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制意识的构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很多学生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既容易受到侵害,也可能因不懂法而误入歧途。因此,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十分必要。
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精神、契约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法的社会属性也经历了“从身份到契约”的重大转变[1],法律变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更应该对我国法律体系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特别是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也对大学生树立学法、守法的法律意识有很大帮助。
近几年来,学生被侵害的事件屡见报端,主要包括校园暴力、电信欺诈、兼职陷阱、意外伤害等几大类型。由于高校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侵害的目标。例如大学生在假期往往会选择兼职工作,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因为不了解合同法知识,容易陷入合同纠纷、工资陷阱等。特别是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校园贷”“套路贷”等社会热点问题,由于学生法律知识淡薄[2],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并不清楚,一时冲动陷入债务陷阱,不仅背上沉重的还款负担,还会引发很多次级伤害,对自己的身心和生活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高校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规避法律风险、减少法律纠纷,使其免受侵害,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现易发高发的态势[3],如2004年马加爵故意杀人案,“北大学子弑母案”及各类校园暴力案件等。上述犯罪或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学生法治观念淡薄有关。正是由于学生法律知识的缺失才犯下重罪,走上人生歧途,最终面临牢狱之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对降低高校大学生犯罪风险,提升学生守法意识,营造尚法、崇法,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氛围有重要作用。
“法律乃善良及公平之艺术”[4],法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高校在大学第一学年就设置了法律基础的相关课程。高校设置基础法律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和普及法律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但很多高校在课程设计上将基础法律课程等公共必修课程集中在大学第一个学年,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除法学专业的学生外,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再进行其他法律课程的学习。另外,很多高校选修课程中法律课程数量和种类较少,学生选择范围有限,无法接触更多的法律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高校亟须对现有法律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调整,以实现基础法律课程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目的。
法学专业的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来源不仅是教科书,还有很多途径,如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辩论赛等形式,并且高校还会定期组织法学专业学生到法院旁听,设置司法系统实习等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法律,了解法律。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是具体的、立体的、直观的。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因为法律课程相对较少,教学形式还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课程的创新性不足,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仅依靠枯燥的法条、定义,无法通过观摩旁听、模拟法庭等丰富的体验形式近距离感受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发挥的价值,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有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法律部门,在学生遭遇法律问题时,无法为学生进行解答、指导,保证学生及时获取专业的法律指导。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法律事务部门,但上述部门多服务于高校自身,比如对高校签订的合同、校内规章的合法性等进行审核、出庭应诉等工作。这些法律事务部门不直接对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对学生遇到的法律问题解答较少。因此学生在面临法律纠纷时,无法感受到法律对其个人权利的保障,无法体会法律存在的价值,难以认识到法律和培养法律思维的重要性。
培养我国高校学生的法律思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从学习氛围、课程设置、法律服务、权利保障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综合性的学生法律思维培养机制,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法律意识。
课程设置种类的多样性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很多高校除法律基础课程以外,没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设置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选择课程的范围十分有限,最终影响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有鉴于此,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在积极征询学生意见,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扩大法律选修类课程的内容与种类,例如针对学生所在专业,开设与专业课程有关的法律课程,建立起法律与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所学专业的法律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个人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欲望。如近期网络上流传比较广泛的“罗翔讲刑法”视频资料,该视频的设计初衷是提供给准备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人观看,但依靠罗翔本人深厚的法学功底和独特的授课方式,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形成了人人学刑法的浪潮,使很多刑法知识点深入人心。因此,高校可以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师选择上,安排更有经验和个人魅力的教师进行授课。
第一,创新法律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向非法学专业学生讲授法律基础知识时往往是照本宣科,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对此可以借鉴法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如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往往涉及民法、刑法、公司法等多个部门法,其案例取材更广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丰富法律课程教学媒介的传播途径。在教学媒介的选择方面,高校应该以“线上教学”为契机,创新法律课程的教学媒介,通过云课程、微视频甚至课堂直播的形式让学生更方便、直接、快捷地接触法律知识,实现法律知识点的广泛传播。第三,创新法律课程的评价方法。除必修课程外,选修课程可以采取灵活的期末考评机制,如让学生对热点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形成论文,鼓励学生以投稿、参与课题等方式完成课程评价,激发高校学生的法律学习热情。
高校可以设立法律咨询室或咨询热线,针对学生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让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预判;也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定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热点社会问题背后的法律关系,将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
学生在从事社会兼职或者与其他同学相处时往往会遇到兼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法律问题。高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有责任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服务,如协助学生联系诉讼代理人,或者联系司法部门提供必要的司法救济等,让学生感受到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利器,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学生在即将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往往会遭遇各种格式合同、法律陷阱。面对上述情况,高校法律事务部门应该主动出击,为学生上好毕业前最后一堂法律宣讲课,对学生步入职场后可能遭遇的法律纠纷、劳资陷阱等进行提示和宣讲。让学生对职业生涯初期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能够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投入社会,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