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

2020-11-24 19:44:59王园超河南省工业学校
灌篮 2020年23期
关键词:在实践中专业课程个性化

王园超 河南省工业学校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各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而言,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效果。特别是目前我国制造行业正在逐渐朝着智能化以及高端化趋势转变,但是目前劳动力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针对目前制造业发展困难的相关问题,需要结合目前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促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进,将智能制造业以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推动工业机器人等各种不同类型智能装备以及工业信息化技术在研发和利用时的效果,促使整个企业可以实现转型发展。结合目前各地区发展现状,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机器人产业自身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促使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进。

一、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

结合目前国家以及相关部门提出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来,各地区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相对比较良好,逐渐成为重要支柱型产业。特别是制造基地为中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实践中的整个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先进制造企业能够在实践中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1]。特别是对于部分传统制造行业而言,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量普遍比较大,结合目前各地区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已经有多数工业企业将机器换人的理念应用在日常生产以及运作中,将工业机器人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化装备作为基础,促使传统生产线逐渐淘汰,以此来保证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目前已经采购和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相对比较多,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对大量机器人应用一些维护专业人才进行引进,特别是智能制造业目前整体发展形势相对比较良好,需要意识到机器人应用以及维护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性。

二、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开发以及实践

新时期背景下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要保证对各种不同类型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满足目前企业在日常运营和发展中提出的个性化要求。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要求普遍比较高,所以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结合目前新时期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个性化要求,积极采取有针对性对策,对现有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此来实现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要培养出满足目前企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2]。结合企业自身个性化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在对课程进行开发时,重点内容是要保证其也与学校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使整个开发课程内容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靠性。结合技术领域以及目前职业岗位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技能要求,严格按照职业资格技术标准等,保证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构建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结合目前诸多地区的实际情况,要将企业发展作为基础导向,促使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企业以及高校目前的整体运营以及法展现状,保证校企合作机制在实践中的全面有序开展,对专业课程开发进行有效推进,同时结合企业目前对人才提出的个性化技能要求。根据现有职业资格技术标准,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进行编制和落实,结合目前国内诸多制造有限公司实际调研以及考核结果不难看出,目前专业人才目标在定位时,其主要是要保证学生们能够对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一系列机电设备操作等情况进行熟练掌握,比如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管理等[3]。同时要保证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的全方位有效落实,这样才能够将人才在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在实践中要保证能够将学生们逐渐培养成为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这样才能够满足企业在日常运营和发展中提出的个性化要求。

(二)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

在实践中对相关课程内容以及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将企业目前提出的一系列任务需求作为基础条件,结合工业机器人工作运行现状以及目前各个岗位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对其展开各个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能够对与其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和了解。其自身专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这样才能够满足目前企业在日常运营和发展中对人才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在实践中要想保证专业课程开发以及实践操作效果,需要真正融入企业内部,对目前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以及对人才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展开深入分析,保证人才自身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需求之间的有效匹配[4]。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同,为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编制符合其自身发展以及满足企业要求的教学体系,实现对高新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专业教学标准制定

工业机器人专业本身对于专业性提出要求相对比较高,同时其自身相关系统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指其包含诸多知识的系统。对于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开发以及实践,其自身具有非常明显综合性特点,在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开发时,专业教师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影响和作用。除了教师之外,教材以及教学环境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影响和作用,首先要做的一点是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展开综合培训,促使各项教学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适当邀请专家参与其中,对符合现实要求的工业机器人培训活动进行组织和落实,或者直接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内部参与到一些发展环境当中。对先进技能进行学习和了解,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师自身具有非常良好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能够促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其次要对高质量工业机器人专业教材进行构建和落实,教材应当满足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在培养时的基本目标以及课程体系,将企业自身的整个企业工作环节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上。将其自身的岗位技能作为基础,积极组织教育专家以及相关教师,对课题组教研组进行成立,促使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及研究工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协同。对专业课程要求普遍比较高,而实验室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自身技能实践培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业机器人专业对实践性要求普遍比较强,为了保证专业课程内容在设置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保证将实验室作为学生们自身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实践操作的重要基础。适当对实训条件进行补充和完善,必要情况下可以对实训设备或者场地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利用。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为学生们的实训学习提供可靠依据作为支持,而且能够满足目前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方面提出的个性化需求。

(四)核心专业课程设置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开发本身具有综合性特点,可以被看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系统工程。通常在机器人课程体系构建时,要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有针对性对策,保证各环节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促使师资力量培训等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进。将企业岗位需求作为基础导向,实现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和落实,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目前在诸多岗位中提出的个性化要求,保证学生自身接受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对学校自身现有实训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对工业机器人的实训项目进行开发,促使实训项目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分解,保证整个课程项目教材开发工作在实践中的全面有效推进。分解之后,对于现有任务而言,要将理论以及实践操作进行结合,虽然整个过程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满足目前学生们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个性化要求,保证能够实现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在整个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中,要对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要保证学生们能够对各单元结构进行了解。掌握机器人相互之间的硬件连接过程,学会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各种不同类型数据信息,对数据备份以及恢复进行掌握和了解,促使机器人自身单轴以及线型等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对程序模块以及程序建立方法进行合理利用,保证学生们能够逐渐学会如何在仿真软件当中实现对工作站的构建,以此来对运动机器人进行合理利用。除此之外,对于人才进行培养时,还要保证其能够学会如何使用机器人控制柜以及本体操作等,保证后续一系列养护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这样才能够逐渐学会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以及调试等相关技巧。

三、结语

结合目前我国制造领域整体发展形势展开深入分析时,目前已经逐渐朝着工业机器人的角度转变。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为了满足企业在发展中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要将企业需求作为基础导向,加强对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的开发以及实践力度。将其自身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们营造构建相对比较良好的教育体系,满足企业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专业课程个性化
在实践中理解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04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在实践中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