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元上小学 蒋贵香
新课标改革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以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为主,更要关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提升学生语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学会独立鉴赏和理解文章,感受作品中的高尚情操,发展自身个性,丰富精神世界。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开端,也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拓展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中的某些欠缺,使学生通过更加广泛的阅读提升语感、积累素材、开阔眼界,更好地感悟世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有效的方式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无论是哪种学科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才会从内心散发出学习的欲望。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认知不完全阶段,生活阅历比较浅,文化程度不高,难以理解一些有深度的文章,自然也不能引起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加深学生对它们的理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作品,并因此产生阅读兴趣。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最主要前提是在教学中拥有足够的阅读素材和阅读资源,因此学校层面,可以考虑开放校内图书馆,更新图书资源,建立更适合小学生的图书阅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教师层面,教师可以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长期处于浓郁的阅读氛围中,方便快捷、随借随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为班级图书角捐献图书,或者存放图书,使图书在班级内形成良性流动。并且,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引导,使拓展阅读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效。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一种文学形式和文本都代表了一种文学视野,如果仅依靠单一的文本,就会限制对阅读的多元化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语文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加灵活,从更多角度了解阅读教材的时代背景和文学意义。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十六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搜集更多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包括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作品,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学生通过了解资料中的鲁迅先生,完善对于文章中鲁迅形象的理解,从而在语文教材之外,有自身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立足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为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加深学生自身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在更多角度的阅读中完善对阅读的理解,开阔视野。进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做到追本溯源,全面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阅读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个人行为,阅读活动要在集体的交流中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师积极组织校内、班内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使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思维的碰撞,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感。不过,长时间枯燥的阅读活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所以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阅读体验。或者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且对书籍内容进行讲解和朗读。在阅读分享中,学生可以从更多角度获得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这些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获得自信。此外,教师也可以建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分享书籍,在小组内自由地发表对于阅读的理解与感悟,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最后,以手抄报、阅读卡等形式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方位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立足教材本身,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教材内容,组织相关活动,展示学生成果,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语文阅读带来的愉悦,在阅读中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在交流沟通中学会从更多角度理解文章,从而丰富学生视野,提升其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