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第一中学
高中政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政治教师面前的难题。但一直以来,教师在上课时过于注重知识要点教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下,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寻找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政治这门课程不重要,只要学好主要文化课就行,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从整个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基本上都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教学理念落后,严肃、刻板的教学方式及枯燥的课本知识根本无法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另一方面,很多家长无意中总是对孩子灌输“重语数英主科,轻地生化历政等副科”的思想,政治课作为副科的形象总是出现在学生心中,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或者完成任务,致使学习效率不高。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先决条件,因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针对教师综合素养不高、教学理念需要转变的问题,每个学校应组织各种讲座或者培训活动,在全面完善教师团队建设的同时,加强教师的道德观念,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此才能不断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2.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高中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大原因是学生认为该课程不如语数外等其他文化课重要。再者,就算是掌握了其专业的知识,对自己的发展也没有太大作用。这样的错误认知,使得学生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上。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积极寻找各种办法引导学生正视这一课程,从而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杠杆”这一内容时,由于知识点深奥难懂,因而不容易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很自然地明白其中的道理。
3.转变角色,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理论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促进者,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探究。
4.在政治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引入时事热点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充分运用时事热点,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授《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则事例:一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他在发病前用最后一丝力气刹住车,最后倒在了方向盘上,离开了人世。由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有关民生社会问题,这样的事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并且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故事,能有效触碰到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课堂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通过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及课堂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进而改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