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0-11-24 23:48李娜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工匠培育

文/李娜

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极为重要。为此,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高校开展职业化教育提供了指导性意见,鼓励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1]。工匠精神的频繁提出,折射出当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对“中国制造2025”中着力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时代回应。从世界其他制造强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工匠精神。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各环节,形成基于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变化、产业发展高度对接融合的教育类型,承担着培育工匠精神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

(一)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着重点

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应在人才培养各环节关注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有技术技能、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和较高综合素养的劳动者,增强高职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凸显高职教育的人文情怀。然而,当前高职教育重技能培训轻人文熏陶、工匠之师缺乏等,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足、系统性不强,成为制约“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在专业教学中、技术技能实践环节上融入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高职教育在发展进程中,人才培养始终是其根本和关键的任务,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质量[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职业属性的教育类型,不同于只培养“一技之长”的职业培训。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除了关注学生的技能水平,还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关注学生是否具备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是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

(三)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软实力的象征

“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产业变革、技术变革、人才需求变革给高职院校带来了重要影响,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质量观,给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工匠精神培育,不仅能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和本质,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高职院校软实力以及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人才培养整体性不强、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困境,这些困境成为制约“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难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需求。

(一)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

对高职院校而言,厚植学生文化底蕴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教育的责任担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重技能培训,轻人文熏陶,即使高职教育工作者也大多将高职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技术教育,推崇技术至上,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难以满足培育工匠精神的需要。一方面,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活动都围绕技能培训展开,涉及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理想等人文熏陶仍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删减人文类课程、降低人文类课程学时,或者不重视人文类课程的开发和发展。如果高职院校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三观”养成、职业理想、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软实力,那么就难以发挥工匠精神的培育成效。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工匠精神不断被提及,在高职院校校园随处可见各种有关工匠精神的提醒或标识,但大多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培育仅停留在表象层面,未涉及学校自身的制度和文化建设,这些都制约着工匠精神的培养。

(二)工匠精神培育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追求,更是需要系统、长期的培育。当前高职学院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还没达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前瞻性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推崇技术技能,追求动手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不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开发、研究短期内难见成效的工匠精神培养课程。即便有相关课程的开设,也是学分较少,课时较少的选修课等。其次,很多高职教师仅站在自己岗位、自己课程,未能立足专业,从更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得工匠精神的培育难以取得实际成效。

(三)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尚未形成有效机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出满足行业、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以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实现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更是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但是,高职院校专业开设未能较好匹配区域人才需求。相关调研不够充分或质量不高,对区域内的人才需求不够了解,专业设置环节与企业合作不足。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目前仍然是学校唱独角戏,校企合作仅限于学生顶岗实习,教师自发进行挂职锻炼,尚未形成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同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未能较好地发挥出企业在高职院校育人方面的作用。

三、“中国制造2025”视阈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我国强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有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应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助力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培养工匠人才是个系统工程,其涉及专业、课程、教学、管理等诸多领域。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首先,不同行业、领域对工匠人才的要求各有差异,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也应各有侧重。如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应更多培养其精益求精、专心专注的职业品质;如管理类专业学生,应更多培养其客户至上、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等。因此,在设计各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目标时,既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首批347 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文件要求,也要结合不同行业、工种的实际情况将工匠精神培养贯穿至课程教学、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考核中。其次,应将工匠精神要求融入思政课或课程思政教学中。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应坚持立德树人,将“法律意识”“道德要求”“安全教育”“社会责任感”“职业敬畏感”“行业现状与使命”等纳入“大思政”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通过思政课、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

(二)强化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校企协同参与的育人机制是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一,通过校企合作,引导教师赴企业研修,参与一线岗位的生产实践,熟悉专业对应岗位的操作流程、环节,深刻领会生产一线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将对工匠精神的理论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感悟。鼓励教师带着任务、课题赴企业锻炼,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最新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技能,又能真切思考当前行业发展和技术技能瓶颈。这些都是日常教学的鲜活案例,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较好切入点,能够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第二,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坚持将行业历史、行业先进个人事迹融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行业标准、理解职业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素养和能力,实现技能能力提升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双目标。

(三)加强富有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

文化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土壤,高职校园文化是塑造和影响高职学生成为现代职业人的有效载体。在物质文化层面,可以在建筑景观、各种雕塑、展示墙、标语中适当展示工匠精神,如设置展示当前大国工匠事迹、体现工匠精神的代表性企业的展示墙,悬挂关于工匠精神内涵的横幅标语等,以实现工匠精神对学生的无形熏陶和感染,从而影响其未来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在制度文化层面,应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实现制度对学生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影响作用。在行为文化层面,应注意在教风、学风中体现工匠精神。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思想境界、教学态度无不展示着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诠释,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职业态度和工匠精神的习得。因此无论在教学过程还是与学生其他互动中,教师都应向学生展示自身爱岗敬业的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勇于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四、结语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对国家重要战略的支撑作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承担起为国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