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融合发展:逻辑关联、实然境况与路径选择

2020-11-25 03:52刘冬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一带一带一路

刘冬磊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建设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走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国际区域合作模式[1]。六年来,作为当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2]。中国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体育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体育发展重心转移和时代进步,我国体育事业逐步走向繁荣,中国体育文化逐渐衍生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体育文化,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与了解。

“一带一路”合作中,民心相同是推动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多领域合作的重要助力,加强各国文化交流则是民心相通工程的重中之重。体育具有跨越语言、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的社会属性,体育文化交流已成为民心相通工程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由来已久,但由于现代体育的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体育价值观受到西方的“垄断”对外交流步履维艰,迫切需要一个恰当的国际平台“站稳脚跟”,“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以“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为机遇,加强我国体育文化在沿线国家的交流,将成就“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双赢局面。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融合发展的契机与挑战,提升我国体育文化在沿线国家传播交流的实际效能,论证“一带一路”与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加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

1.1 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开路先锋

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搭建友谊合作之桥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3]。中华文化的国际交流对我国持续稳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民族自信,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文化也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审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与重大机遇。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的友谊与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有着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特征,较为著名的有东亚儒家文明、南亚印度文明、西亚两河文明、欧洲地中海文明、非洲埃及文明、美洲印加文明等等,不同文明间存在的文化壁垒阻碍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因此,我国提出将民心相通定义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合作内容之一,旨在推动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使之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增进各国间的理解与互信,通过民心相通夯实各国合作的民意基础,为各国交流搭建一个稳固的桥梁。以理念认同带动行业协同,凝聚发展共识,寻求互利共赢,为构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相互尊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集聚力量。

1.2 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为后人留下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我国古代体育自夏商周时期开始萌发,频繁的战争促使军事体育的兴起,“六艺”中的射和御就属于早期体育的部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体育形式开始出现,例如:跑步、蹴鞠、投壶、拔河等[4]。 体育文化节日也相继出现,例如重阳节登高、踩高跷等活动。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使体育文化也形成多家流派,例如儒家以“礼”、“仁”为核心思想的体育思想;道家认为体育的主要社会功效在于保健养生,顺应自然;墨家认为要理解生命与运动的关系,揭示了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的原则。秦汉以后,体育活动逐渐丰富,踢毽子、抖空竹、跳绳、跑旱船等活动增多,儒家与道家的体育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儒家更加注重德行与“武”的相互作用,提倡文武兼备,并且融合了道家思想,认为养生是体育的最终目标与归宿。与此同时,佛教传入中国,武术在佛教文化中兴盛,提出“禅武”结合,使身体活动追求内心平静为最终目的,这与西方的竞争精神形成强烈反差。阴阳家在这一时期提出太极的观点,出现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等武术种类。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体育思想的发展,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极大影响,更加注重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素养,体育以社会和谐为根本要义,追求大同世界的理想观[5]。

进入近现代,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了激烈的碰撞,在吸收中西方体育思想精华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促进中国体育健康发展的现代体育文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育思想体系,使我国体育文化历久弥新。例如蔡元培提出的强身健体、教育、休闲娱乐、军事的四大功能,毛泽东的“体育于吾实占第一”,马约翰的终身体育思想,吴蕴瑞的自然体育思想等[6]。现代奥运赛场上永不服输的女排精神、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等等,逐渐形成“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7]。我国体育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始终是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3 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往的多层次意义

1.3.1 体育强国建设是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内生动力

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从毛泽东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邓小平的“以后要做东亚强人”,体育强国建设始终是新中国一直贯彻执行的重要举措,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83年,在国务院转批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事业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中,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体育强国概念。北京奥运会后, 胡锦涛同志提出我国要“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伟大战略目标,再次提出了“体育强国”概念[8]。体育强国建设不仅需要过硬的竞技体育、发达的体育产业以及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作为目标引领,同时也需要极具活力的优秀体育文化作为支撑。体育文化欠发达国家不可能建设体育强国,也不可能建成体育强国[9]。没有属于自己文化内核的体育文化体系,体育强国建设无异于空中楼阁。提升我国体育国际影响力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强国,推动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将为我国的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内生动力。

1.3.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

“软实力”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他认为美国的价值观、文化、生活习俗是最有利的武器而非坚船利炮。进入新世纪,文化认同在政治博弈与综合国力较量中举足轻重。随着体育的国际影响力日益突出,体育文化软实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传统文化、体育外交、体育国际话语权等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让传统文化走出去,使体育外交有载体,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形象具有综合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与国际地位。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既取决于军事、经济、政治等硬实力的强大,还取决于一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10]。体育文化隶属国家上层建筑,建立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基础之上。体育形象如同国家形象的窗口,透过窗口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政治主张、管理水平、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11]。因此,我们要积极完善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拓宽传播渠道,使中国形象更加立体,内涵更加丰富。

1.3.3 推动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将反哺我国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推动我国优秀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必将反哺自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不同的文明会带给人们不同的精神体验与美的享受,我国优秀体育文化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孕育与新时代飞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气质。当中国优秀体育文化传入海外,必将带来更大规模的受众人群与更高规格的地域影响力,无形中扩大我国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基础,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带来新的发展。文化“走出去”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一体化迅速蔓延的重大决择, 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12]。当我国体育文化在国际上遍地开花之时,追本溯源,也必将带动国内体育文化的兴盛与繁荣。

1.3.4 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

发展体育产业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13]。我国体育产业的腾飞有目共睹,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增加值为7811亿元。总产出比2016年增长15.7%,增加值增长20.6%,以绝对优势跑赢我国GDP增速。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开展,体育产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例如李宁频繁亮相国际时装周,安踏、特步签约NBA球星,中国众多体育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等事件,无一不彰显我国体育产业进军国际的雄心壮志。但在此过程中,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应受到格外重视,甚至应当作为大军未动之时的“粮草”,预先谋划,提早进场。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当目标区域中的大众群体了解与接受中国体育文化,才会更加容易接纳中国体育企业与体育产品,有效地避免相关企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2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辩证关系:互为助力,相辅相成

“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体育文化的交流发展相辅相成,从二者的根本目的上看,都在积极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为中国今后更加长远的和平发展排除困难。从二者的产生意义上看,都是充当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拓宽中外交流的渠道。从二者的实施路径上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文交流作为主攻方向之一,注定二者在具体操作中具有相似性。从二者的战略层面上讲,其最具影响力的推动者为中央级政府,战略高度基本一致,二者有其共同之处却并非包含关系,因此可以看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1 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序开展

体育文化国际交流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相通具有高度契合性,基于各种历史渊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和创新发展中亦有某种天然的亲和力[14]。通过体育文化交流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体育人文交流水平,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政治互信。体育文化交流的形式多样,例如赛事活动、特色项目演出、体育培训、文献出版等等,进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体系的丰富与发展。体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越国界和种族的特质,体育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人文外交开辟新路径,提供新的载体。优秀的体育文化其本身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推动体育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有利于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文化可以作为经济的“开路先锋”,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会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体育交流,带动我国体育相关产业甚至相关行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快速发展。

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一带一路”始于经贸,拓展于文化[15],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战略之举, 能够促进沿线各国的相融相近[16]。“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国际上的认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7]。借用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记,使“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沿线各国在民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民心相通作为重点建设目标之一,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起点,以点带面,可撬动中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占据着世界的绝对主导地位,体育文化领域亦是如此,西方体育思想占据着世界体育思想的主流,中国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阻力较大。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到历史因素的限制,并未站立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度相对较低,有利于中国体育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为中国体育文化国际化传播提供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

3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融合发展的实然境况

3.1 体育文化交流体制机制缺失

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组织机制的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运作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完整的传播体系与传播渠道尚未成熟,主动传播的意识较差,相关专业人才稀缺,难以在国际传播领域成功运作出自身的体育文化品牌和特色[18]。当前我国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主要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导,社会力量未能有效调动,与其他文化对外传播平台的合作频次较少。总体上讲,体育文化交流机制长期缺失,平台化运作任重道远。

3.2 国家间文化差异复杂多样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贯穿欧亚大陆,国家众多,横跨儒家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罗马文明、希腊文明、两河文明等等。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间的差异甚至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再加上从前我国相对缺乏与沿线国家交流宣传的意识[19],各国对于中国文化理解不深,其文化对立属性对“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体育文化在本地区传播将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理解、认同与包容是“一带一路”建设与体育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应当引起重视。

3.3 体育文化交流易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干扰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村”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程度日益加深,各种组织、国家以及相关利益团体的各种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博弈,导致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显著提升[20],这也导致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更加容易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例如西方一些敌对国家或受其影响的对中国抱有敌意的一些沿线国家,对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疑虑与偏见,甚至个别国家叫嚣着“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所谓的中国“马歇尔主义”或“新殖民主义”[21]。还有一些国家的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恐怖活动、民粹主义、逆全球化、难民问题、反华势力等不利因素都是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定时炸弹”,使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受到严重干扰。

4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4.1 构建“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交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外体育人文交流,构建“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交流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倚重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和博大精深的精神家园,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独具特色,中国体育文化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中茁壮成长,鹤立鸡群,中国体育文化未来能够很好地承担起向世界讲解“中国故事”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媒体、孔子学院、文艺跨国表演、媒体报道等形式日益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且都可以成为体育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载体,通过资源整合,完善体育文化交流机制,促进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平台化发展。

4.2 积极打造“一带一路”赛事,推动赛事常态化、周期化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国际开放性,不对国家范围设置限制,原则上“一带一路”任何主权国家都可以参与进来[22]。体育文化无论是国际传播亦或是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都可以利用多渠道、多平台发展。但是一定不能忽视体育本体性载体——体育赛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体育赛事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23],既要发展立体化、多层次的体育文化传播体系,但也一定要清晰体育赛事在体育文化传播的根本性作用,其他形式均是“支干”。体育赛事对于体育文化传播具有直接性、全面性、易接受性、高影响性等特点。一场成功的体育赛事的举办,运动员的拼博精神、运动项目所折射出的运动理念、赛事理念、赛事建筑、赛事与各部门协同机制、赞助企业、赛事结束后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阶层人群的汇聚一堂都可以看到体育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一带一路”上的体育不再是一城一池的单一比赛[24]。将意义重大、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赛事常态化、周期化发展可将体育文化更大程度上进行传播,也将有力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的实施。

4.3 加强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组织机构建设,由上而下带动体育文化国际交流

在体育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将会涉及不同国别与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在各国各部门发挥自身职责的过程中协调一致,步调统一。就中国自身来讲,不仅要把加强体育文化走出去纳入到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与绩效管理,在机构、职能、培训、规范、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组织、规划[25],还要构建体育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共同参与,组建统筹推动体育文化对外发展的领导机制与完善监督机制。从“一带一路”范畴来看,中国要推动沿线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立涉及多方面的多边合作机制,通过论坛、智库等形式加强沟通交流,自上而下地推动中国体育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交流互鉴。

4.4 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发展要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

体育文化走出国门不能仅靠体育部门一家“独舞”,同时要站在文化角度与人文交流角度去思辨。在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在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平台中占据一席之地。现行机制中,中非合作论坛、博鳌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中俄、中南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都是推动体育文化交流发展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体育文化对外交流要与人文交流范畴内其他领域融合发展:卫生领域,体医融合是大趋势;文艺领域,体育媒体和体育文艺作品的质量与数量日益提升;教育领域,孔子学院在境外遍地开花,体育文化教育大有可为;旅游领域,“体育+旅游”已经成为融合发展的典范与排头兵。由此可见,体育与其他领域互动融合可以产生良好的双向互动,获得双赢。

4.5 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体育品牌建设

体育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加强中国体育企业的品牌建设也是其重要的策略之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要丰富和拓展人文交流的内涵与领域,打造人文交流国际知名品牌。在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中,国外体育企业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例如美国NBA联盟,其名人堂制度、球衣退役制度、球星包装、NBA中国行等等一系列措施,其实质在于输出其典型的美国体育文化。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要利用好体育企业品牌文化建设这一重要载体。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体育建筑型企业、体育赛事运营企业、体育培训企业、体育中介企业等各种类型的体育产业范畴内的企业主体,要精准定位,建立品牌文化,注重企业文化与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融合,形成中国独具文化特色的体育产业国际形象,以企业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传播与发扬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内涵。

5 结语

中国优秀体育文化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实支撑,在悠久丰厚的文化积淀中茁壮成长,代表着民族精神标识和文化价值符号,反映出中国独特的历史脉络与民族特点。“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整体建设与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双重基础,即使目前存在组织机制缺失、文化差异明显、不确定因素频发等现实问题,发展情况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只要我国根据现有情况,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在平台构建、赛事举办、机制创新、多元融合等方面积极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必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共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体育文化在积极走向国际,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以文化交流的方式加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认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一带一带一路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基于OBE理念的武术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关于强化高校国际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一带一路”上的手艺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大连召开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