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华
(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管埭中心小学,浙江长兴 313100)
知识源于实践,“下水实验”是教师对接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一座有效的桥梁。教师讲课之前应先进行“下水实验”的预习,通过自身对“下水实验”的切实感受来启发学生的思考。科学讲求事实,尊重数据,要求谨慎求实,而教师的“下水实验”体现了追求科学的严谨态度。本文将从把握实验细节、精选实验器材、改进实验器材三个方面,为教师有效利用“下水实验”提出建设性意见,旨在为小学科学教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细节决定成败,科学实验十分注重细节[1]。教师需要从整体出发,掌握科学实验的各个细节,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
以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本中的实验“拓印树皮”为例,教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发放提前准备好的实验记录表,以保证学生实验观察的有效性。传统的实验记录表要求学生科学用词,一般在教师的引导下填写,但是学生对其中的科学性用语普遍接受程度较低。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填写科学记录表之前,首先在黑板上写出“生动版科学记录表”,然后用一些比较生动的、具体的语言,写出实验的目标、器材、实验设想、实验结论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生动版科学记录表”是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而“科学性实验记录表”则更加全面、理性地写出了实验的整体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记录表”的科学性用词,是为了更加全面、具体地表达出实验者的想法,避免其走入科学实验记录表科学难懂的理解误区。在“科学版实验记录表”的基础上,附加“生动版科学记录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记录表的设置意义。
两种科学记录表的设置,要求教师在进行“下水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对实验器材、实验过程等进行设想,还应对两个版本的记录表的用词进行设想。例如,在每次“下水实验”备课时,实验记录表的准备上,一份为写在黑板上的“生动版实验记录表”,一份为下发给学生的“科学版实验记录表”,“科学版实验记录表”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规范的科学实验过程,而黑板上的科学记录表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更加通俗易懂的角度,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更快速地接受科学实验知识。
例如,在“拓印树皮”这一实验的“科学版实验记录表”上,教师可以标注实验目标:让学生掌握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认识不同树干的纹理和光滑程度;而在“生动版科学实验记录表”上,教师可以在实验目标这一栏,用简洁的语言写上:结识不同的“树干同学”,观察它们的模样。而后,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在“科学版实验记录表”上填上:实验器材(树干、白纸、蜡笔);实验设想(树皮图案是否可以拓印在纸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探究过程(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现象观察(树皮图案被拓印在白纸上,不同树干的纹理和光滑程度不同);实验结论(树皮图案可以通过拓印方法获得,不同树干的纹理和光滑程度不同)。这些内容,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填出来,完成整个“科学版实验记录表”。而在黑板上,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对此实验的理解,在实验设想这一栏可以写上:树皮上的图案能复制到纸上吗?在实验探究过程这一栏,教师可以写上:首先用白纸压在树干上;其次用手指反复按压;最后用蜡笔在白纸上将凸起部分涂色,从一个理解的角度进行科学实验的记录。
科学实验记录表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可以使整个实验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现象观察这一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树皮图案成功复制到纸上,不同树干有不同的模样。实验结论:树皮图案可以复制到纸上,并且树干模样各不相同。在观察树干的纹理和光滑程度上,教师可以将“纹理”比喻成“皱纹”,将“光滑程度”比喻成“皮肤”。教师在让学生重点观察树干的纹理和光滑程度上,可以提问学生:“‘树干同学’的皱纹和皮肤是不是各不相同?”
“生动版科学记录表”的运用并不能完全取代“科学版实验记录表”,“科学版实验记录表”更具有普遍性,而且更加准确,适合运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而“生动版记录表”应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用生动的语言将科学实验知识有效地表达出来。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利用一切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接受知识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教师不应在学生年纪尚小的时候,强制学生记住难以理解的名词,这些更加抽象、更具普遍性的名词当然有它们的用处,但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不是为科学而科学。
“下水实验”是教师精心备课的体现,教师精心准备科学实验记录表这一细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效率[2]。教师的目的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要秉持这一目的,不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教师就会发现有许多东西可以改进,有许多细节可以发挥,与学生做成朋友并不困难。除此之外,在“下水实验”的准备上,教师还应多加注意树皮图案的美观性。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在课堂的各个细节上多下功夫,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潜心教学。
教师在进行“下水实验”时,需要考虑运用何种方法最合适,实验时间多久最好,教材建议时间是否适用于本班学生,实验器材是否科学,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实验过程中如何合作,在实验的哪一个阶段该说什么样的话,实验难度是否合适,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综合考虑这些问题。当然,针对不同的实验,教师考虑的问题也应灵活多变。一切科学实验都是立足于实验器材的,因此在“下水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对于实验器材的考虑最为全面。
以2019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本中“水结冰了”这一课为例,在做水结冰这个实验时,教师会发现学生的学具配备是塑料试管,这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使用玻璃试管。在进行“下水实验”时,用塑料试管和玻璃试管做水结冰实验,最大的区别在于结冰的时间上,塑料试管需要用15分钟左右,而玻璃试管只需用6分钟左右,一节课也只有40分钟,改用玻璃试管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再如,在讲解“混合与分离”这一课时,学具里配的沙子不是很干净,在“下水实验”时,教师必须把沙子清洗一遍,这样在加热过滤后的液体时,就不会有太多杂质。针对教具中存在的不利于提升实验效率的问题,教师的“下水实验”可以规避这些问题,同时,“下水实验”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由此可见,教师需要精选器材,利用“下水实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实验器材,是指针对实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缺失进行具体的改造,科学课本的器材建议具有普遍性,而“下水实验”给了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空间,能使科学实验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特点[3]。
以2019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这一课为例。这一节课的实验,在观察水变水蒸气,体积变大时,书上用一个塑料袋,把口扎一下,用试管夹夹住,放入热水中,要求学生观察塑料袋是否鼓起来。在进行“下水实验”时,教师会发现水在蒸发时,很多水蒸气在上面的扎口处变成了很多小水珠,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可以用一个大一点的透明塑料袋,直接套在装有热水的烧杯外面,这样的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再如,教师在讲授“空气有质量吗?”一课时,在“下水实验”时发现按照书上的简易天平操作,效果不明显。这时,教师可以在天平上制作一个刻度小一点的刻度盘(可以用卡纸做)和细的指针,这样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在“风的形成”这一课中,按照书上的模拟实验可以进行,但是学生观察起来不全面,只有一面可观察。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做成蜡烛盒,这样在实验时学生可以从四个面进行观察,效果较好。由此可见,教师需要改进实验器材,利用“下水实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下水实验”是教师精心备课的结果,对于科学教学来说十分重要。通过“下水实验”,教师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师要注重“下水实验”细节、精选实验器材、优化实验器材三个方面对“下水实验”教学策略提出建议,总而言之,教师要因材施教、潜心教学,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