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月城镇卫生院(515543)梁锐彬
环状混合痔是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总体病情严重。患者临床可表现出大便出血、痔核脱出,中后期患者可出现肛门坠胀、瘙痒、肿痛,严重的可引起继发贫血、大便困难等[1]。鉴于当前环状混合痔采取PPH治疗中对不同吻合高度研究较少,本文以我院2019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PPH治疗资料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9年1月~12月,研究对象: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吻合高度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3岁~65岁,平均(37.48±4.12)岁,痔疮等级:Ⅲ度15例、Ⅳ度25例。观察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4岁~64岁,平均(37.45±4.10)岁,痔疮等级:Ⅲ度17例、Ⅳ度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满足可比性(P>0.05),研究符合相关医学伦理要求,参加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患者均使用PPH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或腰麻,直肠、会阴消毒,肠道清理,利用无创钳翻转母痔肛周皮肤,直到直肠痔疮下黏膜,肛管扩张肛门,抽出内芯,经肛管置入肛门镜、缝扎器,使用2-0prolene线、缝扎器等按照顺时针对直肠下黏膜予以荷包缝合,对照组吻合高度在齿状线上2.5~3.0cm,观察组吻合高度在齿状线上3.0~3.5cm,缝合2圈,2圈距离1cm,退出辅助器。打开吻合器并处于最大程度,置入吻合器使其头端深入肛周,处于环扎位置上端,收紧荷包线,利用吻合器侧孔以及线钩将线带出,收紧吻合器,通过吻合器予以吻合处理,等待30s,切除痔上黏膜,保证吻合区域止血,取出吻合器,检查吻合口。有出血点的可通过3-0吸收线予以缝扎止血。术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②并发症发生情况;③治疗指标,包括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
1.4 评价标准 根据便后有无脱垂、出血、疼痛以及肛门镜检查后痔核情况予以评价,包括:①显效:临床便后症状完全消失,痔核消失、萎缩或者减小到治疗前50.00%以上;②有效:存在轻微症状表现,痔核减小到治疗前30.00%~50.0%;③无效:症状严重,痔核减小不到30.00%,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疼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0~10分,分值高对应疼痛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4例(85.00%)、4例(10.00%)、2例(5.00%),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6例(90.00%)、3例(7.50%)、1例(2.5 0%),总有效率9 7.5 0%(χ2=0.346,P=0.556)。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肛周水肿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
附表1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w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分析(±s,n=40)
附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分析(±s,n=40)
组别 术后1w疼痛评分(分) 住院时间(d)观察组 0.31±0.12 9.53±0.85对照组 1.51±0.38 12.61±1.08 t 19.045 14.173 P 0.000 0.000
目前对环状混合痔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结合临床文献报道,PPH是通过吻合器治疗痔疮疾病的新方法,具有微创优势,手术不会对肛门括约肌产生损伤,保证了患者正常的肛门功能[2]。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接近,证实不同吻合高度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方面,观察组2.50%的肛周水肿发生率小于对照组17.50%,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治疗可减少肛周水肿发生率;观察组术后1w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治疗方法可实现对PPH治疗的进一步优化。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吻合高度在齿状线上方3.0~3.5cm,这一吻合高度较合适,一方面可避免肛垫向上牵拉、悬吊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可减少对部分肛垫的切除,保证治疗效果[3]。与刘超等[4]部分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环状混合痔采取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过程中,吻合高度选择在齿状线上3.0~3.5cm,可保证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减少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