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璐
摘 要:基层事业单位是履行社会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单位运营成效,内部控制更显其至关重要。本文着手于内部控制必要性,对基层事业单位内控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相关优化路径,以促进内控管理更加完善。
关键词:基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路径
一、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必要性
根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 试行) 》相关解释,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基层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在代理关系中,最终委托人是群众,履职涉及百姓民生,带有公益性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更多关注社会效益,应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范单位管理风险。
内部控制便是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防范的重要举措,从2017年内控体系合规性建立阶段,到2018年内控体系健全阶段,再到2019年内控体系信息化建设阶段,加之2019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内控建设要求随之逐年提高。但是,基层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较财政部要求仍有差距,规范性尚待提高。
二、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存在的问题
1.“大数据”环境下,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不健全
(1)单位重要部门之间缺乏数据共享机制。各部门无法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就可能导信息传递准确性降低,时效性弱化,重要指令下达不到位,信息反馈滞后等问题。
(2)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覆盖面不全。各业务不能及时基于相关制度更新进行系统改造升级,内部控制信息化未能真正互联互通。
(3)会计信息化水平不到位。财务核算方法更新不及时,简单认为运用电子记账就实现了会计信息化,无法利用大数据环境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2.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推动单位统一、科学、规范的配置资源,使得财务数据更加客观完整,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内部控制行之有效。
(1)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偏低,不能事前开展统筹规划和系统培训,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性不足,全员参与和配合程度不理想。
(2)预算执行效率不高。预算执行率直观反映出资金利用的效率,而在实际中基层事业单位更加注重预算的编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财政专项资金的到位与资金需支可能存在时间差,预算审批程序不完善;另一方面,预算执行缺少关键节点的相关数据分析,加之单位内部部门之间以及单位与上级单位之间信息沟通不到位,以致预算在实际执行中把控不够严格,降低原有效果。
(3)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不够。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信息获取不对等性,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可能造成预算资金具体使用缺乏动态监管。此外,绩效评价多流于形式,也会影响预算确切执行。
3.内部控制监管及风险评价机制不成熟
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作用,有效的监管和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尤为必要。首先,单位内部资料是由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在不同时期整理而成,不可避免存在重叠、脱节、甚至矛盾的现象,致使职责不清,甚至相互推诿。其次,外部政策的更新和增加也会造成单位内部制度和流程的滞后与缺失。而通过逐项梳理、对比寻找差异开展风险评价,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单位内部制度流程进行完善。但是,目前基层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管和风险评价工作与要求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监督管控工作覆盖面不全,导致监督管控只停留在初级和表层,力度相对薄弱,影响作用发挥。
(2)风险评价机制不能在大数据环境下及时更新和改进,风险评价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强,无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和分析,不能真正实现查缺补漏和风险防范。
(3)审计监督功能缺失或有限。单位机构设计不健全,内部审计部门高度独立性受限,外部管控频次相对较少,外加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审计无法全覆盖,监督有效性降低。
三、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优化路径建议
1.健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1)强化硬件及软件支撑。推进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在单位内部、外部的有效传达、沟通、共享,并对信息接收、利用、处置进行及时反馈。
(2)扩大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覆盖面。确保各业务板块能够及时基于相关制度进行系统改造升级,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模块之间互联互通。加强全员内部控制工作技术培训,熟知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
(3)规范财务核算和管理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建立各环节关键节点的信息化控制,以防止各个环节相互脱离。逐步将审计职能拓展应用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方面,部门职能在监督管理体系下正常发挥,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安全和数据信息的完整。
2.规范预算执行,加强执行监控
(1)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体系。基层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前期,应按照全员、全面、全方位原则进行统筹规划,依据单位既定发展规划和目标,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做到目标层层分解再逐项汇总,使预算更加科学和全面。此外,单位还应针对预算编制职员开展规范性培训,使得职员可以把握最新的法规和政策方向要求,并能运用先进的理论和专业技巧提升编制效率和前瞻性,为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2)规范预算执行,提高执行效率。预算执行是核心环节,首先应从意识和行动层面高度重视预算规范执行。预算批复下达后,应严格按照规定专款专用,保证资金审批和拨付手续齐全,避免资金随意使用、项目预算资金的挤占和挪用、套取项目资金以及超标准配置资产的情况,践行廉洁高效、透明管理理念。对于超预算、无预算支出申请,不予受理。如特殊情况需要增加预算,也应按要求履行追加预算审批程序,经审批后方可进行预算支出。另一方面,强化预算分析,对预算执行数据在关键节点进行阶段性分析,重点关注预算项目实现进度及趋势,项目执行是否与绩效目标相一致,执行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等,推进预算执行过程得到时时反馈,并依据评估结果予以纠偏,确保预算执行刚性。
(3)增强预算绩效监控。一方面,开展项目预算绩效日常运行监控,定期收集、审核、分析、评估绩效监控信息,对绩效自评开展抽查,研究建立績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保障数据信息公开透明,第一时间发现并分析预算执行中绩效目标偏离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并健全结果反馈与督促整改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绩效问责制度,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目标落实差距较大,以及重点评价结果为差的项目,要依规进行问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进一步完善预算资金管理。同时,年末做好数据清查和核对,对预算绩效开展全面评价,进一步查找预算执行中的漏洞,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进行有效快速整改,强化预算监管,为下期预算提供更为客观性的基本依据。
3.提升监管有效性,建立科学风险评价机制
(1)优化监督管理体系。监督管理更加全面和完整,确保内控监管业务层面完整包括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和合同业务六大模块,人员层面实现从上到下全员覆盖,真正落实审批权、采购权、保管权、使用权的分离,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定期轮岗制度,避免纸上谈兵现象,杜绝相互推诿责任,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有效性。
(2)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机制。一方面,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促成数据有效规整,保证基础数据完整准确,及时按照新政策、新规范、新要求对风险评估方法和机制进行更新和改进,尽早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将事后整改转变为积极的事前预判、预警和防控。另一方面,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辨别不同的风险类型并予以合理划分,结合定性定量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控制点,在重要节点处开展工作梳理与风险分析,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更为合理的指导。
(3)完善机构设置,强化内外部监督。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和工作小组,明确内部控制各职能部门,完善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对“三重一大”及其他重大事项需经领导班子集体研讨、专家组论证、专业技术咨询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后做出决定。另一方面,完善机构设置,充分认识审计和纪检的重要性,有条件的单位建议单独设立职能部门,保证审计工作高度独立,同时对审计工作进行相应考核,对审计人员进行有效约束,必要时借助外部监督对制度执行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核查,督促发现的问题完成及时和有效整改。
参考文献
1.覃丽.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发展趋势的反思.会计师,2020(01).
2.倪小平,汤风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趋势的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04).
3.孙希玲.会计信息化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财经界,2020(06).
4.金亮.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财会学习,2020(12).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