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卉芸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第四完全小学 贵州 印江 555200)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实则是一体化的,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融入德育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他们成长为一个具有优良品格的人。本文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以此开展论述,提出了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并途径、方法。
有利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内容。由于受到多种元素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已开展了德育教学的融入,但实际上结果并非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应该教育的观念已深入到多数教师心里,故对德育教学不重视。同时教师的教学压力比较大,有的教师在教学、备课时,除了教会课文中的生字、内容等,未能将课文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因此,加大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发挥德育教育的展现。实际上,虽然有的课文与德育没有直接联系,但可挖掘课文内容更深层的东西,让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德育内容的渗透,让所学的课文内容描述更立体、直观。
可实现德育教学目标。针对小学生而言,德育要实现以下几点目标: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乐观性格与精神。在德育教学中,将语文教学和其相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德育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讲解语文课的内容,拓展学生的德育教学之路。
2.1 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适当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经典段落和经典句子进行“揣摩与品位”,充分挖掘作者想表达的情绪与意境,感悟文章的内涵,进而实现渗透目标。比如,在学习《白杨》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借物喻人的含义,通过作者赞扬白杨的精神品质,更能够感受建设边疆者的伟大胸怀。文章中结尾的呼应尤为点睛,从最后的点睛之笔入手,充分挖掘文中的德育内涵。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在父亲的眼中就像小树苗一样,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坚强地成长起来;再从整体上来看,杨树就像那些勇敢无畏的建设者们一样,为我们的边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边疆更加富饶、美丽。并且,课本中还有很多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是他们用他们的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激励着每一代人前行。比如,《丰碑》、《我的战友邱少云》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教学细节,使学生深刻感悟每位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操,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吸纳知识,受到熏陶。
2.2 通过培养审美观进行德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地看待自己的身份,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学生,同时教师的言行也是一种引导性的教学,要将自身融入到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理想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爱创、乐创,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将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范文的作用,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既是榜样,也是偶像,且相处的时间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要及时发现学生已经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或者引导学生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例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学生适当的使用礼貌用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善恶以及真假等的道德习惯等。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既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又要将学生的年龄与心理活动放进考虑中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能够有效提升渗透效果,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目的,进而实现良好的德育渗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2.3 加强感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能吃苦认干的人以及无私奉献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民族英雄等,他们都是现代学生的榜样。同时那经过沉淀的优秀文化与高尚精神是值得现代后代继承以及发扬的。例如,在《为人民服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重复朗诵,同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充分感受每一句背后的意义,从而悟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应做怎样的人。长期下来,学生也会受到一定的熏陶。古人云:“文以载道。”通常情况下,文章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以及陈述观点的途径,因此,能够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在实际教学中,课本上的大多数文章都是用语唯美的,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的悠久产生深刻的印象,也能够调动学生这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观点。
综上,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不能只停留在死板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成为一名引导者,让小学生真正理解并感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学生主体,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让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及语文知识水平共同提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