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疗效观察

2020-11-24 09:15中一东北国际医院有限公司110000曲子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肌纤维会阴盆底

中一东北国际医院有限公司(110000)曲子璎

妊娠分娩是女性特殊生理阶段,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明显影响,通常分娩后女性盆腔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容易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其预后生活,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母婴健康状况,而究其诱因与分娩方式存在一定关系,通常自然分娩会加重对盆底脏器的影响,剖宫产则可减轻上述影响,但是否通过剖宫产的选择来预防盆底障碍尚无定论[1]。目前临床重视此类疾病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等探究,主张明确分娩方式的具体影响,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以期改善患者疾病状态[2]。本文探究了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在中一东北国际医院分娩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意愿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61例。A组年龄23~48岁,平均(35.11±4.54)岁,孕周36~41周,平均(38.73±4.11)周;B组年龄22~49岁,平均(35.53±4.93)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3±4.34)周。本次研究经由院方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小,可比。

附表 两组产妇盆底肌恢复情况比较(±s,n=61)

附表 两组产妇盆底肌恢复情况比较(±s,n=61)

组别 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s) 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个)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A组 2.15±0.92 4.65±0.86 15.504 0.000 0.95±0.54 4.41±0.64 32.364 0.000 B组 2.21±0.88 4.51±0.32 19.184 0.000 0.98±0.78 4.37±0.91 22.091 0.000 t 0.368 1.192 - - 0.329 0.281 - -P 0.714 0.236 - - 0.743 0.779 - -

纳入标准:①单胎分娩产妇;②神志清楚且语言表达能力正常产妇;③对研究内容知情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签署同意书产妇。排除标准:①既往泌尿系统疾病产妇;②合并尿失禁病史或盆腔脏器脱垂史患者;③伴有肥胖史、糖尿病史、盆腔手术史或慢性便秘情况患者。

1.2 方法

1.2.1 监测方式 两组产妇产后均接受系统干预及监测,医护人员评估患者阴道壁恢复情况,监测子宫复旧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问题,做好详细统计记录工作。

1.2.2 康复治疗 ①盆底肌康复训练[3]:收缩肛门,产妇站立,维持肛门收缩上提,坚持5s,再放松肛门,反复训练10min,2次/d;臀桥练习,产妇屈膝仰卧在床上,脚面平贴床面,两脚间距离略大于肩部,双脚和背部支撑,臀部向上发力,将患者臀部顶起,坚持3~5s,随后缓慢、有控制还原,持续10min,1次/d;会阴收缩训练,练习前产妇排空膀胱,仰卧并深吸气,收缩肛门、会阴,持续3~5s,呼气并放松肛门、会阴,训练10min,持续训练4周。②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治疗[4],每两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20~30min,持续治疗10次,使用我院电刺激治疗仪,型号PHENIX USB 4,频率:10~100Hz,脉宽200~500μs,电刺激持续及间歇时间为20~50s,治疗时患者采取截石位,对工作电极进行消毒,置入阴道,治疗模式选择电刺激、生物反馈交替模式,由低频到高频循环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阴道前壁脱垂率、阴道后壁脱垂率、子宫脱垂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②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统计,比较产后1~2d、治疗后8周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4.0;计数资料:[n/(%)],行X2检验;计量资料:(±s),行t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对比 A组阴道前壁、阴道后壁脱垂率分别为11.48%、13.11%,均高于B组(1.64%、3.28%),P<0.05,A组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28%、4.92%,与B组的4.92%、6.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盆底肌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产妇治疗前Ⅰ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附表。

3 讨论

正常状态下,女性盆底组织能够维持盆腔脏器正常生理状态,并保证其功能正常发挥,但是在妊娠期间,受胚胎发育、胎儿成长等需求影响,盆底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且随着子宫不断增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对盆底造成牵拉,导致盆底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且此期间产妇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盆底结缔组织胶原代谢发生变化,使得盆底支撑作用变弱,分娩后易出现盆底脱垂情况[5]。

分娩方式的选择会对盆底肌状态产生重要影响,自然分娩时胎头挤压,互怼骨盆底造成直接性机械损伤,且分娩过程中盆底被拉长,加之会阴撕裂等情况作用,会导致肌力下降,盆底功能受损,而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会阴、膀胱位置改变较小,对盆底神经损伤较轻,但目前临床此方面研究尚存争议[6]。本次研究证实剖宫产能够降低阴道脱垂发生率,但对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预防无明显效果,与汤琼瑶等[7]研究结果一致。为了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临床主张开展康复治疗,治疗效果得到大量研究证实,且本次研究结果指出,对于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康复训练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利于患者产后康复。具体治疗综合应用了康复训练和电刺激疗法,通过训练刺激盆底肌群,增强筋膜张力,改善其功能状态,配合电刺激治疗强化对神经传导功能的刺激,增强肌肉弹性,并提升尿道闭合能力,更利于病情改善。

综上所述,分娩方式会影响产妇盆底功能情况,通常剖宫产可预防阴道下垂情况,但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妇子宫下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较小,而康复治疗利于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具体效果与分娩方式关系较小。

猜你喜欢
肌纤维会阴盆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猪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特性及影响猪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