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竹波,徐德云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由体育大国逐步向体育强国迈进,但是我国足球水平仍就落后,女足下滑明显,男足成绩比之更甚,近年来更是输给越南队、泰国队和叙利亚等低水平球队。2011年习总书记就我国足球运动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认为中国足球的落后在于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都不高,由此提出发展中国足球的“三大愿景”:一是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二是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三是提高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参加世界杯、举办世界杯和最后赢得世界杯[1]。老一代领导人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2015年2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2]。这给我国足球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抓好校园足球是落实领导人重要指示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体育强国梦想的重中之重。
1.1 发展校园足球符合足球运动规律
一个国家整体足球水平并不取决于几个球星,一个优秀教练所决定,而是由从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的联赛体制最终到负责顶层设计的国家足球管理部门这个一系列整个体系是否运转有效,并需要长期积淀形成厚重底蕴决定的。一个有效的体系必然在每个环节层次上都是有效的,首先在最基层选拔机制能够源源不断地遴选出每个不同年龄段的足球苗子,再经过科学的培养环节,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就会成长为后备力量,然后再被输送到联赛进行不断锤炼淬火,最后凸现出来的一批最优秀球员,代表着国家最高足球水平在世界足球赛场上征战为祖国赢得各种荣誉。
1.2 校园足球能够培养球员的软实力
对于体育单项项目,只要有身体素质出众的好苗子,以及掌握好技术要领就可取得突破性成绩。在平时训练时可以采取专业队训练方式,以及全部时间里刻苦加科学训练即可,比如刘翔的110米栏就是典型案例。然而个体单项的成功是不能简单复制植入到足球中。
对于11人的集体项目,足球要复杂得多。除了足球队员身体素质和足球技术这些基本性的硬性实力外,而且特别要求球员要具有软实力,即抗压力的坚强意志力和上升到哲学性的足球智慧。每个位置的球员要具有相应的个体足球智慧还要具备溶入到球队整体的集体智慧。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伟大、最顶级的球员并不是肆意进球如探囊取物的前锋,而是作为球队大脑的中场球员,他们的软实力最高,小个子马拉多纳和战神巴蒂斯图塔就是这个典型比照。
拔苗助长的专业队重点培养机制让孩子过早地训练足球虽然可以迅速提高队员硬实力水平,但由于不重视文化课使他们心智得不到成长,从而导致他们对足球的技战术理解不深,只会用脚踢求,因而后劲不足。同时球员个人品格素养不够,一旦取得成绩,面对成功突然带来的荣誉和财富而又缺乏驾驭能力,迷失了自我而表现了很多负面性现象,这和文化素质不高有着直接的关联关系。
校园足球以文化课教学为重心,辅以系统、正规地足球培育,在他们心智成长成熟后再结合他们扎实的文化知识能提升他们的足球软实力。
1.3 校园足球是国家足球队和职业联赛的球员储备库
校园足球是人生接触足球的第一步,是培养足球人才,培养足球品德的起点。校园足球开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国家足球队、联赛水平的第一步,才能为职业联赛和国家足球队输送更多优秀的后备力量[3]。
1.4 发展校园足球可提高我国球迷的消费力,从而推动大众足球和足球产业的发展
足球群众基础是指普通大众以踢球健身和看球休闲娱乐为目的。我国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人数规模很大。在学生阶段,每个人都接受了校园足球系统的、正规的足球培训,一方面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战术、足球文化理论,这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欣赏足球比赛的消费力。在看台上,他们激情而有序地宣泄对足球的热爱,这些懂足球、只关注足球本身的球迷群体是有利于联赛的发展,更有利于国家足球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经过校园足球系统的、正规的足球培训使足球爱好者拥有较高水准的足球技术。他们在街头踢球动作规范,真正得到了足球给予的快乐和休闲。对于技战术水平高者可以参加民间组织的业余足球比赛,可使之具有观赏性。可见,校园足球的开展有利于全民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2.1 我国校园足球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为了响应习主席提出振兴足球的号召,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制定了校园足球发展规划,校园足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是全国各地教育与体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校园足球发展方案。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布局了校园足球定点学校5000多所,每年投入经费5600万元左右[4]。
二是全国各地方纷纷举办了从校内,到市、省直至国家级各级各类的校园足球比赛,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有270万人,经常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超过了20万人,举办学校四级联赛10万场左右[5]。
三是建立足球特色学校,重点发展校园足球。在足球特色学校里摸索开展校园足球的方法,在全国起示范作用,带动全国校园足球的推广,从中发掘和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
2.2 一些认知观念对发展校园足球不利
我国球迷多,但足球人口却极少,真正的足球注册人口只有8000[5],比例严重失调。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足球水平低,选择足球前景并不看好;二是培养职业运动员前期投入费用大,而后期足球职业存在的风险高,所以从事足球职业的期望收益就低;三是作为一个典型的“青春饭”,退役后又没其他技能,将来保障不确定;四是在足球业,存在一定的负面性认识。因此大多数家长在为孩子规划人生时不会考虑足球,即使作为业余爱好,选择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要远远多于选择足球。即使孩子平时自己练习足球家长会以占用文化课学习时间予以阻止而不利于校园足球的发展[6]。
2.3 足球专业师资力量极其薄弱
发展校园足球需要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他们决定了校园足球发展的高度。当前中小学校园足球的体育老师都是体育院校中体育教育专业出身,足球专业的很少,造成足球师资力量缺乏。在城市这种情况较好,但在经济落后的农村乡镇学校上体育课的专职体育老师都很少,足球专业体育老师更少。在发达地区的乡镇学校情况稍好,但是足球专业老师非常缺乏,多数学校只得聘用非足球专业教师来或退役运动员充当教练员、裁判员[7]。足球专业教师普遍严重缺乏制约了校园足球发展。
2.4 校园足球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学生多,体育场地少,足球场地更是紧缺。欠发达地区学校仅有的混用场地基本上是煤渣或土场地,设施配套不全,雨后泥泞,积水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足球上课、训练和比赛需求。对于城市学校,由于地价高,学校占地面积偏小,除教学用地外,大部分学校足球场地很小也不能满足学生上课和训练。
至于标准的足球场地情况更加不容乐观。高校一般有两块,城市或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中学顶多只有一块,而落后地区更是稀少。足球场地的缺乏直接影响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各省新建的足球场地缓减了这一问题,但足球场地缺乏问题仍旧严峻。
3.1 加强足球师资力量的培养
当前,我国足球师资力量缺乏,急需要大量培养,同时也可让退役的职业运动员参与到校园足球的教学和训练。首先要把现有的、有限足球师资力量优先配置给足球特色学校;其次逐步充实城市中小学足球师资力量。而对于农村或偏远地区首先要把足球课开展起来,不能坐等。可在这些学校培养兼职足球老师,每年寒暑假期间集中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可以开展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足球发达地区、各体育院校或足球俱乐部可开展送足球下乡活动,以保证他们校园足球能够正常开展。
3.2 选派校园足球管理者去国外学习
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在如今良好政策和环境下,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和足球强国比较相差甚远。利用举国体制优势,遵循足球发展规律,借鉴国外校园足球发展成功经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校园足球发展之路。
最后,对于在校园足球中又突出表现的好苗子要以精神鼓励为主,不要养成物质主义,要培养孩子们的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怀,将来才能正确地对待成绩、荣誉和物质。同时不建议把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老师的考核之中,要给校园足球营造一个宽松,单纯的氛围,让孩子们简单、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