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模式变革与时代要求:后疫情时代外语信息化教学的反思①

2020-11-25 12:05:03李澜宇王永亮
现代英语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信息化

李澜宇 王永亮

一、引言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就首次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概念。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的陆续出台都表明了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疫情期间全国的在线网络教学正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最好例证,然而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后疫情时代,从现有的网络教学实践中反思问题,寻找促进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思路,是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二、研究背景: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信息素养亟待提高

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然而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部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以研究者所在的外语学院为例,疫情之初,有部分教师不习惯网络在线授课方式,不熟悉教学软件操作流程,不能合理利用学习软件的功能,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相对于传统线下“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打破了教学资源的藩篱,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如果不对繁杂的网络资源加以甄别和整合,那么就可能使得网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干扰学生的学习。因此,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挖掘优质信息、整合资源的能力,是提升网络教学质量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传统线下教学模式难以转变

即便我国早已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概念,但是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定义为单纯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PPT,而PPT也仅类似于电子板书。网络授课期间,不乏教师将这种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线下模式不加变通地直接应用于网络授课环境中,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就会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再加上脱离了固定学习场所的约束和学习氛围的带动,由此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收获度不高、师生互动体验感差等就是最直接的影响后果。

(三)授课平台技术支持亟待增强

疫情期间,教学方式多为通过授课平台进行在线直播,但由于授课规模大、同时段授课等因素影响,信号卡顿、网络不畅成为直播教学的常态,这不仅会影响师生的互动体验,甚至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修复技术漏洞,增强教学平台支撑技术的稳定性,是后疫情时代改进在线教学体验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基于问题的思考:外语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探究

经过研究者观察发现,教师的信息素养欠缺是线上教学暴露出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后疫情时代,提升外语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就需要聚焦于教师的信息素养,下面就“如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这个问题,分别从国家、学校和教师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一)构建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针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普遍欠缺的现状,我国有必要对当前国内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开展大规模调研,找寻制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因素,并根据结果对症下药,构建出符合新时代国情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另外,针对我国当前的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将信息素养及其应用作为单独的一门科目纳入考核范围,以评价促提高,从源头处保证我国新选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促进城乡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

当前我国城乡的教育资源依然存在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农村与内陆偏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资源、教育质量等方面依然和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疫情期间,由于条件的种种限制,使得线上教育在农村及偏远地区难以顺利开展,这充分说明我国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高。因此后疫情时代,若想提升全国信息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国家一定要注重城乡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对于欠发达及广大农村地区,国家应秉着重点扶植的态度加大教育投入,推动农村信息化教学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农村教师信息素养薄弱的问题,派遣优秀的专业团队开设针对性培训课程,有计划地帮助农村教师逐步掌握在线教育的必备信息技能,提升信息素养。

(三)制订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方案

即便近些年来我国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但目前我国教师的信息素养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作为教师的学习培训单位,学校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本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制订方案时,切忌流于形式,只举办一些空泛的理论讲座,而是要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在对本校教师进行信息化素养的调研过程中,重点关注教师信息素养的薄弱环节与信息化发展诉求。课程设置应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追求进度。在授课方式上,授课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切实保证授课效果。

(四)分批次开展培训教师培训

学校在组织培训课程时,应以不同的标准为参考对培训对象进行划分。以外语学院为例,外语教师的年龄、国籍等因素都会对教师的信息化掌握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年龄的制约,年长的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接受度较慢,信息素养可能要弱于年轻教师,而年轻教师由于年纪的优势则对信息化教学接受度较快,信息素养往往也优于年长教师。不同国籍的外语教师信息素养也不尽相同,疫情期间不乏外籍教师通过网络对高校学生实行在线授课,然而国籍和语言的差异又使得很多外教对我国在线授课软件难以适应,只能使用诸如微信的实时聊天工具,由于互动性较差,使用此类软件往往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后疫情时代高校在对教师组织进行信息化培训时,对课程的设置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受训教师不同群体的特点,分批次开展针对性教学。

(五)提升教师认知

疫情的暴发是加快推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变革的催化剂,作为教学的主力军,教师们应该从疫情期间的教学实践中反思经验,如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全国高校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就教师自身而言,提升信息素养首先就是要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认识到网络授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是推进信息化教学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在端正态度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利用网络上优质的学习资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互联网时代自身综合竞争力。

四、后疫情时代展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探究

(一)强化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并非朝夕就能完成,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长远的规划,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予以方向性的引导。从教学大环境上来看,国家应在充分了解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现有水平上,在政策方面给予引导和优待,并为促进深度融合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从信息化外语教学的内在角度出发,信息化外语教学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在外语课堂上的实践与应用,达到外语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本着技术服务于教学的目的,我国应该着眼于外语教学的内在需求,从内在要求出发去思考和改善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王娜、张敬源,2018;王永亮,2018),真正使得信息技术融合于外语课堂、服务于外语教学,将二者的深度融合落到实处。

(二)创新信息化外语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但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学生中心论”逐渐取代“教师中心论”,教师的角色也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不少教师虽然有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靠拢,但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和课时的限制,也有心无力,因此以教师单向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当今外语课堂的常态(王永亮,2018)。再者,当今信息化外语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技术对于外语课堂的辅助作用还停留在一些最基本的技术支撑,比如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件或音视频等,这种简单的利用方式既是对信息技术强大性能的浪费,又不能达到充分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探索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于听、说、读、写四个不同的板块,教师应针对每个板块开设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设计,真正形成高效的信息化辅助教学课堂。

(三)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信息化外语教学的推进,由于时空的限制,传统的线下课堂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外语教学的目标和需求,基于此,各高校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在线网络教学以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作为网络教学的前提,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不少高校都在积极着手推进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再加上不同层次的高校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导致高校建设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结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后疫情时代,推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入融合也需要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各高校应放下偏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努力开发精品网络课程,破除共享限制,实现合作共赢。

五、结语

后疫情时代,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建设或许会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文章就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做出了重点探讨,并就宏观上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给出了大致方向。在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方面,我国目前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对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没有硬性规定,一些教师的信息素养仅满足于最基本的课堂需求。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其信息素养水平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未来应给予足够重视。在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方面,虽然目前已有不少相关研究成果,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考量,未来应在实际应用方面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要想使得外语教育教学深入发展,就一定要搭乘时代的顺风车,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信息化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速读·中旬(2018年7期)2018-08-17 07:22:00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科技视界(2014年32期)2014-08-15 0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