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宝民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随处可见先辈们对于“美”的追求,无论是文学、绘画、雕塑,还是诗歌、戏剧、音乐,都是古代人民对于“美”的记录,各国的教育家们更是在发现了美育的价值后将其发表在自己的著作中。18 世纪中期,在借鉴了鲍姆嘉通建立美学的学科体系之后,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弗里德里希·席勒首次向大众提出了美育的概念。美育其实就是教导学生什么是美?如何形容美?怎样创造美?因此通常也被称为审美教育,是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20 世纪,中国传统的美育理念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分崩离析,在这个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等背景下,先进的、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的中国现代美学体系诞生于各大学之中[1]。20 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美育发展几乎停滞,直到进入新时代以后,美育又重新成为各阶段教育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 世纪以后,有专家学者提出了“大美育”教育的观点,所谓大美育教育就是坚持以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的教育理念。
21 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青少年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美术和音乐组成了中小学的必修艺术科目。根据2018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公立与民办全日制中小学43 万所,全国中小学生总人数约2.08 亿,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必然需要很多音乐和美术教师,因此为中小学培养教学人才成为了各高校的主要任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小学对美术、音乐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较高水准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美术、音乐教师。因此,师范院校应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改变美术学院的课程结构,使美术专业的师范生们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一定的教学方法。首先,必须科学地设置美术师范类理论课程。作为师范类美术专业,学院不但要开设美术史、美术鉴赏概论、中外画论、实用美术概论等美术课程的专业基础课,还应教导学生们美术教育教学的方法,才能使师范高校毕业生成为合格的美术教师。其次,调整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时间占比。当前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偏向实践类,理论课程所占时间严重不足,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美术专业的师范生将来的工作是教导中小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这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高深的实践能力反倒没有太大的需求,因此压缩理论课课时的做法是不利于美术师范生培养的。重视理论教育不代表实践课程不需要学习,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美术师范生们也必须掌握足够精湛的美术创作工作方法。最后,学院还应该开展传统文化和艺术经典课程[2]。开设此类课程主要是为了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美术师范生的艺术情操,为将来的毕业生们教导学生时增加课堂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作为选修课的内容。
在师范学校的音乐学院中,专业基础知识就更加重要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6 岁~18 岁的青少年儿童,这些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好奇心强,知识面广,经常会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许多问题要具备极为广阔的知识视野和独特的看待问题的角度才能回答,因此师范学校的音乐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素养。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特别强调了小学音乐课程必须以综合化为主,学科知识的传播应当以中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课知识和音乐基础,形成综合性的专业知识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传统的艺术专业已经伴随审美观念逐渐渗透到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求从事职业技术的工作人员能在工作中自觉地运用美的法则,能根据水准线以上的审美能力制定工作内容、布置工作环境,能从大众审美的角度设计和制作产品,因此美育教育在高校中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审美素质,高校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就要把美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因此传统的艺术专业开始与市场、科技相关联,产生了很多新的具备艺术性质的职业。根据国家公布的新型职业一览表,该分类中新出现的与艺术相关的职业数量共有40 多个,加起来共占总量的30%左右。由此可见,现代社会对于具有艺术视觉优势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未来几年对于此类人才完全是供不应求的[3]。在此类职业中,新出现且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职业有很多,包括: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玩具设计师、动画绘制员、摄影师、视频编辑师、电子音乐制造师、色彩搭配师等。其中绝大部分职业都需要在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审美眼光,并懂得如何运用美,如何设计美。
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社会急需具有美的视觉的“复合型”人才,此类人才在社会上通常是各企业的首选目标。因此各高校应将培养“复合型”人才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学生不仅需要学好本专业的课程,还需要尽可能多地学习其他与艺术相关领域的课程,以此提高自身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从某些院校已经实行的“复合型”教学成果来看,跨专业选修艺术类专业确实有利于人才就业率的提升,对高校学生进行适当的美育教育也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因此各高校的院系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增设与热门行业相关的艺术选修课,或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条件下,人为地为学生们设置一定数量艺术类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专业外的学习需求。此外,应结合各专业的学习特点,在学生学业进程的中后期可以增加适当的实践课程,例如与电脑有关的相关软件的学习,让学生有能力在节假日时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创新,而美育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学生的创新能力。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此达到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育。在此基础上,想象力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就能构成专业内的创新能力[4]。历史上,在各行各业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人大多都具备很好的艺术修养,例如,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就十分喜爱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都具备很高的造诣,他与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演奏小提琴,而普朗克则是钢琴演奏者。因此,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时,一定不能放松美育的培养。这种创造与美的结合能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学生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审美素养,也为今后在职场上的成功奠定一定的基础。
因此,美育对于促进学生文学和科技创作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为:第一,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美育活动通过对人右脑功能的开发,进而培养和促进人的直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推进左右脑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使其增强感受力、培养观察力、提高记忆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思维力;第二,美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需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直觉、灵感、幻想等非逻辑思维的功能,而美育正是培养和发展这些非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美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开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第三,美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这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创作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从学前教育开始接触和体会美的现象,明白什么是美,如何美;小学时开始了解各种不同的美的类型以及掌握欣赏美的方法;到了中学就要学会各种美的风格与其本质上的区别和联系;大学的美育教育则要使学生掌握美的本质与规律学会运用美、创造美、改造美,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成体系的美育教育,绝不是学校抽出几节课的时间就能硬塞给学生的,它需要学校从学前教育开始,系统的、明确的、成体系的教给学生[5]。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后熟练地运用美学知识,为社会做贡献,这就是本文讲述的“大美育”观念。这种大美育观念和美育课程的多样整合建设,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学科之间高度综合化、互渗性日渐凸显的今天和未来,必将成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和改进美育教学的一大趋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