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13)
乒乓球项目按照项群训练理论的划分,它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既然以技术为主,那么什么是乒乓球技术?根据《运动训练学》的定义,运动技术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由此可以推出,乒乓球技术是运动员完成打乒乓球动作的方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乒乓球运动的技术结构包括乒乓球动作基本结构和乒乓球技术组合,其中乒乓球技术的基本结构又称为乒乓球技术链,它由若干基本环节构成。这些基本环节按照特定的、一般不能予以改变的顺序形成动作基本结构。乒乓球技术链各基本环节顺序为判断、移动、击球、还原。乒乓球技术组合是乒乓球的复合技术,它由连续的、不间断的技术链构成,如直拍选手的左推右攻、横拍选手的左右摆速等都是组合技术。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少年训练,本文仅从动作基本结构即技术链角度探讨对青少年训练的影响。
判断有2种,一种叫预判,一种叫盯球。好的判断对提高乒乓球击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预判是根据自己打出去的球,在落点和线路有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根据对手打乒乓球的习惯动作而做出的判断。这样对方回过来的球基本上在自己的“服务区”里面,下一板就比较容易按照事先设想的去击球。预判是一种高级的运动条件反射,要求运动员不仅反应快速,还要对乒乓球的旋转和击球原理有很深刻的认识。然而青少年运动员刚刚开始基础训练,教练员一般以多球训练为主,乒乓球的落点相对固定,旋转单一,以上旋球和不转球为主,预判成分弱化。因此,在青少年初期基础训练过程中不过多地强调预判,但是会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对击球原理理解的加深,在后期训练过程中逐渐强调预判的成分。既然预判在青少年训练初期不是重点,那么作为乒乓球技术链的开始环节,盯球就显得特别重要。盯球具有其科学的眼动特征,松紧得当才是最佳状态。科学的盯球指导训练,再加上多球强化训练青少年很快就可以掌握盯球技术要领。
青少年训练初期会以多球训练为主,建议教练员发多球时采用间接发球,即先在本方球台上弹一下再发,这样的运动场景更符合乒乓球运动的回合。训练初期就必须给运动员树立判断意识,特别是盯球意识,首先给运动员从物理学角度讲解盯球的线路。其次,讲解如何盯球,盯球有2个阶段,第1阶段要求青少年运动员盯住教练的发球,确定球的旋转性质,初学阶段球以弱上旋或不转球为主,球离开教练员的球拍后眼睛适当放松。第2阶段当乒乓球落在自己球台上时球会有第2个弧线,这一段时间必须紧盯来球,拍子击球后眼睛适当放松,这就是乒乓球盯球技术的眼动特征。训练休息期间可以采用颠球和对墙击球2种方式进一步强化巩固盯球的意识和能力。
谈到乒乓球的移动必然离不开乒乓球的步法。良好的步法可以提高乒乓球的击球质量,在竞赛中化被动为主动。步法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回击不同来球而变化位置时所采用的合理的移动方法,它是及时准确地使用与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也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障。步法的种类有单步、并步、跨步、跳步、交叉步。青少年训练初期必须树立“每球必动”的意识。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始终贯穿手法和步法结合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乒乓球运动脚步移动程式的根据与击球动作结构的关联》,步法移动的目的无非有2个:一是移动快,二是便于击球。若以移动快为标准来评价并步与跳步,用并步来击球比用跳步移动来击球节省了引拍环节的用时。所以,在用时上,并步略胜一筹。若以便于击球为标准来评价单步与跨步,单步在击球瞬间两脚都着地,跨步在击球瞬间只有一脚着地,另一脚腾空,在平稳性上单步更有优势。所以,用单步移动来击球较为主动,用跨步移动来击球较为被动,跨步通常被用于应急击球。击球命中率建立在重心平稳的基础之上。击球时只有身体重心落在两腿之间,重心轨迹在人体纵向转动轴上才最稳定。因此,青少年训练初期应以单步、并步为主,跳步、跨步和交叉步为辅。教练员训练运动员专项步法时必须结合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耐力、专项灵敏和专项柔韧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注意把单一步法和复式步法结合起来进行练习。随着训练的深入,还需要融入步法与落点的对应关系,步法与具体击球手法的对应关系,从而形成完整的步法移动结构。
击球是乒乓球技术链的核心环节,乒乓球的制胜因素:速度、力量、弧线、落点和旋转都是通过击球实现的,击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击球动作实质上是力学中碰撞运动的一种形式,是机械运动和生物运动相结合的动作。物理碰撞导致乒乓球运动状态的变化,其主要受到来球触拍后的反弹力和球拍作用于球的力。这2种力使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使球产生了平动和转动2种效应。平动使球过网,弧线尽量低,转动使球旋转,弧线升高,避免下网或者出界,提高上台率。
击球过程会让球出现不同侧重的物理制胜因素,速度、力量、旋转在前期的基础训练中不过多强调。落点是需要强调的一个制胜因素,落点精准、相似度越高,说明击球动作相似度越高,越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弧线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制胜因素,击球时会出现3种弧线:当球低于球网时需要从下往上的弧线;当球和球网一致或者略高时需要从后往前的弧线;当球高于球网2倍或者更高时需要从上往下的弧线。在青少年训练过程中在不考虑旋转变化时,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强调用力方向对弧线的控制,从而提高上台命中率。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强其他制胜因素的练习,形成适合自己技术风格。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要求青少年树立“碰撞和摩擦意识”,并且要让青少年深刻认识乒乓球的击球原理,从物理学角度认识旋转问题,认清旋转性质,懂得旋转与拍面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拍面方向来回击不同性质的球,提高应变能力和自变能力。
还原动作是衔接下一个击球动作的部分,是运动员能否连续击球的关键。根据罗二强《乒乓球正手攻球的还原时机初探》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正手攻球还原动作做不出来,一般都是由于还原时机在球落台之后造成的。建议合理的还原时机为击球后,球飞越球网至落台之前。
教练员要深刻理解乒乓球的运动技术原理,用科学原理为技术训练服务。其中,生物学原理认为技术动作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心理学原理认为认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表象的形成与运用都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有着重要作用。社会学原理主要体现美学原理,运动美就是技术美、动作美。
教练员深刻把握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征,了解泛化、分化和巩固自动化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规律。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技术训练方法,在训练方法上可以采用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相互结合的训练方法。正确的徒手挥拍练习以及用多球来纠正错误动作,巩固动作直至达到动作自动化。
乒乓球技术链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结构,相当于一个整体。技术链的4个基本环节是技术动作结构的组成部分。根据哲学原理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教练员首先要树立完整技术链的概念,从技术链角度来训练就可以训练思路清晰可见,重难点把握得当,立足整体,实现最优。同时教练员应明白,部分也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教练员要重视各基本环节,无论是“盯球意识”“每球必动意识”,还是“碰撞和摩擦意识”与“还原意识”,任何一个环节的提升都会促进乒乓球技术链的发展,从而使青少年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