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娜 刘璨 李彤 中南大学
1895年排球运动开始兴起,其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05年,当时中国的排球规则和国际规则有较大的不同。尤其在人数上没有什么限制,有过16人制和12人制,接着改成了9人制,最后1951年才成型,发展为现代排球的6人制,同年我国组建了排球女子国家队,逐渐开始在国际上大放异彩,接连挑战“东洋魔女”日本队等等世界强队,终于在1981年首次夺得了世界冠军,开启了接下来五年五连冠的女排传奇[1]。但是之后中国女排成绩跌宕起伏,与世界强队相比无论身体素质还是技巧能力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差距[2]。是我国唯一一个在三大球领域获得过冠军的队伍。
排球位于三大球之一,是一项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战术能力、团队协作、心理能力等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并且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是体能化,技术化和战术化相互结合的趋势[3]。对于排球运动员而言,技术是战术运用的保障,体能是运动员技术发挥的基础,所以运动员的体能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比赛成绩(参考中国三大球男国家队体能水平)[4]。由于排球属于隔网非周期性的对抗体育项目,不停地穿插着战术变化与应用,其运动强度难以像长短跑一样标准化测量,经过前人通过对排球比赛的时间特征、运动特征以及能量供应特征和运动员身体机能功能能力生化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排球运动员在整场比赛中三个功能系统穿插着供能,其中有氧供能系统为基础和主要,磷酸原供能系统为竞技时供能,无氧供能系统主要在于代偿和补充[5],在有球时,因为运动技巧和激烈对抗为主,因此主要为无氧功能,在无球和间歇时是有氧供能,ATP-CP供能系统为短暂快速的功能,使骨骼肌能快速对比赛环境或战术技巧等的变化做出反应,是战术能否完美发挥的重要基础[6]。
本文根据现代排球运动的特点,从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的角度来论述排球供能的需求,进而对排球运动员赛前训练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排球比赛属间歇运动形式,即短时间爆发式的身体运动被短暂的间歇休息分隔开,排球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快速反应,灵活多变,高协调性,强时空感,高纵跳高度,强柔韧性,强大的伸膝、腰背肌和肩部力量[7],多次短促的、完整的、用力的、较高强度的有球技术(传、垫、发、扣、拦)和较长时间、稍低强度的无球技术(暂停、换人、局间休息、死球等)所组成。
拥有高度发展的运动素质,有助于运动员掌握更加高超的技术,拥有超群的技术才有可能在世界大项比赛中取得胜利。排球项目对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还有非常典型的特点。
(1)快速的反应和动作。排球运动进攻节奏快,并且进攻战术具有多种多样的变化。这使得运动员的高速反应速度必须体现在进攻技术动作以及防御技术动作上;快速发展的要求包括了下肢、上肢、和腰腹,神经系统以及肌肉系统。
(2)跳得高而且有弹跳耐力。排球比赛中,网上的斗争强度大,制空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男运动员的实际跳跃高度可以达到 1.20 米以上,能控制 3.60 米的高空。女运动员水平相对较弱,可以达到 0.90米以上,控制3.10米的高空。
(3)在场上有高度的灵活性。排球比赛时,参赛队员的位置需要轮转,来球的高低快慢具有多种组合可能。运动员需要能够保持对前后左右以及空中的变化,在跳高的同时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倒地时还要求能够完成各种击球动作,这些都要求有高度的灵活性。
(4)较好的爆发力与力量耐力。排球中的起跳、移动防守及各种击球的技术动作需要高强度的爆发力量,长时间持续的移动和跳跃,需要结合有氧运动的耐久力和无氧运动的耐久力。
(5)具备一定的柔韧性。排球在某些情况下的跨、展、拉、弯等动作的幅度比较大。具备更强柔韧性的运动员可以提高和发展动作技术,扩大控球的范围,而且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消除肌肉、关节或韧带的拉伤[7]。
排球运动项目是以有氧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既有中低强度也有高强度,是以有氧供能为基础,结合无氧供能(糖酵解系统和磷酸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运动。排球运动作为具有节奏性和时间长的间歇性运动,运动形式呈现多样性。高水平的排球运动员通常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人体内的 3 大供能系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且可以根据比赛时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转化。因为运动员的年龄、体能、身体素质、运动水平等因素都有着各体化差异,所以这种供能系统在比赛中的总能量供应上针对每个人是存在不同的。研究证明,排球比赛中有氧系统供能占 80%左右,无氧供能占20%左右。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抗乳酸堆积的耐受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要有目的地、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补充所需营养物质,使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得以不断提高[8]。
无氧供能是通过糖酵解途径合成ATP来供能的,本质上是当运动过于激烈,肌肉承担负荷超出有氧功能系统的时候,开始由更快的无氧供能系统供能,但无氧供能系统依旧有速度限制,而ATP-CP代谢供能也是一种骨骼肌中在激烈运动状态下超出有氧供能系统阈值的供能系统。进行爆发力量的训练可以提高无氧供能系统和ATP-CP供能系统的持续功能能力和最高代偿能力。训练需作用于其重点部位,多部位共同训练,如果训练强度下降,骨骼肌的无氧和ATP-CP供能能力也会下降,血乳酸代谢因此下降。
有氧供能系统的特点是供能多,效率高,缺点是需要转运进入线粒体以及耦连电子传递链产生ATP,导致了供能时间过长。提高的方法是持续的高水平有氧运动,通过接近有氧供能阈值和稍微突破阈值的有氧运动提升糖酵解限制酶,三羧酸限制酶的含量以及线粒体的数量,有氧功能系统的阈值主要取决于线粒体的个数和大小,以及更新速度,通过上述定义的有氧运动可以达到目的。且和无氧供能系统和ATP-CP供能系统训练一样,需根据不同的运动和位置以及技巧训练重点部位。
大腿拉伤、踝关节扭伤以及腰肌劳损等伤病是排球赛前训练常出现的运动损伤。分析经常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个人身体素质不够全面,运动损伤频发。二是运动员不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三是运动员不够认真的完成准备活动,无法在训练结束部分集中精力[9]。排球比赛中在空中完成的动作包括扣球和拦网动作,运动员需要在空中长时间的滞空停留,如果运动员缺乏腰背肌核心力量,身体中枢无法传递力量,就会导致上下肢脱节,落地时难以得到足够的缓冲,长期以来必然会对踝关节、膝关节以及运动员的腰造成严重的损伤。若想要有效的缓解踝关节、膝关节以及腰周围的训练损伤,身体中枢稳定性训练必不可少。例如排球运动员大都会肩袖损伤,如果进行大肌群训练对肩袖这种小肌群不仅起不到作用,反之会加重损伤,只有采用小重量的哑铃和拉力带才能练到肩袖这种小肌群力量。
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主要由竞技能力所决定,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技术、战术、体能及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而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基础的因素,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重要保障,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排球比赛属于一种间歇式的运动形式,短时间的爆发性技术动作之间有一定的间歇时间,短时间的爆发性技术动作主要依靠机体无氧磷酸原系统供能,从比赛的时间要求排球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有氧供能基础。排球运动是一种以无氧无乳酸、无氧乳酸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基础的供能特征[3]。
机体各个组织器官机能的活动基础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运动员身体的各种机能活动集中表现在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上。在运动和进行竞技训练时供给运动时能量物质的供给,运动员有氧代谢过程和无氧代谢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运动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专项位置的不同,存在一个有规律性的过程,如何根据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的各种专项活动、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来把握和处理好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比例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3]。另外生化指标只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因此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作为完完全全的决定性因素,不能盲目的追求数据而导致身体机能损伤,以致运动生涯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