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丽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小学 广东 中山 528400)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知识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阅读教学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接受更为广泛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素质,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学生阅读教学的培养,进一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到快乐阅读,构建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快乐阅读的意义也不相同,每个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决定了快乐阅读的程度。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常常采用的读课文背生词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但是这样的方式往往比较枯燥乏味,会逐渐降低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活跃的参与到语文阅读当中,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创新,充分的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进而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如此,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逐步的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进而让学生在不断的进行阅读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以便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进而在阅读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阅读快乐,充分的提高小学语文快乐阅读的效率。
2.1 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进一步实现由阅读教学的目标,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没有发挥好,或者是运用失当,一味的依赖网络学习的方式,这样也会大大降低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必须充分的引导和监督学生进行语文阅读,采用网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之前,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分组对阅读的文章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收集一些与文章有关的写作背景或者是作者的资料等等,然后再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找到答案,进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浏览相关图片的方式,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心理,进一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让学生经过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进而通过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将自己的答案进行完善和修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以便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
2.2 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效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对于推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以及了解与学习有关的其他事物具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创新,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当中。但是,在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很少重视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仅仅通过枯燥乏味的课堂讲学的方式,让学生反复了阅读文章内容,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改进,也就很难让学生深入走进课堂阅读教学当中,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有效的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采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方法,充分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变得更加的丰富和有趣,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阅读教学不再那么枯燥乏味,通过这种方式,也有效地创建的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阅读氛围,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美妙。
例如,在九寨沟这一课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有效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方式,在网上寻找一些与九寨沟有关的图片,视频或者是动画,引导学生欣赏九寨沟的美景。不仅如此,在播放这些图片视频的时候,还可以结合一些歌曲的旋律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到九寨沟的风情,在观看完这些视频和图片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些歌曲和图片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充分了解和感受。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的方式,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感受,充分的带领学生融入到课文阅读当中,进一步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参与热情,而且对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得课堂教学不再那么的枯燥乏味,提高了课堂阅读的良好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处于一种轻松活跃的阅读范围当中,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真正的感受到九寨沟的美丽,进一步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进行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3 拓展教学的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由于资源的有限,学生仅仅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内容了解到相关的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上也是一个限制,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对于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与课堂阅读教学结合的方式,将课本上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采用网络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观看,促进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课堂上的内容和网络上收集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然后将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采用网络的方式,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呈现给学生进行观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
例如,在特殊的葬礼这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并不能够让学生认真的理解和明白课文当中的内容,而且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够深刻的体会到瀑布在以前和现在的变化和区别,但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将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收集各种各样关于赛特凯达斯瀑布的图片或者是视频,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生动的动画方式,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当中,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者是图片的方式,深刻的理解到关于瀑布的雄伟以及如今消亡,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引导学生将课文的内容进行对比,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课文当中的内容,理解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2.4 增加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量。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如果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并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当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内认真的学习,然后在课外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寻找一些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当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讲述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耳机,对课文的录音进行反复的聆听和感受,然后在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之后,反复的对课文进行朗读和复述。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刻的讲授,然后在课外采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文章,促进学生知识的扩展,体会到课本之外的内容,进一步对课本当中人物的形象进行感悟和理解,有效的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3]。
2.5 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学习的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相互的交流,将课堂上自己想要表述的观点,通过网络的方式与同学进行交换意见,理解每位同学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在《愚公移山》这一课文当中,有的同学对于愚公的做法是支持的,理解到愚公是能够坚持不懈的;但是有的学生就会认为愚公在宜山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甚至会破坏生态环境,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正方为一组,反方为一组,在网络上组织学生进行观点的辩论,而且通过这种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随时的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其他的同学进行思考和理解,而且在讨论的过程当中进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改正和完善。通过这种方式,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能够客观看待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从而在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当中,充分的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促进自身整体阅读素养的提高[4]。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充分的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线下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讲解,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在线上通过网上查阅资料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为学生以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能够快乐的进行语文阅读,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提高,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