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磊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 辽宁 抚顺 113001)
按照马克思哲学中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的基本原理解读,高中生作为一个实在的个体存在,它的意识由其存在所决定,但其意识要能动地去反映这个存在,并使其像太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还需要在意识层面有一个对其能动性进行赋能的过程。下面从意识植入与课程解读两方面说明。首先,植入自主学习意识。一种意识的培养并不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因此,在植入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建议先对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行全面评估,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织,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表,包括对信息技术课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知识与技能熟知程度、利用信息技术渠道获得学习信息与各种知识的频率及途径等基本信息,对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并进行过程与结果多层面的评估分析。再借助心理学方面的询问、对话、演讲、游戏、团建等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调动自身,并在这些活动中认识到“我者”与“他者”,在认同与差异区分中建立一个独立人格,使其客观的自主认识得到增加。最后,可以在这种自我认知明确的情况下,通过高中阶段的高考、就业、专业化学习选择三个维度对其人生规划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价值,以及自主学习与自身未来工作、学习、生活的必要联系。从而,使高中生能够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一种新型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全面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植入后,需要一个切入点,使这种自主学习意识找到意识向存在的动能转化中介,因而对学生全面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变得尤为必要。建议如下:首先从工具理性的角度,解析高中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工具的必备性、重要性。在必备性方面,应该从互联网+生存方式层面,让学生在生活、工作、学习、电脑与手机等各个方面清晰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场景与功能。在重要性方面,应该说明作为一个终身需要学习者的生存者,掌握信息技术对于各种知识与能力自主获取的效用。比如,针对生活就可以通过解析淘宝App加以说明;再如,针对学习就可以通过各个行业的应用软件加以说明;还可以通过工作岗位的解析从就业指导的角度说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等。
自学能力的导入层面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进行说明,下面从专题讲解、软件教学、自学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从专题讲解方面导入应用。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以专题化为准,因此,利用课程的比较优势可以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理论化占比高的专题进行广度、深度、细度方面的延展,增加案例属性。比如,以“人工智能”为例,就可以在专题讲解中,直接链接到课程提供的网址,让学生切身地去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同时增加PPT、微视频,让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案例加以展示。在完成这些基础的专题解析之外,教师可以借助编程软件,最好是借助简单的单片机编程,与学生共同完成诸如简易机器人、遥控小汽车、机械手臂、发光杯等实际的人工智能实验,使学生在学习时,自主能动性获得加强,更愿意去参与,有能力去参与,有行动去实践。其次,从软件教学方面导入应用。目前高中生对PC端与手机客户端的App软件应用频率高,已经切身体验到了这些信息技术成果所带来的功效。所以,在这种普遍情况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自主应用经验,导入软件教学。比如结合各个学科就可以导入与音乐相关的软件(如音乐制作软件StudioOnePro,音乐编辑软件CoolEditPRO),或导入设计与技术相关的软件(如服装设计、PS、CAD、3dmax等),或导入数据统计软件等。由于软件作为工具属性的特征比较突出,所以操作方面的学习花费的时间非常少。因此老师完全可以将这个作为自学导入切口,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爱好、就业方向选择、专业化需求等更好地通过自身去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这也是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途径,达到“物有所用,人尽其才”的目标。最后,从自学方法方面导入应用。植入自主学习意识,激发自主学习意愿,诱导自主学习实践后,应该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逻辑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自学方法。比如,以英语音标学习为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视频-电子书”两个途径相结合的前提下,在短时期内更好地去解决听不懂、不会听、不会念等问题。再如,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制作信息技术网页,或让学生组团,或让学生个体单独制作一些网页;这个既能展示自学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让自己所学获得更为广泛的分享等。因此,自学方法的核心应该落实在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编辑信息、应用信息、分享信息多个层面。
总之,新课改之后我国高中教育在各种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实践与经验总结及普遍化推广的情况下,带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走向了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教学向专业化转变,作为教学实践者的教师与学生专业化程度更高,教学内容和教学工具也更能满足现代教育对于培养素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上文对自学导入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