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奕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中专艺术院校承担了重要的教育责任,在为社会输出艺术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舞蹈是中专艺术院校的一个重要专业,对于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及审美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来看,相关行业对舞蹈人才需求比较迫切,需要中专艺术院校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缓解行业发展与专业教育的矛盾。
现阶段中专艺术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专业发展的桎梏[1]。从生源来看,学生的整体差异比较大,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导致教学难度增大。虽然专业教学与岗位有衔接,但由于学生差异过大,加之部分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不能紧跟课堂步伐,造成差距加大。
目前来看,中专艺术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体系尚未完善,主要由教师力量薄弱所致,很多门课都是一个老师教,导致课程内容没有办法丰富起来,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下降[2]。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部分教学存在内容交叉的情况。
中专艺术院校舞蹈课程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并不是凭教师单方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对于一些现代舞,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设备,而现阶段部分中专艺术院校不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导致舞蹈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长期下去,学生的舞蹈水平处于初始阶段,不利于挖掘其多方面的潜能。中专艺术院校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陷入就业困境。
现阶段部分中专艺术院校教师多为年轻教师,其想法虽然与时代接轨,但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部分教师未与时俱进,仍固步自封,知识系统陈旧,不利于培养复合型的舞蹈人才。还有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总体来看,教师教龄差异大,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整体上呈现不均衡的态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舞教学内容也在改变,教师一味采用旧式教学方法,相当于闭门造车,不利于学生接触新知识,也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对于今后的就业也有不利影响。
舞蹈课程本身比较乏味,单一的强度训练有多种,与体育和杂技有类似之处,加之部分教师未创新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还有部分教师未重新审视舞蹈课程的教学地位,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均衡,未灵活应用案例及实践教学法,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舞蹈课程产生错误的认识,容易受到专业束缚。
中专艺术院校生源质量较普通高中差,这些学生与高中生涯失之交臂。提到他们,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成绩差”“叛逆调皮”“打架斗殴”等。舞蹈是中专艺术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面向中专生的舞蹈教学要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注重人才的培养。因此,中专艺术院校要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弥补行业发展的人才漏洞。目前来看,中专艺术院校舞蹈专业教学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不仅有理论知识,还包括表演、编导方面的内容[3]。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局限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更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专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还要结合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细化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中职艺术院校还要优化教学调整,完善教师选拔制度,聘请更多资质高的教师,弥补师资短缺的漏洞。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中专舞蹈教师要秉持生本理念,优化教学体系,使专业教育与职业有效衔接。专职教育衔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从基础抓起,实现零差生
目前来看,中专艺术院校的生源质量不一,多数学生没有舞蹈基础,一部分学生虽然有舞蹈基础,但局限于表演基础,未进行专门的舞蹈训练。对此,教师要从基础抓起,从这些学生抓起,完善三个方面的工作,实现零差生。第一,激发中专生的舞蹈兴趣,在此基础上渗透舞蹈教育的相关内容,达到推波助澜的效果。研究发现,兴趣对人的行为有主导作用。对于教育工作来说,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能够使学生自愿参与相关活动,发现舞蹈之美。第二,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培养其舞蹈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看,利用多媒体或者其他教育设备给学生播放不同类型的舞蹈视频,如民族舞、现代舞等,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觉享受,与表演者产生情感的共鸣。第三,教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能够使学生角色互换,站在表演者的角度欣赏舞蹈作品,再回归到自己身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寻找提升的策略。
2.注重课堂演示,交流舞蹈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做课堂演示。如在教育某个舞蹈动作时,教师要言传身教,亲自给学生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此外,教师还要改变以往的交流模式,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共同交流舞蹈经验,总结更多的舞蹈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协调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关系,教学内容要与实际动作相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知识,规范自身的舞蹈动作。教师在教学之前要给学生描述某个舞蹈动作的要领,同时还可分析一些优秀舞蹈作品的精髓所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舞蹈技巧。课堂快结束的时间,教师还要做好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归纳知识框架,使学生明确所学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专艺术院校要想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就必须“利其器”,即优化硬件与软件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训练项目的实际要求。首先,中专艺术院校要建立实训基地,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也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其次,中专艺术院校相关部门要进行长期的调研工作,了解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而购进实训设施,满足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此外,设备数量要符合学生的实训需求,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最后,中专艺术院校还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基于“以演代训、以赛代训、以编导为辅”为准则,强化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工作。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中专艺术院校舞蹈人才的培养可从强化师资建设这个角度出发,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制度。从行业发展需求来看,舞蹈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比较强烈,注重人才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掌握多种舞蹈技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融合多种舞蹈,编制现代舞或者其他舞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思考舞蹈专业教学作用,同时还要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如学前教育、体育等,培养多元化的舞蹈人才[4]。其次,教师可深入社会调查,与各方面的舞蹈人才交流,如与商业表演中将一些舞蹈“串烧“的舞蹈艺术家交流,了解观众的观赏需求,优化商业舞蹈编排内容。再次,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来看,中专艺术院校培养的一部分舞蹈方面的人才从事幼教行业,学生仅按照书本内容给幼儿授课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也不容易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对此,中专艺术院校舞蹈教师要创新舞蹈编排形式,满足不同从业学生的实际要求,使专业与岗位无缝对接。此外,中专艺术院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不做“落伍人”,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中专舞蹈教学中,教师要革除旧式教育理念,注重方法的创新,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如舞蹈编排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前期,教师要让学生模仿一些优秀舞蹈家的舞蹈动作,教师可在网上查阅相关视频资料在课上给学生播放,学生观看视频内容进行模仿。学生通过模仿能够掌握舞蹈动作要领,同时还能在已有舞蹈动作上加以改造,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采取阶段性教学法,分为模仿和创新两个阶段。例如,在民族舞相关教学中,第一阶段让学生模仿民族舞,第二阶段让学生分组编排民族舞,每个组均要在课堂演示,教师评价每个小组的编排成果,纠正学生的动作,为学生队形排布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为了提高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教师还可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舞蹈编排要领,掌握更多的编排技巧。
中专艺术院校舞蹈教学要以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专业教学切合岗位要求,为相关行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此外,教师还要革故鼎新,积极参加培训工作,掌握更多专业新知识,为学生就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专业与岗位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