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贞翊
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血脉与风骨,也是一个民族繁荣与壮大的基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提及中华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充分诠释我国对传统文化及其思想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也包含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度阐释。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他用更庄严的语境、更鲜明的观点、更坚决的态度,向国人传递出这一理念与指导思想。
当前,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局势疾如旋踵。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独领风光,市场经济在生活中一枝独秀,在追逐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文化培养与传承的脚步,已经远落后于科技、经济发展的速度。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了专业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中,对文化的学习与深入了解则关注较少。不仅如此,在当前的高校课程设置、课程系统与教学培养环节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浸润与影响远远不够,这与当前的西方文化潮水般侵入的现实情况极不平衡、不相对称。
其次,由于网络科技、智能手机以及各种智能应用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多元、海量且良莠糅杂的文化与信息,大学生的视野虽然得到了极大开阔。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构建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与关键时段,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和理性。因而,这些参差混杂的西方外来文化冲击与极端信息导向,给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目前中国传统文化所处的境地则为:万马争先,骅骝落后。
然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中,“第三部分第十六章”专门着重强调了扩大教育开发在新时期十分重要且必要,主要作用包括:加强国际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由此可见,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与科技、经济的引入和输出同样重要。而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跨语言和文化的公共外语教学亦处于重要位置。因此,大学公共外语课堂就成为一块跨语言、跨文化学习与传承的新阵地,中英两种文化与思想在这方阵地上将碰撞出青春与活力的火花。
就英语教学而言,如何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学习英语这门语言及其文化,一方面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拓展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深入感受与领会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从心底敬仰与热爱自己的文化与其深厚的内涵。从而,理性而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与思维的差异,摒弃唯“洋”独尊的片面思想与狭隘行径。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如同土壤与根基,相辅相成,互相滋生,互为养料。因此,公共外语教学课堂如果离开了文化的导入与铺垫,则犹如根基离开了土壤,无法长久生存、发展及壮大。而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持久、系统的精细工程,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与社会现状,须在确保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基础性与先导性的前提下,从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双向和多维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才能确保新时代的建设者和中国梦的传承者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端正的思想观念。
我国的外语教育从初始阶段到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已经取得了长足而丰富的成果,相关领域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就当前世界发展的局势与中国国力的发展壮大来看,目前的公共外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不仅如此,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教师队伍足够的重视、领悟与实践。另外,大学生于内缺乏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的系统培养与长期浸润,于外又受到良莠掺杂的西方文化侵袭,使他们从根本上缺乏培养文化自信心与民族精气神的自觉意识与主动行径。
因此,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与时代需求下,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则成了当前亟需完成的使命。高校公共外语课堂与教学,也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的光荣使命与重要任务。由此来看,文化自信背景下的跨语言、跨文化的外语教学,则需文化先导为主,多维课程体系为辅,两者相辅相成,不偏不废,方能顾其周全。
首先,要从顶层设计方面确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价值,以此为中心,从各个层面“以点到线,以线到面”,逐步展开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传授与传播。一方面,打造多维文化课程体系,以我国传统文化课程及其价值观先导为主,用特色传统活动带动为辅。另一方面,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优越性与先进性,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与热情,从外部建设到内部动力都起到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养的作用。
首先,要打破原有的“专业绑定文化”课程设置限制,设计动态教学系统,实现中英课程从语言——文化的“开放与融合”。突破以往中国传统文化只局限于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学生,英语语言文化只局限于英语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桎梏,使专业与文化的限制不再成为束缚学生习得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障碍,将文化传授从“点——线——面”进行铺开,使优秀传统及其价值观真正得到传播、传授与传承。例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类必修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这样,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能够从第一阶梯习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其次,将跨语言、跨文化拓展类课程作为公共外语教学的延展与提升。比如,开展英语文化拓展类选修课,中西文化对比类课程等。这样,既保证了优秀文化对于语言学习前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也为语言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公共外语课堂的教学不再沦为工具化学习,更是避免了课堂教学只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与语言知识点的讲授。
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与科技,应当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两种文化能够在新的土地上重新结合,获得更加繁盛的果实。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科技与新兴媒体的优势,将线上与线下语言学习与文化课程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学生多元化、多面化和动态化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增加文化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文化转化为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如此一来,将“被动学习文化”转变为了“主动习得文化”,真正把文化汲取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从根本上树立和巩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促进了中英文化与思维双向的成长性与促进性发展。
教师是蜡烛,也是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不仅应该指引学生的学习之路,更应当是学生心灵旅程的引路人。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课堂的教师在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尤其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荣誉感,更需要智慧地引导学生理性而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感受中英两种文化与语言的魅力与光彩。因此,公共外语课堂的教师任重而道远。
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开展公共外语教学。一方面,公共外语教学的教师应当客观、公正地引导学生用哲学与思辨的眼光去看待与领悟中英两种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在平衡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优缺点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发展自己的语言技能与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精深的文化底蕴,从根本上树立作为一位炎黄子孙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归属感。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根据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避免将公共外语教学完全工具化,使学生忽略英语语言与其自身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链接。否则,公共外语课堂则沦为了工具课堂,失去了重要的育人功能与文化传播功能。
其次,公共外语教学的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当前的网络与多媒体的丰富资源和便利条件,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与路径,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造性与创新性地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和辨析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同一性、差异性以及未来的融合性,不仅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课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所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最重要的是,达到了优秀传统文化“无声浸润”的实际效果与长期效应。
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不仅是人类的精神导向,而且是人类内心世界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从中国“网红”李子柒走出国门,到各种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人民真正看到了中国,认识和了解了中国。例如,中国各种网络文学被翻译在国外网站上,中国的各种电视剧、电影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与元素被翻译为英语后引进至国外,受到极大的欢迎与追捧。一方面,说明中国的优秀文化与特色元素的确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与认同,也使国人看到:中国不仅需要引进来,更需要的是走出去。另一方面,人类的共情与共鸣不仅需要以语言为基础,更需要文化为依托。因此,正面、积极且有效的语言与文化的传播,无论是对我国经济的引进来与文化的走出去,都是十分重要且不容小觑的。只有搭建好“共鸣的桥”,才能走好“共情的路”,最终完成“共赢的局”。
因此,各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的需要与号召,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的优势资源,紧跟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时代需求,构建一个多元、动态的公共外语教学体系与教学系统,通过在公共外语课堂上构建中英两种文化的双向共生性发展,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的培养体系,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与经济繁荣培养出语言技能过硬、文化取向端正、思想健全、心理健康、行为正派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使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精气神,真正代表中华民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诠释中国精神,展现中华风采。
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与人文情怀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继续发展与壮大的根基与血脉。因而,只有坚持本国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此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特色的过程中,大学公共外语课堂教学责无旁贷,公共外语教学当中的“中英文化导入与融合”更不是一纸空谈,需要各部门加强合作,教师与学生个人积极响应、融合,不断借助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提升自我,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大学生学习中英文化与语言的有效路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个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