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育”课程群建设的实施与探究

2020-11-25 11:43王雅娟
名师在线 2020年8期
关键词:食育教师应饮食

王雅娟

(江苏省海门开发区幼儿园,江苏海门 226103)

引 言

“食育”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养生学家石冢左玄所提出,具体而言,是指以食品、食物等饮食类物品为媒介,展开面向幼儿的动作、语言、情感、品质、认知、审美、想象、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培养教育的一种创新性教育方式[1]。幼儿园“食育”课程群,即围绕“食育”这一主题,将与之相关的或者具有相同目的性的各门课程组织编排集群在一起,然后以这一集群作为教学内容对幼儿展开系统性教学,帮助幼儿建构起对食物和饮食的全面了解,促使幼儿充分认识食物类型及食物营养,帮助幼儿形成感恩和珍惜食物的美好品格及良好饮食习惯,并锻炼幼儿的发散性艺术想象能力与动手能力,最终使幼儿尊重劳动,成为饮食文化的传承者。“食育”课程群兼具生活性、趣味性及实践性,有利于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认识“食育”课程群建设的重要价值,并采取有效策略促进“食育”课程群建设。

一、幼儿园建设“食育”课程群的重要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改善幼儿的营养状况

营养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而言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2]。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从总体上看,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所摄入的能量、脂肪及蛋白偏高,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偏低,因此营养均衡遭到破坏,导致幼儿营养状况不佳。幼儿园通过建设食育课程群,并以此为基础对幼儿展开食育教育,增进幼儿自身及幼儿家长对不同种类食物营养价值及营养均衡重要性的了解,有利于改善幼儿营养状况。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与习惯

学龄前是幼儿饮食行为与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3]。相关研究表明,在此时期经常吃的食物能够在大脑皮层的食物中枢中占据兴奋优势,因而当幼儿长大后,会优先选择能够使自己感到兴奋的食物,饮食习惯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幼儿园建设食育课程群,能够有效调节幼儿饮食结构,帮助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饮食行为与习惯,有效避免幼儿出现营养不良及肥胖等由不健康饮食习惯而引起的负面情况,促使幼儿走上身心健康发展之路。

二、幼儿园有效“食育”课程群建设与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融入生活实际内容,增强课程生活气息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食物与饮食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因而幼儿园在建设食育课程群时,教师必须将“回归生活”作为重要的指导理念,重视在课程群开发及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活实际,并将其作为教学素材,以此增强课程群的生活气息,提高“食育”课程群的可行性、生动性与趣味性,进而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幼儿园可将“食育”与幼儿的一日活动结合起来,在幼儿的一日三餐及学习、户外活动中开展“食育”。如在幼儿进行户外运动时,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小朋友们之所以能够进行运动,是因为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充沛的能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生活性“食育”课程实践活动,如教师可以结合种植园开展“小园丁”活动,让幼儿认识各类果蔬、各类农具,并带领幼儿亲身体验农业劳作,以此有效培养幼儿珍惜与热爱食物及尊重劳动的美好品格。

(二)全面整合食育资源,打造特色园本课程

“食育”课程群建设要求幼儿园将已有的食育知识全方位地整合起来,合零为整,使幼儿能够接受系统的食育课程,帮助幼儿建构关于食物的完善知识体系,以此拓展幼儿视野、丰富幼儿饮食文化积淀,并将幼儿培养成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时代继承者[4]。为此,幼儿园需对食育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与分门别类的梳理。教师应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按照食品基础知识、健康饮食习惯、食物种植烹饪、饮食自我服务、饮食文化审美启蒙、食物相关艺术想象这六个类别整理所搜集的资料,开发不同的食育课程,有效确保“食育”课程群的系统性与完备性。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结合本园办学理念及幼儿实际情况对资料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与改编,从而打造特色园本“食育”课程群。

(三)创设食育教育环境,营造食育教育氛围

环境对于幼儿而言,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为有效实施食育课程群,幼儿园必须积极创设食育教育环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食育参与氛围[5]。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与食物相关的实物,如不同食物的卡通形象招贴画(水果、蔬菜、肉类等)、与健康饮食和饮食文化相关的标语或名人名言(如“民以食为天”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手段,为幼儿播放饮食和饮食文化的动画片和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等),以此提高幼儿参与食育课程群学习的兴趣。除在幼儿园中创设相关食育教育环境外,幼儿园教师应将幼儿家长充分调动起来,让家长在家中也为幼儿创设与幼儿园相适应的食育环境,从而形成家园协同配合效应,有效增强“食育”课程群教学实效性。

(四)设计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幼儿主动参与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一切幼儿教育活动都应该将幼儿作为中心,推动幼儿通过实践主动学习。为此,教师应重视设计开展与“食育”课程群相配套的实践活动,为幼儿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幼儿在观察、提问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关于“食育”课程群教学内容的知识,充分增强幼儿的主体性与积极性[6]。教师需根据本园幼儿实际情况选择活动形式与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开展生活类实践活动与游戏类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本地农家乐参观学习农民的劳动过程,观察各类农作物,并在幼儿观察农作物的过程中向幼儿讲解相关的食育课程知识,如在幼儿观察西红柿时告诉幼儿西红柿的营养价值,以及多吃西红柿对身体发育的好处等,以此加深幼儿对食物的了解。再如,教师可以开展“食物分类”游戏,将不同食物的卡通图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结合所学关于食物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它们合理分类,如分成肉类、水果、蔬菜等,谁先完成正确分类,谁就能获得教师的奖励,以此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五)增强教师综合素质,强化“食育”指导能力

食育课程群实施对教师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一方面,幼儿园应积极展开面向教师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掌握最新“食育”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此强化教师的“食育”指导能力,确保教师“食育”课程群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增强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及责任意识,注意推动幼儿园教师主动接触和学习“食育”相关知识,同时在“食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持悉心与耐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切实通过“食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六)提高家长参与意识,促进家园协同合作

如果只将“食育”局限于课堂和幼儿园中,那么教师将无法充分保障“食育”的生活性,无法有效促使幼儿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中去。为此,教师应提高幼儿家长参与食育的意识,将幼儿家长这一重要幼儿教育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应与幼儿家长展开深度沟通与交流,使幼儿家长充分理解“食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促使家长在家中采取与幼儿园“食育”课程教学相适应的措施。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将营养均衡的食谱传授给幼儿家长,保证幼儿在假期同样拥有健康饮食,以此避免幼儿在假期因暴饮暴食或摄入垃圾食品等不健康饮食行为对“食育”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绘制食物卡通画,并让家长在幼儿绘制完成后考查幼儿对所绘制食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给予幼儿全面评价

“食育”课程群对于幼儿而言,属于比较新鲜的学习内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不适应之处。为此,教师应注意在幼儿参与“食育”课程群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应用激励手段,增强幼儿学习食物知识和饮食文化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应提高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关注力度,重视将量化评价方式和质性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既组织幼儿参与统一的食育课程考试,让幼儿获得分数这一量化评价,又注重结合幼儿的学习过程给予幼儿评语这一质性评价,以此给予幼儿全面评价。

结 语

总而言之,“‘食育’乃幼儿教育之本”,幼儿园必须充分认识建设食育课程群在改善幼儿营养状况、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食育内容融入课程群之中,将分散的食育知识和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性课程,营造良好环境与氛围,提高教师指导“食育”的能力及增强家长参与“食育”的意识,构建幼儿“食育”合力,并完善“食育”课程群考核评价,注意适度激励幼儿,给予幼儿多元全面的评价,从而切实增强建设与实施“食育”课程群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食育教师应饮食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