步培育良好的英语学科综合素质。
教学有法,导无定法。要想优设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教师就要深刻认识情境导入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坚持在科学分析、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创新设计情境导入形式,促进情境教学与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从而构建起更加出彩、有效、有趣、有益的英语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