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沈阳大学体育学院
我国高等学校存在着五大德育问题:一是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二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德育;三是德育只存在于文化课堂;四以理论教材为主,进行道德工作;五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德育素养水平。这些问题显然与我国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背道而驰,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为了尽量提高学生竞争力,许多学生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学科的学习中。但是,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要求不限于专业水平,而学生的政治、道德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应重视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体操是一项综合性运动。现代奥运会体操竞赛包括三大要素: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蹦床。体操项目不同,运动形式也不尽相同,优美的动作极具吸引力和审美价值。正因为这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与田径、篮球、足球、游泳、武术等运动相比,体操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特别是女孩们。下文介绍高校体操教学德育渗透内容,实质分析高校体操渗透德育教学作用。目前,高校体操渗透德育有以下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体操强国。许多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勇拼搏,为国家争光,彰显了体操运动员的体育竞争力,歌颂中华民族精神,歌颂在体操领域不可逾越的力量。从这个角度分析,高校体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关键作用。
体育体操,目前在国内许多高校体育教学中很常见,非常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来说,要成功地进行团体操,除了个人的高水平体操外,同时要有集体意识,要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帮助他人,分享个人经验,关心大局。从这个角度看,高校体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起着关键作用。
任何运动都有自身规则,体操也一样。在体操教学中,学生必须按照既定的体操规则学习,以保证学习效果,规避受伤。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课堂秩序,听从老师管理;应该按照相关规则使用体育器械。由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学校体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规则精神起着关键作用。
体育体操种类繁多,每一项都有自身技巧。学生想拥有高水平技能,不能通过一两天的运动来实现。简而言之,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忍受长时间、反复、单调的训练;必须忍受身体痛苦;必须承受失败压力。从这个角度看,校体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精神起着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措辞只是高校体操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显著作用,而不是全部作用。随着体操事业的发展、高校德育教育和体操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体操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大。
伴随着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发展,体操教学渗透德育已成为高校体操教学改革重要任务。关于我国学生德育现状,充分考虑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对学生的作用,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体操训练,以进行德育渗透。
高校必须在制度层面确立渗透德育在体操中的关键作用。高等院校可以建立体操德育管理体系、体操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体操工作指南等。这一制度使体操教学中重视德育渗透,体育教师要向学生明确纪律,明确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目的性。
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的体操课程,主要介绍体操技能、体操比赛规则和伤病预防等知识,很少渗透德育。教材的渗透,是指在现有教材中纳入“竞技体操、爱国主义”“团体操与合作精神”“体操与坚强意志”等德育精神。高校可以直接编制体操和德育教育教材。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为体育教师开展德育提供支持,包括建立专门的体操训练场地,购买新的运动器材,组织体操课,更换新的体操垫子、T恤等,这将真正保证体操教学的条件。另一方面,完善体操师资队伍建设。与其他职业的教师不同,体操教师应具有极高的体操技能和知识,而且具备极高的体育素养,使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现状,开展体操训练方案。有鉴于此,加强体操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和教学技能,并积极与职业体操俱乐部合作,引进体操竞技人才,真正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把教师指导下的体操教学纳入发展阶段,以标签化、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为主要发展方向。
渗透德育需要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有很多想法,喜欢挑战,崇尚自由,喜欢研究和创新。长期以来,在高校中体操课的体育环境是至上的,它让学习体操的学生思考,明确如何提升自身的体操水平。显然,这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对环境的渗透要求体育教师从视觉上营造德育氛围,如悬挂体操运动员获奖图片、播放体育歌曲、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加油。
高等学校可以直接编制体操和德育教育教材。类似于体操和德育体系的教材,可为体育教师开展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理解。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体操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体操的解释和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在体操和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在德育教育方面应用效果不好。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法、研究法、发现法、合作法等,能与德育教育内容良好的结合,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促使学生形成较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榜样的力量。体操课上,体育老师要对那些全力维护班级荣誉、积极帮助同学、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坚持执行训练任务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体育教师应以身作则,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虽然体操运动员有更生动的榜样,但体操运动员往往给学生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当周围的学生成为榜样时,学生们便会积极的效仿。
教师必须注意自身仪容仪表,亦不应忘记,言传身教,教师必须加强本身的技能,提高本身的素质。教师要讲文明、谈吐大方、讲规范、言行一致,在学生心中形成良好的形象,使他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交流,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目标。通过教师仪容仪表感染学生,提高他们对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学用语要讲文明,言简意赅,要讲逻辑,幽默可取,严禁粗俗。通过良好的仪容仪表对学生进行渲染,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语言技能。
正确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关键途径。特别是那些训练不精、组织纪律不严、不注重身体科学学习的学生,对他们进行耐心指点,严禁使用讽刺言辞嘲讽学生,冒犯学生。在体育体操教学中,应为低技能学生提供体育锻炼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终评估中,首先找最好的学生进行示范,也可以找动作不好,但在一个环节上取得进展的同学做练习,确保他们进步,肯定他们的进步,并号召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鼓励他们在动作中感受集体的温暖。要严格要求学生身体素质好和运动能力强的学生,不能遮掩其不足。
在课堂上,教师应保证体操教学方式的科学合理性,同时灵活的应用相关教材,教师也要表现出良好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必须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立性,运用《组织法》的所有要素,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拥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对美的热爱、美学、审美和情感教育,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例如,一些学生在进行体操动作中,认为身体直,动作才优美,为此,教师可给出一些优秀运动员做体操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怎样发力才是最科学的,明确发力原理,通过不断完善体操动作,促使学生体操水平得以提升。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对学生进行赞美就像使用营养剂”。在体育课上,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上课前,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鼓励,使他们免除心理负担,并能顺利完成体操动作,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从实际出发,鼓励进步学生,培养学生责任感、荣誉感和自我控制、坚韧和奋斗精神。批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态,表扬后进行批评,所产生的效果更好。因此,批评过程中:1.不损害学生的身心;2.避免言行不一;3.就事论事,不能将学生作为发泄对象。总的来说,鉴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体育教师应表现出敏锐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体育运动中道德理解的矛盾,以期从中提取其特殊、生动、持久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思想意识,激励他们积极科学参与体操运动,让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操运动,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关心集体和团结集体,遵守纪律,培养学生的韧性,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奋斗精神。
教师应有较高的德育品质,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应以身示范,将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教师也应不断加强德育、政治方面的学习,从而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
总而言之,在高校体育体操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效果明显,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规则和坚强意志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保证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