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婧
翻译活动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交际过程。翻译的实质是译者用译语传达原作的文化信息,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和文化交流。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肖平、杨金萍通过对翻译名称的历史源出和演变的分析,回顾了中国翻译发展的历史;结合对西方学界替换说、转换说、改变说、解释说、关联说等代表性界说的描述,综合梳理了古今中外对于翻译实质的界定。在综合梳理的基础上,两位作者指出翻译的实质不在于传统意义上“转换”“变换”“解释”等,而在于建构两种语言之间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创造性以及符号转换性的行为,因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综合性行为。如何正确理解翻译的这五个特性,并且将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运用到翻译活动中,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翻译不仅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一种跨文化、跨社会、跨历史,具有转换性以及创造性的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在这一涉及翻译文化特性以及社会特性的过程中会存在翻译的符号转换性、创造性以及历史性。首先,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就是说,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并不是完全自足的封闭体系,它还要与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实践保持一致,为了得到目的语文化的认可,必须适应当时的社会语境。其次,任何翻译都是有一定社会目的或是要实现一定的社会功能,译文忠实与否往往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还要考虑译入语与源语在语言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翻译活动旨在满足人类思想文化交流的需要,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它还要经受社会事实的考验。因为,翻译并非独立于社会,而是服务于社会,它的动力来自某个社会集团的共同兴趣。译者的职责不仅仅是进行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还同时肩负有创造历史的使命。从这一点看,翻译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创造性,即在翻译进程中有译者的主观能动的参与。最后,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行为,还是语言与符号间的过渡。翻译是人类出于交际的目的而进行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转换行为。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创造性以及符号转换性五种特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译者对翻译这五种基本特性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翻译作品的质量。
翻译根源于人类交流文化、传播文明的需要,翻译活动只有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重视语言的产生、使用等的社会环境,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社会行为。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实现彼此交流、彼此了解的绝佳途径。首先,人们本身的交流具有社会性,因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无时无刻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人的行为也在影响着社会。其次,人们互相交流和沟通时使用的语言也是具有社会性的。人们使用语言不光是为了交流思想或者是作为思维的工具,它还是社会活动本身。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社会的依存,没有它,我们会生活在一个与社会隔绝、与外界失联的世界里,而翻译,这一可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实现互相交流的媒介,是社会团体大一统的纽带。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社会属性。
汉语传统文化中关于身后世界的“奈何桥”,对于讲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会毫无联想;而英语中的Eden(伊甸园)对于讲汉语的芸芸众生也不会产生一种令人无限向往的幸福感。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孔子会说英语,他一定会提到万能的主——God(上帝),而不会只谈“天人合一”的观点。由此看来,译者在进行汉英这一活动时,都必须清楚地理解使用它的那个社会背景。例如对一首诗的理解,不仅仅涉及对诗中每一个字平常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涉及对诗中字句所反映的那个语言社区生活的全部理解,它的深层含义是那个社会的社会行为。
翻译是为了克服交流困难而出现的,交流与文化层面是联系十分紧密的,翻译活动必然会受到文化语境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每种文化是在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人文历史、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背景因素下慢慢积淀而成。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不同的文化会因其自己形成的背景环境不同而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个性,这种文化差异会给各自的文化载体——语言留下印记。而翻译,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实现互相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是联系不同民族、文化的强大精神纽带。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所从属的文化背景。
每一种语言都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一致性。因此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活动,更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移植活动,翻译所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译者不仅必须掌握两种语言,还必须熟悉两种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及文化遗产,要把这些宝贵的东西介绍给世界也是一项浩大的文明传播工程。许多华夏独一无二的文化积累,译者在翻译时要格外注意。如开门七件事(seven daily needs of households) 是指 fuel、rice、oil、salt、soy sauce、vinegar和 tea,还有“三教九流”可以译成 people of all sorts,people of different social origins and backgrounds。但何为“三教”?何为“九流”?“三教”指的是儒教(Confucianism)、道教(Daoism)、佛教(Buddhism)。 而“九流”(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s)指的是儒家(the Confucians)、道家(the Taoists)、阴阳家(the Yin-Yang)、法家(the Legalists)、名家(the Logicians)、墨家(the Mohists)、纵横家(the Political Strategists)、杂家(the Eclectics)和农家(the Agriculturalists)。 不同国家都有其独特历史内涵及地域特色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一定要深入探究文化底蕴,完整地再现源语言文化中的特定内涵,促进文化的有效融合。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或是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尽管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但它实际上却属于符号学的一种,是一种符号活动并且解释符号、研究符号系统结构和意义的过程。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属于符号学,语言学的问题就是符号学的问题,要发现语言学的本质,就需要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符号学有三大分支:语义学、句法学和语用学。语义学是指符号与其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指称意义。指称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它所指的事物、现象、行为等之间的关系,如:boy(男孩)、jump(跳跃)等,但通常情况下,指称意义与字面意义是不对等的,如:汉语中“八五折”翻译为英语为“15 percent discount”,而不是“85 percent discount”。又如汉语中的“棘手之事”翻译成英语是hot potato,这与其字面意思“烫手的山芋”是不符的。语用学是指符号使用者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具有语用意义。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意义。句法学是指同一符号体系内部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具有言内意义。言内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意义。在翻译中,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分别进行这三个层次(指称意义、语用意义、言内意义)的理解,将原语的所指理解传达,并且将其传载的多种信息传达到译语中,这样才能把原语的意义以及风格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翻译作为一种行为是人类出于交际目的而进行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转换。所以,正确理解翻译的符号转换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翻译工作,扩大翻译视野,让译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翻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且最终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和复制,也不能凭借译者的主观想象,而是在忠实原作基础上的一项艰苦复杂的再创造,没有创造性,就没有原作内容、风格、意境的再现。翻译进程中需要有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所谓主观能动性就是指译者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多种表达方法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表现方式去再现原作的内容及风格、神态和意境。翻译是种语言活动,也是文化领域的活动,各个民族在其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环境里创造出来的文化各有差异,把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文字翻译出来,供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交流与传播,是翻译的基本功能与任务,也是翻译之创造所在。
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译者在进行汉译英翻译时必须要按照英语国家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调整结构,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以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如在转换修辞方式这方面,各类文体作品中的修辞形式是作者描述事物、阐述事理、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的有效手段。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两种语言特有的表达形式,而不同的语言形式必然拥有不同的修辞方式和特点,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有时必须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审美情趣,对原文的修辞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译文能更好地被译语国家的人接受。如:将“The sun sets regularly on the Union Jack these days,but never on the English language”翻译成汉语时,译者要运用转喻的修辞方式,将“the Union Jack(英国国旗)”译为“英国”,根据背景知识去调整转喻的修辞方式,将“The sun sets regularly on the Union Jack”翻译为“英国已不再是个日不落的国家”。译句准确到位,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而不做调整,则很难表达出原句中隐含的追忆往昔的感叹之情。
翻译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在不同阶段,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和定义都不同,译者的译稿水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进步的。译者不是处于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通过经验观察和发展的人。由此,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具有历史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历史性体现为译者所处的时代发展与历史发展水平。译者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其对文本进行解读也是不同的,每位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都会考虑到不同的历史背景,都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
译者对于翻译作品的解读会受到历史性问题的推动,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读者对同一本译作的接受能力是处于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情景变化中的,因为语言处于不断变化中,读者也会受到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翻译就需要重塑民族信心,实现独立自强的民族身份诉求。这种历史条件决定了翻译关注译作的可能性,因此译者难免会对作品进行适当的修改。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外国文化作品的大量涌入,国人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西方文化,因此,在翻译上就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尊重与欣赏,而非先前的一味排斥。基于这样的历史环境,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特定历史背景与语境下特定的读者来灵活传译。
翻译活动作为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社会行为,必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英汉翻译活动不仅反映的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显示的是隐藏在两种语言内部的社会、文化、历史,符号转换、创造性的转换。在翻译进程中,译者要时刻从历史与社会视角出发,认识到翻译的本质是以实现文化交流与沟通为目的,以符号转换为手段,并且在翻译进程中加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创造性。译者应当选择合适的视角,从合理的研究角度出发,并且充分利用翻译理论与其他学科,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为翻译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锦上添花。英汉译者,只有正确把握了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并且将它们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英汉两种语言间翻译工作的融会贯通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