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生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岗湾小学,安徽合肥 230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1]。为了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受网上“漂流瓶”的启发,笔者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五人一组,在小组内每天轮流写日记,一周一个循环,题材、内容不限,留给学生自由的写作空间。学生在写日记的同时也能阅读到别人的日记,就像拾起了别人的“漂流瓶”,在收获惊喜和快乐的同时,也可以借鉴别人写日记的方法,从而激发自己的习作兴趣。在“漂流日记”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
要想让“漂流日记”深入每位学生的心灵,成为一种习惯,在设计之初教师就要计划好,建立长效机制。笔者在班级建立“漂流日记”评比制度,制作精美的“漂流日记”本,并让学生在组内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每天日记的收发和传递。为了开启学生的习作灵感,日记本首页上的教师寄语笔者是这样写的:让“漂流日记”漂起来,让我们的心灵来一个约会;分享快乐,收获喜悦。
一切准备就绪,但万事开头难,怎么写好第一篇日记呢?刘锡庆教授说过:“大胆地写,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要求精炼严谨。‘放’即初写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提笔为文时方能见为文之‘易’而不见为文之‘难’,就能大胆抒发,放笔为文。”笔者遵循“先放后收”的原则,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开始,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小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常常爱不释手,第一篇漂流日记,笔者就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介绍自己的玩具开始,仔细观察自己心爱的玩具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字数不限。这样“漂流日记”在一开始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就没有顾虑,敞开心扉“我手写我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放飞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去感受、亲近生活,为他们独特语言的表达和创作奠定基础。笔者鼓励学生要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把自己的快乐第一时间与同学分享。这样写出来的日记完全是一种“原始”的喜作,天然的流露,日记中充满着无尽的乐趣和童真。
当别的同学读到这样的日记,就会在学到写作方法的同时,享受到“漂流日记”给他带来的快乐。这样就产生了作者乐写和读者乐读的良性循环。
笔者所带的三年级学生倪语童《班级趣事》是这样写的:
今天,我一来到班级,刚坐到位子上,突然听到我后面有个人哈哈大笑,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是郭怡萌,我问她:“你笑什么?”她说:“你真傻,黑板也不看,今天调位置了。”我一看黑板才知道我的座位要从这一组换到第二组去,我赶紧收拾好书包坐到第二组位子上。当我准备拿抽屉里的东西时,发现里面放着一件衣服,当时我不知道是谁的,以为是鲁智军的,就把衣服放到了他的座位上。鲁智军来了以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就把衣服给了胡晨宇。胡晨宇拿到衣服后,发现也不是自己的,又把衣服交给了我。就这样转了一圈,衣服又回到了我手里,“这下可怎么办呢?”我心里想道。于是大喊:“谁的衣服快来领呀!”这时班级的人还没到齐,没人答应。见没人答应,我沉下心来一想,这个座位原来是江强的,肯定是他的。今天弄错了两件事,也怪我太粗心了,闹出了这么多的笑话。
小组其他同学在留言中是这样回复这篇日记的:“下次要注意了哦!否则还会闹笑话的!”“都是换座位惹的祸,建议老师下次提前打招呼。”文中的郭怡萌干脆反驳说:“我说他是笨蛋,没说他真傻呀。”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活泼的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学生的日记有趣,留言更有趣,学生在这样的日记漂流中收获的是成长的快乐,等他们长大后看到自己的日记,该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呀!
在建立之初,笔者鼓励每个小组根据小组的特点和写作的风格为日记本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学生起的名字有“蜗牛的脚印”“来自心底的世界”“班级的故事”“成长的记忆”等,多有诗意的名字,笔者给每个小组的名字都打了满分,学生欢呼雀跃,童心在这里飞扬。
除让学生每次写日记前对前一位作者进行点评外,笔者也会参与其中,用学生的眼光去领略童真童趣,做学生的合作者和忠实的读者,为“漂流日记”助力。在日记评语中,笔者毫不吝啬鼓励和赞美,“你的玩具故事编得真有趣,将来一定是个大作家”“读你的日记让老师收获很多”“我以你的进步而骄傲”。一句句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笔者的关注和肯定,一篇篇佳作从此产生。
为了让“漂流日记”不仅能在小组内漂流,还能漂出去,笔者每周安排他们的日记在班级“漂流”一次,让全班学生交流。笔者是这样做的,先让每组推荐一篇认为最好的日记参加班级的互动评选,笔者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的日记,全班同学讨论、交流、点评,最后举手点赞,得分最高的日记获“周冠军”。在这样的评比活动中,一句句善意的建议,真诚的表扬,让作者和读者都感受到了写日记带来的快乐。
此外,每月推荐优秀的日记参加学校的“每月最佳日记”橱窗展示,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日记投稿给报刊。我们班的夏琳雅同学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
星期四,阳光明媚,是个郊游的好日子。
下午,吃过午饭,爸爸妈妈带着我往东顾山走去。爸爸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鼓鼓的。我好奇地问爸爸:“这里面是什么好东西呀?”可是爸爸装得很神秘,不告诉我。
我们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又累又饿,这时爸爸才打开袋子。啊!原来是好多吃的和喝的。爸爸告诉我,今天我们就在这里野炊,他先把一块餐布铺在地上,然后把这些食物放到餐布上,这顿野餐还真丰富,有方便面、水果和山芋等。“这山芋怎么吃呢?”我急着问爸爸。只见爸爸急中生智,找来石块垒了一个灶,然后在里面放上树枝和枯草点着火,这样我们就可以烤山芋吃了。烤熟的山芋闻起来很香,吃起来更香。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山芋,一边欣赏着东顾山的美景,真是开心极了!我一直玩到太阳下山,才恋恋不舍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了。
我喜欢这次和爸爸妈妈的野炊,既快乐又有趣!
由此可见,“漂流日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漂流日记”是学生记录生活、表达心情、分享快乐的平台,更是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一大舞台上乐此不疲地演出,生成了一篇篇精彩的习作。而我们就是他们最好的观众和评委,教师参与其中并适时指导,收获的是学生成长的快乐。通过日记“漂流”,学生交流感情,互相学习,习作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漂流日记”如流水般化为汩汩清泉,流入学生的心田;如春风细雨般让快乐习作生芽,在笔下灿烂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