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依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400)
在小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时注意到幼儿的德育发展状况,并针对幼儿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本文主要对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德育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分三个部分对其进行阐述,首先阐述了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德育教育发展因素进行了具体探究,最后总结应对措施。
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属于学前教育阶段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幼儿处于模仿时期,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印在幼儿脑海中,幼儿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家庭教育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也会影响到其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对幼儿未来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与家长应认识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做到对幼儿负责[1]。
研究表明,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会受到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长期与父母家人待在一起,在面对幼儿园新的环境时会下意识害怕,会心理敏感。
首先,由于在家一直被宠爱,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受到很多限制,在面对幼儿园小班教学的时间作息等多方面的限制时,部分幼儿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这些因素都会使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导致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德育教育的开展存在很大难度。
其次,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还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而且习惯用具体形象观察周围事物,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由于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缺乏一定的思维辨别能力,有时无法理解新鲜事物的真正意义,经常会盲目模仿网络红人或周围人的行为习惯和言辞习惯,在德育教育中无意识地犯错。
最后,由于幼儿的认知心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幼儿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事物存在很大的认知差异,在学习德育知识时会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到位,致使实际学习缺乏目的性,使德育教育达不到相应的教育效果[2]。
除幼儿内部影响因素外,学前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外部因素。笔者主要从社会因素、教育机构因素、家庭因素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幼儿德育教育的外部影响因素。
其一,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德育教育发展会受到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影响。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内容不断丰富,且种类增多,幼儿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信息的影响。当接触到不良信息时,幼儿无法明辨是非,从而使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受到制约。
其二,学前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幼儿园教育会帮助幼儿学到最佳、最适合的知识,起着开阔幼儿视野的作用,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引导者,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德育发展,也会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受到德育教育,幼儿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进行全面化渗透教育,将幼儿的德育教育做到位,做到对幼儿情绪等多方面变化高度敏感,并通过对幼儿的日常表现来准确判断其情绪变化,积极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做到针对化教育。行为习惯及教育方法较好的教师会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遇到教育方法不恰当的教师,幼儿就会模仿学习幼儿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起到阻碍作用[3]。因此,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其三,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还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家长所扮演的角色是教师命令的执行者,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命令,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一味地听取教师的意见。然而,很多时候,教师的命令和建议只是针对幼儿在园的基本情况,并没有考虑到幼儿在家中的情况,所以家长不经思考而一味执行教师的命令,可能会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很多幼儿家长坚信自身幼儿时期接受到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认为传统幼儿教育方式是最适合幼儿成长的方式。而幼儿教育机构或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属于较为先进且较新颖的教育方式,并不认同家长所持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这就导致双方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双方教育观念的差异会使家长呈现较为消极的配合状态,不利于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4]。
总而言之,对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德育教育发展的因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因素不仅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还会对幼儿的未来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德育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幼儿内部影响因素及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含社会因素、教育机构因素、家庭因素等。因此,要进行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