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少晶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白岸乡完全小学 河北 邢台 054014)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丰富,他们处于正在探索世界的懵懂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可以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小学语文是启蒙性、基础性的学科,注重德育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可以正确的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里,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1]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在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发重要资源。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2]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文中所写,父亲带我爬塔顶,罗马的街道,交叉环绕,父亲对我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如此。将这篇课文联系到实际上,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不只有一条路,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拥有乐观的人生。我以这篇课文为题开展了一次班会,让学生们谈一谈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事情,麻烦的、解决不来的,或是令自己烦恼的事情。怕学生不好意思或是不方便直接说,我采用了匿名写纸条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事情写在纸条上,然后放到一个纸盒里,把纸盒放到讲台上,找两个学生,一个负责抽,一个负责读,将事情读出来后,全班同学一起为这件事情提供建议,将这些事情提出来后,保留好的建议,纠正不好的想法,满足学生成长的个体需要,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敬重历代抗击异族先烈,了解民族历史,鼓励学生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承担敢于承担,接触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其有思考有认识。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实际结合,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增加对世界的了解,走走听听看看,接触指导实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渗透德育内容,用历史成就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3]
例如,我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教学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篇文章时,我会将文中所写的宏伟的北京故宫,美丽的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世界著名景点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现出来,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丰富,中国历史悠久,进而用中国历史文化来培养民族自信。其次我会让学生们在课下有目的的搜集相关资料,中国的文化遗产非常多,让他们搜寻文化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等。然后在课上组织班会,让学生们把自己所了解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将它们记录的历史变化和相关的故事分享给大家,中国历史文化是世界瑰宝,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对国家和世界的了解。通过展开讨论同学之间的辩论,让学生们联系到自己的实际,文化背后英雄人物的事迹,古人的精神,在学生的心中沉淀。学生们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之中。每个人都有目标,有理想。但是大多数人都缺乏坚定向理想目标奋斗的毅力,理想不是梦想,更不是幻想,教书育人,帮助学生实现理想,不是教人怎样拥有远大抱负,而是教会学生怎样脚踏实地的奋斗,怎样可以经得起挫折,忍住非议,耐住寂寞,理想不在远方,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老师正确的领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学生既能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能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例如,我在《他发明了什么》课文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情景剧这两种方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自己课文中想要的角色,沉浸式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情感,在演情景剧的时候让大家提出自己以后的理想和近期的目标,然后给予他们鼓励和正确的引导,传授科学文化的同时培育他们伟大的理想,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课文的同时,得到了思想和心理上的升华,有了正确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光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更是引领着学生如何正确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践中,教师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原则,完成知识授予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