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胶囊口服、外用维A酸软膏加中药煎洗治疗跖疣疗效分析

2020-11-24 09:43李萍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症候外用软膏

李萍

如皋博爱医院皮肤科,江苏如皋 226500

跖疣属于临床皮肤科十分常见的病症之一,治疗难度较高且易复发,患者病发位置多见于足底,症状表现以皮疹、角化增厚、皮损等为主,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及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病因主要在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目前临床多采取口服药物、外用涂抹药膏等方式治疗,效果一般[1]。我国中医理论认为跖疣病因在于气血失调、肝旺血燥、加之足底摩擦受压形成皮疹所致。通过中药煎洗法可良好改善治疗该病症。该文以2017年5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60例患跖疣的患者为例,探究转移因子、维A酸软膏、中药煎洗三者联合治疗的临床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于该院接受诊治罹患跖疣疾病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目标,随机将其分组,对照组共计患者30例,包括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为21岁,最大者为77岁,平均年龄(44.3±1.3)岁;病程时间短则1个月,长则13个月,平均病程(8.3±1.1)个月。观察组共计患者30例,包括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者为22岁,最大者为78岁,平均年龄(44.4±1.5)岁;病程时间短则2个月,长则12个月,平均病程(8.2±1.2)个月。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罹患跖疣,符合中西医相关标准要求[2];②所有患者年龄范围在21~78岁之间;③所有患者均对该次研究知情且自愿配合参与。排除标准:①对治疗所选药物过敏的患者;②治疗前14 d接受过相应治疗的患者;③排斥配合研究的患者。对比所示,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大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相应研究所需。该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口服转移因子联合外用维A酸软膏治疗。转移因子(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14201005549)具体用量用法为:1~2 粒/次,2~3 次/d。 维 A 酸软膏(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816)用量用法具体为:于患处适量涂抹,1次/d。

观察组采取口服转移因子、外用维A酸软膏联合中药煎洗法治疗,前两种药物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中药煎洗[3]组方成分包括木贼、香附、马齿苋、大青叶、黄柏、板蓝根各40 g,煎煮后取出药物残渣,浸泡清洗患足,20 min/次,2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优:皮损彻底消失,未见新皮疹情况出现;良:皮损面积减小超过70%,且无新皮疹出现;差:皮损面积减小不足30%或产生新皮疹问题。总疗效为优占比与良占比总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分为丘疹症候、角化症候、皮损症候、压痛症候。均以10分计,分数高表示症候表现明显,反之较轻。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估对比

此次观察组3项联合治疗后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临床疗效评估比对[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n(%)]

2.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

两组患者入院前相应症候表现较为相似(P>0.05),经过治疗后得以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对[(±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表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对[(±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 P值丘疹角化皮损压痛入院时治疗后入院时治疗后入院时治疗后入院时治疗后9.28±0.15 2.17±0.36 8.79±1.01 2.04±0.77 8.52±1.13 1.89±0.39 9.17±0.24 2.06±0.31 9.29±0.13 4.95±0.35 8.78±1.00 4.79±0.78 8.55±1.12 4.34±0.38 9.18±0.25 5.03±0.35 0.440 8.820 0.510 8.750 1.010 9.520 0.660 9.030>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在中医理论当中将跖疣归类于“疣疮”的范畴,造成此类疾病的核心因素在于患者自身长期处于气血失和的状态,血脉凝滞加之外界湿热之邪入侵,导致邪气阻于肌肤腠理之间,进而形成疣疮之症[4-5]。而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跖疣是由于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所引发的皮肤病变,该类病毒直接侵犯表皮层中的跖部棘细胞,受感染后的棘细胞会出现异常增生性病变,且增生速度较快,因而形成了疣体病灶。当被感染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时人乳头瘤病毒的自我复制速度也会加快,就使得病灶本身的增厚速度增加。跖疣与其他皮肤“疣疮”一样,属于多发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会发展出数个至数十个病灶,且均具有明显压痛感。该病灶的特点为环形乳头状皮损,环形边缘呈增生状态,进而形成类似山型隆起的病灶。在病灶表面还会出现呈散状分布的小黑点,如果将增生凸起的增生皮质去除,可见病灶内有疏松的内芯,部分患者内芯深入真皮层内[6-8]。根据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跖疣所形成的增厚病灶范围更大,且内芯存在角质化不完全的情况,表皮棘细胞层存在空泡结构,故而形成了病灶内部的网状结构特点。医学界认为该病症是由于患者足底过度摩擦、压迫、损伤等导致病毒侵入,其增生的环形角质层会严重影响外用药物渗入病灶组织,普通的药物很难达到病灶内芯,导致治疗效果较差。而如采取外科手术削除或低温冻伤治疗等方式,虽然效果较好,但由于患者疣体病灶数量较多,治疗后痛苦明显,且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

维A酸是第二代维A酸类药物之一,是人体中维A酸酯的主要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半衰期极长(可达到2~3 d),且在长期外用情况下不会造成体内药物的过度积累。该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抑制上皮细胞的增生,进而促进表皮细胞或组织的角质化过程恢复正常,也可缓解处于异常角质化的增生细胞,外用膏剂可直接涂抹使用,使得治疗更加方便。转移因子则属于人工提取的多肽、核苷酸的混合物质,主要由具有致敏性的淋巴细胞产生,具有较强的抗原特性,但本身没有任何细胞毒性,可以参与和增强人体的免疫活动,进而提升机体对于病毒的抵抗能力,临床应用时可有效抑制人乳头瘤病毒的活性[9]。

中医治疗跖疣主要以清热、解毒、活血、疏气为核心,该次研究所使用的方剂包含木贼、香附、马齿苋、大青叶、黄柏、板蓝根。其中木贼具有疏风散热的功效,而香附则可以活血疏气,二者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发挥通络、祛风、活血的效果。板蓝根则具有清热、解毒和凉血的功效,与马齿苋、大青叶的功效相同。黄柏则可以清热燥湿、解毒疗疮,是治疗各种疮疡的常用药物。根据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指出,木贼、香附等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可有效抑制各类病毒的生长。实际治疗时将所有药材煎制后温液泡足,即可使药物直接接触跖疣病灶表面,通过温水将外部增生的角质层泡软,使药物能够更好地进入病灶内部。同时温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效率进一步提升。

该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总临床疗效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此研究结果与李红兵等人[10]发表文章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45%高于对照组60.00%(P<0.05)所一致。

综上所述,跖疣患者通过口服转移因子、外用维A酸软膏联合中药煎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症状表现,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症候外用软膏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软膏开封后应在一年内使用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研究进展
皮肤科病人的外用药物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