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11-24 23:48刘夏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0期
关键词:弱势职业大学生

文/刘夏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其集中表现为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中央民族大学曾针对这种现象做过调查,调查表明,65.3%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找工作的最大障碍是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江苏省也有过类似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求职过程中,80%的女大学生都真实地经历了性别歧视,34.3%的女大学生因性别歧视被多次拒绝[1]。可见,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弱势地位的集中体现。那么,造成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何在?应采取哪些对策来帮助她们改善就业中的弱势状况呢?

一、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分析

认真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的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富有成效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女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效保障。

(一)社会原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就业供需市场。在就业高需求与就业机会有限的情况下,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一代大学生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就业竞争者:首先是企业的下岗职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经历了下岗以及下岗再就业,这些再就业的下岗人员也与大学生一样争夺着有限的就业机会;其次是农民工。在农村,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出现了农民工,有些农民开始向建筑业、商业等非农产业转移。无论是下岗职工再就业,还是农民工的就业,让紧张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此外,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造成的减员,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形成的编制压缩,等等,这些都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紧张,造成很多用人单位人为设置了就业限制,例如,不要女大学生,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等等。

此外,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弱势地位的还有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因素。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男子是强势地位,只有男子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要“三从四德”、妇女只能在家相夫教子,这样的传统文化目前仍然在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发挥着作用,导致女大学在就业中经常会受到歧视。

(二)政策原因

对于女性的就业问题,国家之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有利于女性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但是,在地方各级政府的落实过程中,尚存在着政策实施不到位等问题,最终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对女大学生就业形成积极的影响,其就业问题依然存在。从国家大的政策背景看,在计划经济时代,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就业都是国家分配,另一方面那时的女大学生数量不多,因此,计划经济时代的女大学生就业不存在问题。但当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加之求职的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用人单位在有了自主选择权以后,为了单位自身的利益,他们往往会更愿意选择男性大学毕业生。

(三)学校原因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以后,大学毕业生呈现出巨大的逐年增长的势头。加之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用人数量在减少。这样,形成了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减少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与此同时,作为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合格人才的高校,应该对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提前进行预判与做好应有的准备,根据与时俱进的市场需要,调整女大学生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但是,由于缺乏体制、制度上的支持,导致目前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陷入了高校无法提供市场所需人才、其培养的毕业生自然因无用武之地而面临就业难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缺乏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和对市场人才需要的研究与准确反应。在没有评估、分析市场的情况下,一些高校依靠惯性继续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结果必然是对大学生就业难以有实质性的帮助。

(四)女大学生自身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有其自身原因。一些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科学的规划,还有的从小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过困难与磨难,大多生活无忧。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往往把自己定位过高,农村不去、偏僻的地区不去、艰苦的岗位不干,一心向往大城市,向往体面、高薪的工作,但自身的素质又不是很高,这样眼高手低的结果造成了就业困难。另外,一些女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一定的求职能力,不会进行自我营销,甚至连一个最起码的求职简历都做不好,这样的大学生在竞争残酷的求职市场上是难有作为的。个别女大学生有严重的“依附”思想,认为自己有个好家庭、好对象就不需要奋斗,不思进取,只想依附,更是难以就业。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科学规划、采取富有针对性的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的“男尊女卑”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女性就业极易处于弱势地位。有的女性在这种思想的“污染”下,甚至产生了文化认同,以女性的温顺贤惠为美,由此丢弃了对自由、独立、勇敢的追求,但自由、独立等品格恰是当代社会在职场上所需要的。不可否认,男女性别不同,性格特质必然也有不同。女性较男性会更加细腻、善解人意,这些特质是特定职业所需的,而这反而是男性的劣势,例如,教师、护士等这些职业就比较适合女性。现代社会应该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改变用传统思想衡量当今女性的错误定势。无数事实已经说明,凡是有男性的职业,女性也可以胜任,不论是科技领域,还是一线的劳务领域,不论是艰苦的质地考察,还是充满挑战的航天事业,都有女性的身影。特别是在科技已经高度融入现代社会以后,体力在职业中的地位已经大大弱化了,男性、女性的职业优势与劣势也不再那么突出。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社会媒体,都应大力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营造平等、公正、公平的职业竞争氛围。

(二)提供健全的就业政策保障

要从根本上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让女大学生尽快摆脱弱势地位,政府一定要在政策层面提供保障[2]。首先,从立法的角度建立男女平等、有一定导向作用与约束力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创建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让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得到保障;其次,做好对女大学生依法就业的监督工作,可以由政府建立起专门的女大学生就业监督机构,依据相应法律法规监督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工作,对于侵犯女大学生依法就业案件绝不姑息,保障女大学生顺利就业;最后,由政府主导、高校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一起建立起公平、公正、合理的就业机制,切实保证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三)提供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教育

女大学生就业处于弱势地位,也存在着学校教育不当的因素。作为高校,应紧密保持与企业的联系,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女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3]。首先,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根据市场需要与女大学生实际,做好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工作。教学内容要贴近生产一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其次,做好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注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与机构运转的监督、评价工作,切实发挥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心态调整与能力提高工作。可以采取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课堂的方式,让大学生就业指导成为一门课程;最后,做好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性、针对性与一致性原则,对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不同的、有一定针对性的与其专业具有一致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让其在进入大学之后就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日后的就业工作提供充足的准备[4]。

(四)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她们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理念,依靠自己的力量与男同学竞争就业。同时,做好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与创业能力培养工作。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业课程,可以借鉴SBY 的培训模式与网络创业的培训模式,帮助女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做好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为女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场地、资金与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扶持。

猜你喜欢
弱势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为弱势妇女开辟阳光之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