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桂芝
(山东省青岛永安路小学,山东青岛 266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自学能力成为学生能否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本文探究了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也进行了革新,除线下实地的课堂教学模式外,内容充实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网课素材成了教师教授新知的重要补充[1]。然而,在网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远,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的互动性大大减弱。而由于转变了学习环境,学生难免分心,加上没有了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在网课教学中,相较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成了师生间能否有效交流,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学习态度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学习进度的梯度化分布: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能够更加及时地得到教师的讲解和解惑,获得不错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懈怠的学生因为缺乏主动性,甚至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成绩会越来越差。
上述问题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提交的作业中均有体现。通过评估、整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当堂完成作业情况远好于家庭作业及假期作业,教师可知适当的监督和及时的回馈是帮助学生规范学习态度、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因此,网课教学欠缺的直接监督功能,让学生陷入了自主学习的选择中。自学能力的强弱成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分水岭。
归根结底,网课教学中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薄弱,缺乏语文核心素养。自学能力是指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本文中主要指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意识及独立完成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具体来说,语文自学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言:“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可见,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不只体现了学生自身的素质,更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树立学生自学自信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始终明确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在课堂教学前,总会留出几分钟,供学生熟悉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临近课堂尾声时,仍旧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做知识梳理;最后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学自信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创设条件,激活他们的自学意识,通过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方式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就是教授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再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灵活应用。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时,教师应设置学生自学和作业环节,尤其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1.课程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其内容应包括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述、对故事内涵的理解,结合故事体会人物情绪和动作,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表演。
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本、课外书、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了解历史人物故事,并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扫清生字词障碍,把有疑问的内容标记出来,等待教师的讲解。同时学生可以初步选定历史人物故事,厘清语言逻辑,为故事的讲述做准备。
授课过程。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主讲、教师点评”的教学方式,先鼓励学生讲述故事,再逐一对学生进行点评,表扬其优点,补充其不足,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作业环节。教师可以设置多样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首先让学生再次完善自己讲的故事,然后让学生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动作,并模仿人物表演,最后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背景,拓展自主学习的宽度。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提问和表演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做好预习,如熟悉课文、记录问题,并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适应这种学习步骤,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学习习惯。一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即引导学生通过批注、画圈、画线等方式记笔记。二是课后做笔记的习惯,可让学生在课本上直接标注,在书中或练习册中夹笔记卡片等。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长期坚持复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极为有利。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当务之急,且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根本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塑造。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不断结合信息技术等新元素的今天,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是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最为直观的展现。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