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泓 临洮县洮阳镇卧龙学校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德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笔者对当前初中德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校对德育重视度不够,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德育内容片面,缺乏引导性;德育方法单一,以说教为主,小组互动、体验式教学等方法运用较少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要树立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思维、人格的发展。在教学中,应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多元化的德育方式,加强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德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教学实践的开展,比如在开展《爱护地球》德育主题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策划活动和设计方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结合新技术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德育活动的效果。
课程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重视课程在德育中的重要价值,发挥出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中的作用,教师应基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真实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以及自我修养的提升都是德育的内容,它不只是德育或品德课教师的职责,与每一位教师都有关系。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德育在不同学科的渗透。例如,语文课堂要深挖教材内容,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哲人名家深邃高尚思想的激励,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数学课堂结合其逻辑严密的特点,让学生在“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以及几何模型制作中培养细心、严谨的学习精神;化学课上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任何学科都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更要依托不同学科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
校园文化环境是对学校办学思想的反映,对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德育工作者应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积极利用校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学校的办学目标;张贴文明标语、名人名言、名人事迹以及德育方面的优秀征文、手抄报等,创设良好的校园、教室、走廊育人氛围,用浓厚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的心灵,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同时还应构建校园制度文化,制定学生自我管理制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如通过主题会、宣传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等。
素质教育理念下,德育是当前学校高度重视的工作,它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班级学生多,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得德育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激励策略,建立师德先进、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评选表彰制度,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德育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当中,将其当作晋升、奖惩的依据等。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品德,表彰奖励做好人好事、帮助他人、尊老爱幼、讲文明礼貌的学生,在同学当中树立榜样,以此引导同学们自觉规范言行举止,自我完善进步,以良好的精神品质展现当代初中生的风采。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也正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良好情感态度的关键时期,加强初中德育,需要德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过程观和质量观。学校应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使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德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