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力学的事件回指可供性研究*

2020-11-24 22:32李文竞
外语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意向性表达式先行

李文竞

(郑州大学,郑州 450000;河南大学,开封 475000)

提 要:无论语言学研究还是人工智能研究在考察考察影响事件回指的因素时往往关注回指语和先行语自身及两者之间的语言特征。实际上该类研究需要扩大关注范围至回指语和先行语之外的篇章范围。本文拟以量子力学中叠加和坍塌原理为基础证明当事件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语所在表达式均为事件的语言表达式时后者对确定前者具有可供性。回指所在事件表达式的可供性由该表达式结构、自身派生意向性和读者意向性构成;可供性的基本原理是读者意向性干预之前回指语所在事件表达式的各种特征处于叠加状态,读者意向性干预之后叠加的各种特征坍塌为一种特征,该特征帮助读者获得确定先行语。

1 引言

事件回指是以事件的语言表达式为先行语的回指现象。事件回指的研究如同其他研究一样,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即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样。本文着重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属于事件回指理解研究范围;此类研究无论是语言学领域的回指理解研究还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事件指代消解研究,都做出有效的探讨,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本文在梳理这两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时发现,考察影响事件回指的因素不仅要聚焦回指语和先行语自身及两者之间的语言特征,还需要扩大关注范围至回指语和先行语之外的篇章范围。因此本文假设以回指语为起点向右第一个句号为界限,作为回指语所在的事件表达式,该表达式对于事件回指理解具有可供性,这个假设可以从量子力学中的叠加和坍塌原理获得理论支持。

当事件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语所在表达式都为事件的语言表达式时,事件回指可以概括如下:已知事件A和事件B;事件A对应的语言表达式为A’,事件B对应的语言表达式为B’;事件A参与了事件B的发生,反映在语言表达中是事件A’在事件B’中充当某个成分;B’中涉及A’时不再重复A’,而是用回指语a替代A’。事件回指由A’和a构成;设事件回指为f(x), 回指语为a,先行语为A’, f(X)=a+A’,a∈B’。本文拟论证B’对于确定a的先行语A’具有可供性,即已知a和B’,求证:B’对确定A’具有可供性;或者B’对理解a具有可供性。

2 事件回指相关研究

Asher(1993:35, 225-227)最先提出事件回指(event anaphora)的概念,用于描述当事件表达式充当先行语时的语言回指现象。事件回指是抽象实体回指的一种,事件回指中先行语可以是派生名词、动名词、动名词短语、小句、句子或者句群;回指语可以是代词如it;指示词如this,that,这,那;指示代词+名词短语如this/that/这/那+名词/名词短语;有定名词短语如the+NP.

① No one believed that Mary heardthat dog’s loud barking.Itlasted for hours.(Asher 1993:232)

在例①中回指语 it的先行语是that dog’s loud barking,这个动名词短语中barking有限定词dog和loud,dog实际上是barking的动作发出者;回指语it所在的事件表达式是Itlasted for hours.

② They will probably win the match. That will please my mother.(Quirk et al. 1985:375)

例②中指示词That,先行语是they will probably win the match,这是事件表达式。回指语That所在的事件表达式是That will please my mother。

③ 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老舍 2012:34)

例③中,回指语“这种猜想”,先行语“更有人说……‘小人’”;回指语所在的事件表达式是“这种猜想……归了祥子”。

本文只考虑先行语是小句、句子或句群,回指语所在表达式是事件表达式的事件回指现象如例②③,例①暂不在本文考察范围内,如果把例①that dog’s loud barking改成that dog was loudly barking,这种事件回指实例属于本文考察之列。

2.1 与事件回指相似的回指概念

语言学的回指研究中出现过很多与事件回指类似的现象;这说明学者们已经注意到这类现象。Halliday和Hasan(1976:52)指出一个回指语可以指代一个小句或篇章中的一个语段,或者这个小句或语段表达的意思。胡壮麟(1994:46-50)将Quirk等人的句子和小句指称叫做“语篇指称”,指称的对象不是人、事、物、地点或者时间,而是语篇中的某一陈述。何兆熊(2000:81-83)从指示的角度出发,认为指示代词this和that可以用来指篇章中一句话语的上文和下文的某一部分”。高彦梅(2002:51-56)的观点与胡壮麟相同,从同指与语篇衔接的角度提到了句子性回指。许余龙(2004:3-5)提出具有类似特点的“小句回指”和“语段回指”。上述回指现象中,当先行语是事件表达式时,这些回指现象都可以纳入事件回指的范围。在“语段回指中”如果语段用于描述事件,那么这类“语段回指”也可称为事件回指,因为“一个句子反映的是一个事件”(徐盛桓 2012:137-144)。 事件不是只由一个词语表示,通常由短语、小句以及篇章片段来表示(Bohnemeyer 2007:4)。

④ Many years ago their wives quarrelled over some trivial matter, long forgotten. But one word led to another, and the quarrel developed into a permanent rupture between them. That’s why the two men never visit each other’s house. (Quirk et al. 1985:375)

在例④中,指示词That是回指语,先行语由3个事件的语言表达式构成:(1) Many years ago... long forgotten;(2)one word led to another;(3) the quarrel ... between them. 回指语所在的事件表达式是That’s why the two men never visit each other’s house.

事件回指与概述回指、零形回指、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有重合之处。概述回指,也称为概念回指,是一个思想或事件的总结,重在概述前面的信息,不是重提前文中的某个词。区别于概述回指的是,事件回指中回指语形式可以是代词、名词、名词短语或零形式;同时事件回指中回指语所在表达式往往也是事件表达式。如例③中回指语是“这种猜想”,但是由于先行语是事件的语言表达式,所以这类回指现象也归入事件回指范围。事件回指是从先行语的特征对回指现象做出的分类,事件回指的回指语也可以是零形、代词(如例①)和名词(如例③)。

2.2 回指理解的已有研究

语言学界多数情况下讨论的回指理解对象都是实体回指;人工智能领域侧重事件指代消解研究。

2.21 语言学中的回指理解研究

许余龙(2002:28-37)提出以可及性和主题性为基本概念的“神经认知语言学”回指确认机制。该研究列举的回指实例中先行语是词如Johniloves hisimother,并非事件表达式。

⑤Tom’s mother kept telling him that he should workbutitdidn’t help.

例⑤中,回指语it属高可及性标示语,指称对象是事件Tom’s mother kept telling him that he should work,无法根据该回指理解原则继续推理下去。可见,该研究提出的先行语是非事件表达式的回指理解原则无法用于事件回指理解。但是该研究中出现的“可及性”及其研究可用于认识事件回指中回指语对先行语的可及程度。

Ariel(1990:5)、王军(2005:18-21)等认为语境是回指释义中的重要因素。该项研究中所举回指实例皆是以指示实体的词为先行语,由此不难理解作者选择回指项和先行项之间词汇语义线索为分析对象的原因对象回指实例均不属于事件回指,但是事件回指理解也需要重视语境的作用。

王军(2003:1-5,2004:239-247;)以关联理论为指导研究间接回指释义时指出“回指项和先行项之间的关联度是间接回指释义的主导因素”,“间接回指的释义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概念的连通过程”。“用于进行回指释义的关联度是各种篇章语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篇章因素如语法、词汇语义、篇章结构等。尽管该研究以间接回指为研究对象,但是回指语和先行语之间的“关联度”对事件回指理解有如下启发:(1)关联度是回指语和先行语之间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常规关系、非常规关系等;(2)关联度是回指语和先行语之间篇章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因此事件回指理解研究从回指语和先行语之间天然联系着手,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因素对事件回指理解具有主导作用。

王军和高明强(2009:92-96)认为“以‘向右’作为研究的基本取向,以顺应篇章发展的自然要求”;“概念匹配应作为回指语与先行语概念连通的基础”。该研究虽然不是以事件回指为研究对象,但是“匹配”和回指研究的“取向”问题对事件回指理解有着如下启发:(1)事件回指是用语言表征可能世界的事件,匹配表现在事件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所在事件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与可能世界中先行语表征的事件和回指语所在事件表达式表征的事件之间的关系的;(2)虽然回指基本的“任务过程依然以‘向左’为取向”,但是篇章话语“向右”展开,可以“向右”寻找实现回指理解的机制。

Cunnings等(2015:840)认为句法结构对回指释义中的记忆提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该研究思考事件回指理解,我们认为事件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语所在事件表达式各自的事件结构,尤其是后者的事件结构对于回指释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领域的回指理解研究说明:事件回指中回指语与先行语具有可及性,可及性的高低排列如下:it>this/that/这/那>the+NP/deictic+NP,以此为依据推断并验证B’在a分别是上述3种类型时的可供性表现。其次,先行语和回指语具有天然的关联性,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常规关系、非常规关系等,事件回指先行语和回指语的天然联系可以追溯至可能世界中两者分别表征的事件。并且,事件回指是用语言表征可能世界的事件,事件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所在事件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与可能世界中先行语表征的事件和回指语所在事件表达式表征的事件之间的关系是匹配的,这一点与“关联性”是一致的。篇章话语“向右”展开,可以“向右”寻找实现回指理解的机制,这是本文考虑B’的原因。事件结构对回指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探索B’对确定A’的可供性可以从两者的事件结构入手。

2.22 人工智能中的事件回指研究

在人工智能领域,事件回指的相关研究是事件指代消解。2010年Chen等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事件指代消解的方法。这类研究的思路是:已知指示代词,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如位置特征、词汇特征、句法特征、语法特征、语义特征等,采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如卷积树、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通过双候选先行词或者正负例对比的方法来提高消解性能(Cardie, Wagstaff 1999:82-99; Soon 2001:521-54; Chen 2010:188-196等)。这类研究侧重使用先进且有效的算法,常用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不同的事件指代消解研究中设定的标准不同。这些标准用来过滤候选先行语,确定先行语。这一做法的共同特点是尽可能详尽全面把回指语和先行语、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语法、语义、结构等特征列出来。研究者们把某一类型语篇中的事件回指现象集中起来,找出先行语和回指语之间尽可能多的特征,再把这些特征应用到学习机上以便完成更多的事件指代消解任务。研究者们为了提高消解效率把回指语和先行语的语言特征看作重要手段,Chen等(2010:188-196) 指出为进一步提高消解效率,还将考虑语义信息、动词结构等。可见,探索更多更全面的回指语和先行语相关语言特征是这类研究成功的关键之一。

事件的消歧需要篇章知识。考虑的事件指代消解对象的特殊性,上下文语义信息、语义角色信息、词义信息等的利用将是重要研究方向(宗成庆 2013:288)。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研究说明,探索影响事件回指理解的因素是必要且迫切的;高消解效率要求尽可能地探索影响事件回指理解的因素。

3 可供性在话语理解中的研究

可供性同时包含主观和客观的性质。Gibson提出可供性是环境和有机体相互作用的表现。例如,椅子可以供人们坐,可以供人们站,也可以供人们放东西,当有机体带有坐的意向使用椅子时,椅子的可供性就确定为供有机体坐(Stoffregen 2000:1-28)。可供性可用于话语理解研究。事件回指理解也属于话语理解,所以该类研究对事件回指理解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Kaschak和Glenberg(2000:508-529)通过考察美国大学生理解新义名源动词的方式和过程,证实可供性提取在句子理解中的重要作用。鲁忠义等(2009:793-801)指出“可供性对于阅读理解中相关理解信息具有核心组织作用。姜孟和赵思思(2014:584-595)考察英语专业研究生汉、英话语理解中可供性提取的心理现实性。上述研究主要考察某特定类型的受试在理解话语时可供性的提取表现;没有解释可供性的构成及形成原因。

4 事件回指理解研究中的可供性

4.1 可供性构成

可供性可用于研究话语理解中,事件回指理解属于话语理解,因此可供性同样可用于研究事件回指理解。事件回指中B’可供性的实现不仅基于B’自身的特点,还需要读者意向性发挥作用。

⑥ 脚好了之后,他敢跑了。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为别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老舍 2012:6)。

例⑥中,回指语a “这个短处”,B’是从回指语向右第一个句号为界即“知道这个短处……放在哪里。”B’左边的语言表达式“……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下向因果域,读者意向性根据该因果域为“这个短处”提供解释。“这个短处”是“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去的原因”。

如果把“这个短处”换成“这个长处”,A’应该是“地名他很熟习”;或者“即使……力气”;或者“拉车……十分难”;或者“况且……毛病”。“长处”是祥子胜过其他车夫的特点,他就更应该把车放到“车口儿”。对比来看,如果把“这个短处”换成“这个长处”,找到的A’与B’不匹配,不符合常规,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长处”,把考虑范围扩大至B’,因为“这个长处”是B’的成份,B’可以作为“这个长处”的语境,以B’其他成份为主确定A’。就本例中B’中除了a以外的成份是“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以此为依据借助常规关系,寻找与祥子“他干脆……哪里”的常规关系,B’左边的事件表达式只有“至于讲价争座,……老油子们”,才与B’匹配,符合常规。

⑦ 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象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去跑。脚好了之后,他敢跑了。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为别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同上:6)

例⑦中,B’“这使他非常的痛快……力气。”B’左边的语言表达式形成下向因果域,读者意向性在其中寻求A’。B’告诉读者存在一件对“他”来说可怕的事件,这件可怕的事件目前已经不可怕了。这是B’的派生意向性内容。

派生意向性是意向性的一种。意向性可以分为内在意向性和派生意向性。内在意向性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具有的生理本性 (Searle 1992:79),是真实的。派生意向性是以现实中的人或动物为中介的原始或内在意向性派生出来,所有派生意向性派生于内在意向性(同上 1998:94)。意义是派生意向性的一种形式。说话者的原初思想或内在意向性传递到词,句子,记号或者符号等。如果那些词语、句子、记号和符号被有意义地说出,它们则具有从说话者思想中派生出的意向性,它们不仅具有常规的语言意义,而且具有有意向的说话者的意义(同上:140-141)。

当读者意向性与B’结构相互作用时,读者意向性受到B’派生意向性的引导。这种引导只有当读者的意向性存在时才发生;换句话说,当读者阅读B’时,这个引导作用才会发生。可见,可供性是读者意向性、B’派生意向性及B’结构的共同作用。例⑥和例⑦中,B’的可供性是B’结构、B’派生意向性和读者意向性3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前两者对第三者起到引导作用。

4.2 可供性的生成性和关系性

事件回指中先行语是事件表达式。“事件最初存在于可能世界,经主观世界的加工,反映为语言世界的现象,这个过程是拓扑变化。”(李文竞 2017:45-49)A’和B’是由各自表征的事件A和B从可能世界经由心理世界最后在语言世界的表征;换句话说,A’和B’是A和B拓扑转换的结果;因此可以说A’和B’具有天然的联系。从生成性的角度来说,可供性是人在语言世界中描述现实事件A参与现实事件B时赋予B’的使命;是人在语言世界中描述A与B间关系时B’天然地具备寻求A’的表现。从关系性的角度来说,可供性是A参与B的发生和发展,在语言世界中得以表征形成事件回指现象;确定A’的过程就是在肯定A和B之间关系的前提下,以B’为线索寻求A’;换句话说,鉴于A与B的关系,在追溯A’的过程中B’具有可供性。B’对于确定a的A’具有可供性,具体体现为B’结构、B’派生意向性和读者意向性的相互作用。

4.3 可供性原理

假设不考虑读者意向性,单就B’来说,它对寻求A’没有可供性;只有与读者的意向性作用相结合,B’才具有可供性;是读者的意向性激发B’的可供性,B’的可供性依赖于人的意志。离开人的意志作用,任何可供性都不会主动发挥作用。

4.31 叠加和坍塌

量子力学中的叠加和坍缩是对于量子活动概率的讨论。叠加的本质是出现各种可能的概率情况,坍缩的本质是意识的干预使得量子某一行为的概率增大。

叠加和坍塌是量子力学中用以描写波函数表现的两个基本原理,波函数是量子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冯·诺依曼(von Neumann 1932,trans. Beyer 1955:12-13)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方程(Schrödinger Equation)(Schrödinger 1926:1049-1070)。叠加原理是由波的叠加性引起的(曾谨言 2007:5-6)。

波函数坍塌(wave function collapse)是波函数由叠加在一起的若干个本征态减少到一个本征态(这是“观察”引起的)的过程。坍塌是量子系统及时演化的两个过程之一。从本质上说,任何有意识的观察都会导致波函数的坍缩,无论是来源于人类或者其它。这个意识甚至可以是某种宏观(非定域)意志。

Schrödinger(1935:1-26)提出“薛定谔的猫”(Erwin Schrödinger’s Cat)这个佯谬。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揭开盖子的瞬间,这种叠加态立刻坍塌,表现为一种状态,即要么死要么活。

在薛定谔的实验中,有意识的观察者使得猫叠加状态发生坍塌。换句话说,有意识的观察者干预了猫的叠加状态,因此猫的叠加状态坍塌,表现为一种确定的状态非死即活。不仅有意识的观察者可以干预叠加状态使得坍塌发生,而且环境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Zurek 1991:36-44)。

4.32 读者意向性的干预

读者意向性干预B’,使得B’中原本沉寂的各种叠加的特征发生坍缩,由多种特征叠加变成某一确定的特征。

⑤Tom’s mother kept telling him that he should workbutitdidn’t help.

在例⑤中B’“butitdidn’t help”是事件表达式。根据徐盛桓(2012:137-144)提出的“事件结构”{〔存在/行为(主目)〕时空/因果/状态}。B’表示为“{〔help[行为](it[主目])〕didn’t[时间]}。B’的事件结构可以析出多个物理特征,如主目、时间及行为。这些特征在读者意向性干预之前以相同概率叠加在一起。B’左边的语言表达式Tom’s mother kept telling him that he should work在读者大脑中形成下向因果域,读者意向性想获得对it的解释,这时B’叠加的特征发生坍缩,多种特征由叠加状态转化成一种确定的特征,这种特征是多种特征中最突出的,不仅基于B’的结构{〔help[行为](it[主目])〕did[时间]/not[状态]},还依赖B’的派生意向性。B’的派生意向性包括B’的字面意义及B’中说话者的意义。B’以转折连词but开头,表示B’与Tom’s mother kept telling him that he should work.具有转折关系。Tom’s mother kept telling him that可以描述为{〔kept telling[行为](Tom’s mother[主目1],him[主目2])〕},这个事件中“主目1”和“主目2”分别是指人的名词和代词,无法与B’形成转折关系,只有“kept telling[行为]”可与B’中“〔help[行为]〕did[时间]/not[状态]”形成转折。

⑧ I cannot think of leaving you, sir, at so late an hour, in this solitary lane, till I see you are fit to mount your horse.

He looked at me when I saidthis;he had hardly turned his eyes in my direction before.(Bront⊇ 2007:154)

例⑧中B’是He looked at me when I said this,其中a是this. 只有读者读到B’且用来寻找确定A’时才能说B’对A’具有可供性。

⑨ I could not remember him; but I knew that he was my own uncle- my mother’s brother — that he had taken me when a parentless infant to his house; and that in his last moments he had required a promise of Mrs. Reed that she would rear and maintain me as one of her own children. Mrs. Reed probably considered she had kept this promise; and so she had, I dare say, as well as her nature would permit her; but how could she really like an interloper not of her race, and unconnected with her, after her husband’s death, by any tie(Bront⊇ 2007:18)

例⑨中,B’是Mrs. Reed... promise,a是this promise.读者回溯到B’之前的语言表达式会发现上文出现相同的promise,很容易理解成Mrs. Reedo’s promise. Promise的同位语是she would... her own children,读者在B’的事件结构成份中主目Mrs.Reed的引导下找到A’。

4.33 B’表达者的干预

事件回指中a有3种类型,即代词(P)、指示词(D)以及有定名词短语(Def+NP)。这3种类型的a的可及性为依次减弱;相应地不考虑a时B’的可供性也在依次减弱。当a∈(P,D)时,B’对确定A’的可供性中B’的自身结构体现为a之外的其他事件结构,当a∈(the+NP, deictic+NP)时,B’对于确定A’的可供性集中在a自身。

⑩ Jane, if aid is wanted, I’ll seek it at your hands; I promise you that.(Bront⊇ 2007:276)

在例⑩中,B’中that自身对于确定A’只是起到指示的作用。这时只能借助B’中其他成分即“I[主目1]”“you[主目2]”以及“promise[行为]”。

B’的这种特征说明表达主体尽可能直接用语言表达式A和B的自然关系;换句话说,表达主体在表达A和B的关系时干预相对较弱。

Mrs. Reed was rather a stout woman; but, on hearingthis strange and audacious declaration, she ran nimbly up the stair, swept me like a whirlwind into the nursery, and crushing me down on the edge of my crib, dared me in an emphatic voice to rise from that place, or utter one syllable during the remainder of the day(Bront⊇ 2007:33).

作者没有直接用this或者it来替代a,说明a是作者对A的理解。当a∈{P, D}时,表达主体认为现实事件A直接参与现实事件B的发生和发展,用语言尽可能真实地表现出A与B的关系;换句话说,表达主体在语言表达中较少干预A和B之间自然关系的表达;表达主体用语言表达A和B的关系时保留A和B的关系,采用a替代A的语言表达式A’,在B的语言表达式B’中充当事件成分。当a∈{the+NP, deictic+NP}时,表达主体个体理解中A与B的关系;即在表达主体看来,A不一定明显直接地参与B的发生和发展,A参与B的方式是表达主体的理解。换句话说,表达主体在语言表达中较多地干预A和B之间关系的表达,即表达主体用语言表达A和B的关系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如例,当把a“这种态度”换成“这种想法”或“这种理解”也说得通。

我们进一步推测,当a∈{P, D}时,A直接参与B的发生和发展;当a∈{the+NP, deictic+NP}时,A不一定直接参与B的发生和发展,表达主体主观认为A参与B,且把A参与B的方式用|a|表达,是作者意向性的语言标志。

5 结束语

语言作为意识活动的表现,研究语言现象可以为意识科学的研究提供某些佐证。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基于量子力学中叠加和坍塌原理探讨事件回指中的可供性表现,这种可供性实际上是意识活动作用的结果。

设事件回指为f(x), 回指语为a,先行语为A’, f(X)=a+A’, a∈B’. 已知a和B’,求证:B’对确定A’具有可供性。

证明:已知a,B;

∵ 事件回指已得到相关研究;

∵先行语和回指语具有天然的关联性,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常规关系、非常规关系等;A’和B’的关系与A和B的关系是匹配的;

∵ 可供性取决于读者意向性、B’派生意向性及B’结构;

∵a∈(P,D,the+NP, deictic+NP),a的可及性依次减弱,B’的可供性依次减弱。

∴ B’对A’具有可供性。

B’可供性的表现为:

已知f(X)=a+A’,

∵a∈B’;

∵B’可供性=B’结构+B’派生意向性+读者意向性。

∴当a∈{P, D}时,在B’派生意向性和读者意向性确定的情况下,B’可供性依赖于B’结构中a以外的其他成份;

∴当a∈{the+NP, deictic+NP}时,在B’派生意向性和读者意向性确定的情况下,B’可供性以a为主,B’结构其他成分为辅。

从上述推导来看,无论a属于哪种类型,B’都对确定A’具有可供性;或者B’对于理解a具有可供性。

猜你喜欢
意向性表达式先行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灵活选用二次函数表达式
丹凤“五个先行”推进村“两委”换届
对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感知与意向性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寻找勾股数组的历程
议C语言中循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