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霞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知识性教育,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因此帮助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在快乐教学理念下,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积极进行改进和提升,积极抓住当前的教育发展机遇,转变以往的陈旧教学形式,用更加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形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性,教师可以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形式优化等等多个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重点谈谈如何在快乐教学理念下提高小学生兴趣的培养效果,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根本性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并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一直都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因此,教师对于教学观念和理解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决定性影响。快乐教学是近几年来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时间较短。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还有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快乐教学的真正含义,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之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也只是走形式,单纯的为了迎合教育发展趋势和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所采取的教学措施缺乏实效性,而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
在当前的快乐教育趋势下,教师应该积极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形式,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的快乐教学经验,接受更多全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能一味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开展语文教学。但是对于许多语文教师,尤其是传统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要想适应教学观念的转变,逐步采用快乐教育方式,还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所以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不仅达不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反而会对小学的正常教学造成较大的影响。当教师适应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之后,再逐步开展教学方案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而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
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精卫填海》这一课的时候,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形式,教师会首先带领小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进行趣味性的互动,然后重点学习其中的生字和词语,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之后,再带领学生归纳出《精卫填海》这篇课文的大意,然后完成课后的相应习题,这基本也是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过程。但是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小学生虽然对《精卫填海》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也就是课文之中的生词等内容,如果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教师不带领小学生进行课文复习,小学生就会非常容易忘记课文主要内容,这对于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和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
在之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十分突出,整个教学流程基本都由教师掌控,包括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等等,都是在教师安排之下进行的,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基本都是按照教师安排好的教学流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不需要小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小学生非常容易形成思想上的惰性,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因此也就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从而逐渐失去主动思考和创新创造能力。除此之外,应试教育背景下,考试内容覆盖的范围也是非常有限的,并且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教师认真研究以往的考试内容,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专门针对重点考试内容进行讲解,而在考试之中不重要的知识点,即使不在课堂上讲解,小学生依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这些考试之中比重不大的知识点,并非不重要,这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过程中非常关键的。
在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都是比较低的,并且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很多知识都是教材上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枯燥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趣味性加工和整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难以提起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语文快乐教学也将面临着较大的阻碍。
比如说,在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课文主要讲述了周恩来的故事,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对于小学生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因此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我就在课堂上向小学生们提问:“大家知道周恩来的故事吗?”这样小学生就会在班级上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周恩来。等学生分享完之后,我就向学生说:“你们愿意再学习一个周恩来的伟大故事吗?”这样小学生就会非常具有积极性,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教学阶段,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尽量自己完成对文章故事的阅读,然后将其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在讲课的时候,小学生听课就会有所侧重,教学的整体效果也会非常明显。在学完课文以后,通过组织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构建场景,将课文之中的内容进行复述和讲解,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这样,每个小学生所讲的故事也都是有所差别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小学生对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理解就会非常深刻,记忆的也非常扎实,和以往的教学形式相比,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