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智 王胡军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全国城市的老旧小区进入了加速改造的进程,对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些地方存在对历史文脉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老旧小区的调查不足,采取简单的拆旧建新的手段,使城市特色文化、历史风貌受到了毁灭性破坏。如何科学更新老旧小区、彰显城市特色是城市建设工作的长久课题,而作为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更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多方探讨。本文以万载县田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究抢救式保护的街区更新方法(图1)。
街区抢救式保护是基于历史肌理受到严重破坏且开发建设方案存在破坏街区格局和风貌的情形,难点在于保护什么,如何保护,如何进行建设控制。通过万载县田下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实践,我们认为核心是抓住重构肌理,用留住记忆的方式来实现街区抢救式保护的目标。首先对街区及街区相关历史进行全面挖掘,从全局角度科学评估街区历史价值,明确保护重点,提出保护和展示利用策略;其次从延续历史肌理、历史风貌角度对整个街区进行重构及控制引导,通过历史要素、传统产业、非物质文化等展示为街区留下历史记忆。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规划理念,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价值,科学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历史文化街区是保存文化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地段。至少要有以下5个规划理念。
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发展离不开整个老城区的背景,因此,评估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应先评估整个老城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地位、特色、价值等,再将历史文化街区放在整个老城中评估其地位、价值等内容。这样易于梳理出街区的独特性,在整个老城中的价值地位,有利于进一步找准保护重点。
历史文化街区是在一个城市内较长时间段连续发展形成的,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区域。因此,街区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我们需要了解全部历史节点发展情况,找到其间变化的原因,从中挖掘出街区发展的脉络、规律,结合现存情况,确认一个最具代表的历史时期作为整体格局、风貌保护的核心,对于已消失的重要历史要素规划可考虑提出复建。
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除丰富的物质要素遗存外,还有多样的非物质文化要素传承,在街区保护中两者不可偏废,在保护中应加强非物质文化要素的挖掘,加强其展示场所保护,实现街区的长久活力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在加强各类历史要素保护,提高街区居民生活环境品质的前提下,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植入商业业态,提升街区魅力,但其开发应是保护规划允许的体量、规模、风格及区域。
图1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万载古城图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能简单地“拆一建多”,“退二进三”,应采用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即“采取适当规模、适当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城区的发展都达到相对的完整性(图2)。”[1]
图2 拆迁前现状图
万载县建县有1 700多年历史,筑城池则在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是江西明清时期赣西北湘赣贸易区的枢纽,其花炮、土纸、夏布产业全国闻名。现存的宗族文化、乡绅文化、商贾文化、民俗文化、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特别是城区的多姓氏宗祠群在全国较为罕见。
田下区域位于古县衙南部,总用地面积为15.65 hm2,其发展始于筑城之初,即南宋时期的郭氏始祖迁入,将芦苇地开垦成良田,并以经营豆芽发家,后有其他姓氏如彭、宋、张、辛、高、陈、闻、鲍、易、翟、欧阳、龙等族人或生活于此,或建联宗之所,形成了多姓氏宗祠群、南门大街、考棚、民居等建筑组群。从万载县的发展历史可见,大族在地方治理、地方建设、地方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宗祠是家族凝聚的核心,田下与县衙、城隍庙等公共建筑则共构了古代万载县的城市核心。
随着治理体系的变化,解放后,宗祠被纳入政府公产房进行管理,主要是出租给低收入人群使用。区内搭建现状严重,多数房屋长年缺乏维修。20世纪90年代东部、北部沿街建设了6-7层的商住建筑,成为我国典型的“城中村”沿街多层商住楼,内部破旧的低层建筑,道路不成体系,公共设施缺乏,居住环境差,居住人口达2 100人(图3)。
图3 街区宗祠分布现状图
图4 拟建街区平面布局方案图
2015年万载县县人民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对田下区域进行整体改造,投资方提出采用同心圆的模式,形成“一轴一带、多核心多空间”的结构,保留内部古建筑约2.6万m2,局部新增功能建筑,外围则采用大单坡折形屋顶形成城墙的空间形象(图4-5),新建约10.9万m2的商业建筑,商业建筑最高16.2 m,景观建筑为27 m,原住民全部外迁安置。
图5 拟建街区空间结构图
2018年年初完成了除古建筑外的全部其他建筑的拆除,古建筑修缮及新增商业建筑同步实施。2018年3月,鉴于田下区域的历史文化价值,江西省人民政府将田下列入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要求进行抢救式保护,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原有街巷空间、历史环境要素已基本拆除、改变,不利于历史考证。
(2)历史资料较为缺乏,缺少文物部门考证及相关论证。
(3)开发建设先于保护规划编制,各种利益关系复杂。
(4)部分在建建筑体量、风格与历史环境风貌不协调。
(5)编制时间紧,要求通过保护规划指导优化投资方建设方案,保证项目建设进度。
抓住历史环境要素是保留历史街区风貌的重要手段,项目组通过查阅民国及之前的多版《万载县县志》、查阅田下相关的族谱、老人访谈、现场考察等方式,整理出万载县老城的格局为“一山一河二溪双城四桥十三坊”(图6-7),而田下则属于河西4坊中的兴贤坊、明德坊,其格局为“一水一街六巷”,其历史要素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3个方面(表1)。
图6 老城格局图
图7 保护要素图
田下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通过绅士管理地方的样本,历史上有关绅士参加公共事务活动的记录非常多,他们资助教育,为铺路、修桥、筑坝等筹集资金,同时组织地方防卫,进行道德训导,仲裁争端,本街区所保留的“义仓”(隋代以后政府或乡绅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考棚”(科举时代士子们应试的考场)、宗祠(具有道德训导和仲裁功能)[2]正是这些历史记录的生动体现。因而保护、展示和传承历史价值是当代万载县人责任。田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可总结概括为4个方面。
表1 田下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要素构成表
3.2.1 万载县古城和县域人居环境长期发展的历史见证
田下发展始于南宋时期,基本与万载县古城发展时间一致,由于历史上其北部龙山下即为县治、学府等行政、教育功能区,对地方大族、强族具有较高的吸引力,田下由开始的郭氏后逐步发展到约13姓氏族人,或生活于此,或成城乡联宗之所。这些强族也参与到地方管理事务及公共事务中,如郭氏、辛氏建义塾、义仓,宋氏建双虹桥、重修龙河书院等,为万载县的发展留下的不可或缺的篇章[3]。
3.2.2 研究地方宗族文化的样本
在万载县历史发展过程中,田下建祠堂成为地方大族、强族的身份象征,最早始于隆庆三年(1569年)的彭希载祠, 最晚为民国九年(1920年)的易家祠堂,田下现存祠堂共有27座,涉及13个姓氏,其中以郭氏11座最多,其次为辛氏4座,其他姓氏大多为1座,在古城一个街坊范围内分布有如此多的多姓氏祠堂群,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每座祠堂平均建筑面积达到722 m2,大多为三开三进,单层建筑,屋脊高度基本在7 m左右,规模宏大,做工考究,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集全族力量共建的宗祠,成为联宗场所,也是族人临时居住之所。
祠堂均表现各姓氏族人耕读传家、矜老恤孤、未雨绸缪的深邃思想,以及家合同源、敬祖课孙的美好情怀[4];祠堂威耸、商号林立、街市繁华是古代“富裕万载县”的真实缩影,邻里亲和、崇礼重教是先人和谐共存的具体写照。如陈达公祠又名陈家会馆,陈氏祭祖兼备商务歇脚、会考歇住等功能;宋氏族人的乐善好施、忠实贤良、和睦敦厚;郭氏族人的设义仓、义塾的义举;周氏族人的“忠、孝、和、义”族训,可以说每栋祠堂都是万载县区域一个姓氏或一个支氏的家族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地方宗族文化的样本。
3.2.3 地方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根据资料研究,长约360 m的南北向南门大街自明代就有之,与东西向的衙前大街成丁字型服务万载县古城,是古城的主要商业地。解放初,据老人回忆南门大街前段有棺材店、油烛烟店、篾器店、铁店、夏布行(现耶稣堂)等;中段为南门岭,有多栋辛家祠堂,斜对面有当铺、餐馆等,餐馆对面有印染店;后段有“源顺祥”烟店、盐店、“槐记栈”米店、“道生”南货店、豆腐作坊等。梨花春巷内有翟府“通明第”、原万载县临时参议会旧址、原天申福杂货店及美孚洋油行等。此区也是开口傩、花灯戏、花炮制作技艺、夏布织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的发生地、传承地[5]。
3.2.4 研究赣西建筑的例证
区内建筑类型多样,有宗祠、住宅、商铺、义仓等,其天井式平面、承重木构架、灰雕封火墙、白瓦白砖清水墙、铭文砖铭文板、雕绘工艺等各个方面展现了赣西建筑特色,特别是南门大街的“前店后居”“前店后坊”的形式在商业建筑中具有典型性。
传统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高大开敞、布局严谨、用料粗实、做工精细。面积大多1 000 m2左右。宗祠、民居的屏门窗棂、门墩柱础、天花雀替等均雕饰有不同的龙凤、花草、人物、山水等图案,栩栩如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核心保护范围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和控制的区域(图8),本着集中连片保护、对外部街道具有可视性要求,规划将现存的祠堂群及前部田下水,现存的南门大街北段作为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5.68 hm2,占田下街区总面积的36.29%。此范围使南部与古城的南浦桥(现称南门桥)相呼应,北部与龙山视廊相通,使核心历史风貌能够有对外展示面。核心保护范围重点为保护和修缮区内各类历史要素,不得安排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的其他新建、扩建建(构)筑物,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风貌。
图8 保护区划图
建设控制地带是核心保护范围的缓冲区,以延续传统街巷及建筑格局、传统风貌,规划将北至河西路,东至沿河西路,南至宝塔西路,西至田下路的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区域作为建设控制地带进行管控,面积为9.97 hm2,占田下街区总面积的63.71%。此区域基本为拆迁后的重建区,重点为有序引导建设,控制建筑体量、高度、色彩、材质等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建筑组群要延续传统格局,保持与城市街道对接处的开敞性。
分空间整治、街景风貌保护与整治、视线通廊控制、建筑高度控制、建筑分类保护和整治5个方面。
3.4.1 空间整治
核心保护范围内需严格保护构成街区外观的各个要素以及传统巷道的尺度,重点保护现存南门大街、担水井巷等街巷格局和田下水围合的宗祠群空间形态特征。修整或更新的建筑应采取院落形式,延续传统肌理。保护沿街建筑边界线的自然轮廓和有机更新,不宜生硬拉齐取直,宜结合更新的建筑院落整治,恢复历史存在的街巷。
3.4.2 街景风貌保护与整治
严格保护街巷传统立面和高处俯瞰的屋顶质感、肌理等空间界面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根据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相应要求,保护沿街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新建建筑需要与传统风貌相协调。保护街巷空间的连续性、节奏韵律,保护由连续起伏的白瓦屋顶和封火墙构成的第五立面质感和肌理,使街、巷成为街区整体传统风貌的重要展示面。新设置的路灯、指示牌、招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应加以妥善的伪装设计,风格应与环境相协调,不宜采用现代城市做法。
3.4.3 视线通廊控制
依托北面的更新规划,拆除部分建筑,打开龙山山脚界面,建设龙山公园,打通与南门大街的视线通廊;街区内部要注重街巷两侧空间的视线关系,在重要节点位置留出对景廊道,形成对景视觉效果。
3.4.4 建筑高度控制
内部规划公园绿地、广场为开敞空间;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建议历史建筑均按原高度控制;建设控制地带内南门大街西侧,临近核心保护范围,靠近核心传统建筑群,为保证视线通透,该区域附近建筑高度执行最上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 m、屋脊总高不超过10 m的规定;南门大街东侧与梨花春巷西侧、辛卫公享堂建筑群东侧、河西路以南考棚巷北侧的建筑高度,执行最上层檐口高度不超过10 m、屋脊总高不超过12 m的规定;东侧和北侧与万载县古城东岸联系较密切,为保证沿龙河两侧视线不遮挡,建议建筑屋脊总高不超过16 m;南侧和西侧与万载县古城联系较小,可适当放宽高度控制,但为了与县二小相呼应,建议建筑屋脊总高不超过18 m(图9)。
图9 建筑高度控制图
3.4.5 建筑分类保护和整治
根据建筑等级分类及其质量、风貌等的综合调查评估,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构)筑物提出分级保护、修缮、整治改造、拆除更新等4类措施(图10)。
田下历史文化街区主题定位为:万载县宗祠文化、科教文化、传统产业文化、赣西建筑展示区,万载县非遗文化传承地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文化产业的交融区。规划形成“一环二带五区”的展示空间结构。将游客服务中心选择在东南角,主要游览线以游客服务中心为组织中心,沿宗祠群、古考棚、南门大街形成游览环线,完整展示田下的宗祠文化、科教文化、建筑文化、传统产业文化及非遗文化等内容;次要游览线沿沿河西路展示文创产业,沿宝塔西路展示城市现代商业(图11-12)。
在游客服务中心展示古城及街区历史,3个主要出入口位置展示街区总体环境及物质空间,27处宗祠展示田下13个姓氏宗祠文化,古考棚展示万载县科教文化及历史名人,南门大街展示传统产业文化,古考棚区域的建筑空间及南门大街部分建筑空间展示9项非物质文化,民居等展示赣西建筑特色,外围建筑空间展示现代文化产业及城市商业。
将街区规划为“一环二轴二心六区”的空间格局(图13)。
一环:依托规划区外的河西路、沿河西路、宝塔西路、田下路围合的交通环。
二轴:依托南门大街形成的景观轴,依托田下水形成的绿轴。
图10 建筑保护与整治图
图11 展示利用结构图
图12 游线组织图
图13 空间格局图
二心:即以游客服务中心为中心的街区公共活动中心。以宗祠文化展示为中心的街区展示中心。通过对游客服务中心、宗祠文化展示中心周边广场、绿地等空间的打造,将该区域打造为居民和游人休闲、游憩、集散、聚会的休闲中心。
六区:即入口服务区、宗祠文化展示区、科教文化展示区、东商业区、南商业区、西商业区。入口服务区主要为结合现状用地情况,将旅游服务职能布置在规划区的东南侧,形成街区旅游门户位置,展示田下历史文化街区;宗祠文化展示区以宗祠群文化为主,主要以宗祠建筑特色、宗祠背后的故事、历史名人、族规祖训、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展示,体现宗祠文化的深厚底蕴;科教文化展示区以考棚为主,主要以展示万载县的科教文化及历史名人、近现代科教文化、传统文化展示等,展示科教文化;东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门大街、梨花春巷两侧,以特色商业、手工艺制作、特色餐饮、茶馆、特色会馆、特色书店、精品店等,展现万载县古城传统商业文化的核心区域,集特色商业、传统老字号、民俗活动展示于一体的综合传统商业文化集中区;南商业区主要是宝塔西路北侧形成的现代商业休闲片区,以休闲、商业、餐饮等业态为主;西商业区在田下路东侧以精品休闲酒店等为主。
图14 建设容量控制图
将建设地块分为4个区域,对各区域提出不同的控制要求(图14)。核心保护范围要求按原高控制,拆除建筑面积为651 m2,新增建筑面积为297 m2;东商业区与东部老城相呼应,重点发展文创产业,建筑限高按16 m(不超过祠堂高度)进行控制,同时与核心保护范围建筑应采用近低远高的原则进行差异化控制,区内综合容积率按1.3进行控制,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4 070 m2以下;西商业区、南商业区属于古城外围,重点发展城市现代商业,其建筑限高按18 m进行控制,综合容积率分别为1.2、1.1,总建筑面积分别控制在33 480、27 300 m2以下。
要求以原真性为目标保持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延续原有街巷空间格局。规划内部共增加了两条6 m宽的车行道,在保持南门大街、考棚巷、梨花春巷、担水井巷、冷家巷、边井巷的历史空间格局上,规划新增了阳家祠巷、翰林巷、兴贤路、冷家巷、闻礼巷、南轩巷、明德巷和燕山巷,使街巷成网,内、外衔接(图15)。
图15 道路交通规划图
规划严格保护现存完整的以白砖白瓦为主建筑特色和坡屋顶、封火山墙,对破损、缺失部分采用镶嵌式的方式进行修整,对于较集中的更新地块,应采用坡顶白瓦的传统形式。位于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传统建筑隔墙应采用传统封火墙,以统一街区屋顶和山墙的质感和肌理,保护街区平缓且延绵起伏的天际轮廓线。
核心范围区域以赣西宗祠建筑、赣西商业建筑为主,恢复建筑在色彩上以白色和饱和度较低的暖色调为主,追求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情;东商业区一方面考虑与县城城东隔河而望,一方面体现传统商业氛围,该区域应该通过恢复街、巷、建筑构成的多层次的空间层次体系,通过传统建筑屋面和封火墙的各种组合,使建筑的形体和轮廓线变得丰富,通过传统材料的使用,使该区域能传承并延续传统格局;南商业区建筑色调以白色、暖灰色为主,局部可采用明度较高的色彩;西商业区应表现出赣西建筑的秀美雅致,可打造精品酒店,利用传统民居青砖筑墙,或对外墙做白灰抹面处理,麻石或卵石等地方材料砌筑勒脚。
田下历史文化街区在2019年5月份已基本完成改造,6月初作为2019年度第六届江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参观点获得各方的高度好评。与原建设方案相比, 街区增加了保护建筑(增加了6 911 m2), 延续了历史格局,保护了历史风貌,增加了开敞空间,控制了新增建筑体量及高度(图16-17)。
图16 调整后街区更新方案图
图17 实施后东西向俯瞰图
田下历史文化街区规划重点为全局思维角度梳理了历史要素及历史脉络,确定保护重点;科学划定了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持街区的开敞性;在保持历史街巷肌理的基础上,延长及增加了传统尺度的街巷空间,使街巷成网,内、外衔接;差异化控制不同区域的建筑容量、建筑高度、建筑风貌等内容,保障整体历史风貌延续,有序安排建设空间;对街区的产业提出引导,激发街区活力。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是一个长久的课题,以历史为基础,重构街区肌理,合理利用,有机更新,留下城市的记忆是我们当代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