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模式探究

2020-11-24 23:22吴海燕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教版观念区域

吴海燕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综合高中 吉林 通化 134100)

新课改对于高中地理课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能够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展开教学,能够有效地在完成基本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高中地理教学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指引,能够保持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借助于教学内容全面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提高。本文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进行探究和论述,希望能够给一线的高中地理教师一定的启示。

1.创设情境,建立和谐的人地观念

地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研究人和自然,人地关系的学科,因此地理核心素养要求能够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地观念。人地观念涉及到了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等内容。而人地观念是解决地理问题中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为了能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观念的渗透。教师一方面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描述,比如地理的背景,人对于地理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等等。其次要进行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比如生产力在发展,那么人地关系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最后就是关于一些决策的内容。既然人地关系发生了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保护环境,促进人地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样的一个教学的过程就是逐渐的在对学生进行人地观念的渗透。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一上册其实涉及到的就是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但是教师在讲这些基本的知识,水循环、气候变化等等时可以有意识的渗透一些目前气候的状况或者是水源情况,进而让学生去思考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现在的一些问题。整个过程下对于构建学生的人地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2.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综合性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习能力重要的内容,它关系着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中自然和人文进行相互的交织,有的时候需要学生具备综合思维的能力才能够对地理中的现象进行更好的预测。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对于黄河上面地上悬河的成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河流泥沙的淤积到黄河上游地形地貌还有气候和活动因素入手,从学习的地理要素整体性的方向分析,通过这样的一个学习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

3.课堂探究,提高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区域认知主要就是对于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的一个认识的过程。通过建立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具备从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地球表面的区域的一种意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另外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人地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区域认知的素养后能够更好地进行地理的应用。比如进行区域开发时,对某一区域肯定要进行环境的检测,通过检测更好的预测它未来变化的情况,这样才能够对该地区的保护和治理提出一些方法。进入到人教版的高二阶段后开始涉及到与区域地理的讲解,那么在讲解中教师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让学生理解区域划分,提高学生对于区域的分析能力,了解区域的环境特点和人文特点。

4.通过挑战性提问推进学生认知提升

与传统教学手段不同,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作为教师要能够主动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朋友和引导者,通过对每一个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来实现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天气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让学生们回答:“为什么有的时候前一分钟还是晴空万里而一转眼气温就下降了好几度,而且伴有雷雨天气呢?”在一段时间的思考过后,学生们会给出各种答案,有的学生说天阴导致了气温下降;有的学生说冷空气的活动导致了温度与天气的变化。教师必须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通过连环提问的方式来提出更加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此来唤起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实现地理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作为教师一定要能够深入的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本质内容,能够将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人教版观念区域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分割区域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区域发展篇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