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吉生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近年来,随着全球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及全球经济深入交融发展,我国每年参与的消防救援任务逐步增加,消防救援任务类型日益复杂多样化,随之带来的就是对全体基层消防指战员的知识储备、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消防训练不仅要包括技能训练、体质训练,更要开展消防员应对各种复杂救援场景的情绪心理训练。为适应新时期消防训练多元化、专业化的新型需求,在常规体能、技能、智能等各种训练基础上,针对消防各级指战员,研究其消防训练中的消极情绪避免方法,进行良好的救援心理建设尤为重要。
有关情绪在基层训练中的研究,国外开展相对较早,美国、澳大利亚等军方训练中均强调军人需具备冒险、野外求生等积极情绪,要享受这种挑战自我带来的乐趣,并开展宿营、定向等多个户外训练活动,有效避免消极情绪在各分队训练中开展普遍。国内开展相对较晚,但不少研究者已开展相关探索[1-3],分别从理论及实践上针对基础分队军事训练中消极情绪的有效避免、制约因素、专项实验等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这些研究多针对军方军事训练,重在双方的军事斗争,而消防救援重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等安全,二者性质不同,不能照搬借用,但可为消防救援训练中消极情绪的调节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
消防训练是手段并非是目的,目的是消防指战员能够在复杂多样的各类消防救援场景下,能够基于各种理论专业知识以较好的体能素质付诸实际的救援行动。相对于其他学科,由于救援实战的复杂性、任务的突发性、应急力量的协同性等等,要求指战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身体素质及现场处置能力,而这些潜能从调动到实施整个过程,其效果好坏优劣与其情绪高度密切相关。一是对个人而言,良好的情绪是保护现场指战员自身的基础能力,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的头脑清晰是保护自己和实现救援的基本条件。否则,专业的理论知识、优秀的身体素质,没有良好情绪的支撑,救援行动无从实施;二是对团队而言,良好的情绪也是实现整体救援目标的基本保障,团队协作救援离不开集体智慧,需要相互支撑、相互配合,任何一个环节都很关键,关键时刻一个人的消极情绪会造成团队功亏一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也是目前在消防指战员基础训练中,逐步不再注重单个人员对单项能力的训练,而是更加强调对包括生理与心理素质的多方面综合训练的原因。
情绪对消防员行动实施至关重要,对消防员的影响体现于多个方面,如焦虑感、孤独感、不安感、处理问题、记忆力等,而这些内容通过日常专项训练可有助消防员进行情绪改善。为了解情绪对于消防员各方面素质的影响,教学训练中先后组织了3次情绪时间活动,人数30名,其中男20名,女10名,每次情绪时间分别为3天、4天、5天。情绪训练的内容包括爬山、户外定向、穿越丛林、野营等,以问卷及单独谈话形式了解测试前后情绪状态,结果如表1:
表1 情绪训练前后对比情况
从训练前后调查结果看,受训对象各方面情绪自我评价整体有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征服感和焦虑感改善明显。首先在自我情绪感知方面,他们对个人的自我情绪感觉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更加积极,自信心得到提升,愿意与人多交往,思维也更加活跃;其次在对团队协作情绪人知方面,对于如何协调自己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合理摆正自身在团队中的位置,更好为团队服务等有了更深的理解,愿意主动去和队员交流沟通;再有就是受训对象在户外训练中,对于如何面对意外突发状况、陌生环境所带来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承受能力,如何快速了解周围所处环境等有了更积极的思考和潜意识的主动应对策略,敢于正视自己的能力,客观评价自己及同伴的能力和缺陷。本次小范围低频率实验表明,情绪训练可以调动消防员各方面的积极情绪,更好更快的适应各类消防救援场景。
一是提升受训对象对消防情绪训练的认知水平。受训对象对这样一门训练的认可程度与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情绪训练的效果。从目前对消防学员的了解现状看,他们愿意接受这样的户外训练,觉得应该具有一定训练效果,但又缺乏大量案例的量化说明,存有一定的疑惑,因此,消极情绪调节中,首先需要提升学员们对这块内容的认知,情绪训练不仅仅是丰富了现有训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弥补了现有训练在心理素质训练以及团队交往协调中的不足。
二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性的开展户外情绪训练。与院校内的其他训练科目相比,情绪训练需要一定的外部空间和时间周期,一般需要进行真正的户外或野外训练,为期至少5天以上,训练不能不循规蹈矩及提前设置好各个详细环节,应具有比较大的自由度与未知性,训练遇到困难求助很少,主要是靠自己及团队成员,真正的调动激发受训对象的积极性。
三是由浅入深的逐步深入情绪训练。目前消防院校情绪训练整体开设相对较少,以至于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等相对比较保守,在条件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可由浅入深的逐步深化,逐步挖掘发挥学员情绪潜在能力。现阶段训练内容主要是在校内训练基础上进行拓展,如定向越野、搭建帐篷、寻找路线、攀岩穿越等,具有较好的保护防护措施,但对各种自然环境下的训练相对较少,突发情况更是尽量避免;训练方法也主要是以小组形式开展,并根据受训对象实际情况,在保证个人身体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受训,距离真正“野外”救援现场的情绪训练还有一定距离。
四是设定一定的情绪训练考核机制。情绪训练逐步纳入正式课程,从理论、专业技能、实操训练、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和专项评定,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员心理素质、承受能力以及交往沟通能力等,评定结果可为各类救援场景指战员选拔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