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平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诗经》《离骚》《唐诗三百首》《声声慢》……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诵读古诗,可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的历史,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入高年级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古诗教学不宜再按照解题、释词、串讲、悟情的模式教学,而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其参与其中,多读多悟,获得体验。
在古诗教学中,大多教师习惯了直接揭示课题,然后释词并串讲,结果发现,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兴趣不高,虽然教师在卖力的讲,而效果却不甚理想。其实,因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发,是被动的参与,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古诗教学中,大多教师将目标锁定为“三会”,即会背、会默写、会翻译,而对诗歌的意境、诗情关注力度不足,故而教学中多采用讲授模式进行。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古诗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三会”,而要以此为基础,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能会诗情、品诗意、悟诗境。
要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情境必不可少。在古诗教学中,要结合古诗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灵活应用活动、多媒体等方式而创设情境,以此而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小池》的教学中,对于小池塘,学生再熟悉不过,先以“我所见过小池塘”为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接着借助课件引入,让学生在说中初步了解诗意,为意境探究打下基础。同样《元日》的教学也可利用话题方式由过年的话题引入。又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中,借助课件呈现黄鹤楼,由黄鹤楼而引入“送”,接着由“烟花”引出时间,即“三月”,地点“扬州”,由“孤帆”引出“长江”,让学生在看图中说,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宝,然反观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大多教师引入诗题后就开始串讲诗意,很多学生课前对古诗并不熟悉,故虽教师讲解得很清楚,但学生却不一定能理解。故在高年级古诗教学中,引入诗题后,要以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多读诗文,做到正确、流利朗读,且能熟悉诗文,为诗意探究奠定基础。
在诵读环节,一是要让学生自读自悟。高年级学生此前已经学过了很多古诗,借助工具书弄清关键字、词,正确朗读,初步了解诗意。二是要发挥同桌、小组作用,互读。如同桌接龙读、小组交换读,通过同桌或小组读而进一步了解诗内容。此外,还可借助多媒体,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进行。在诵读中,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诗意,如《石灰吟》中“烈火焚烧若等闲”的“若”为“好像、好似”,“等闲”为“常,轻松”之意,在读时同桌或小组内就可相互交流。二是要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含义进行整理,即在对字、词含义理解基础上对整首诗进行翻译和整理。
对于诗歌的内容,大多教师是采用串讲的方式进行,虽然教师的讲解清楚且全面,但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不深刻。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要跳出这种束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展开探究,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加深印象,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对诗意的探究,本质是词语表象化的过程,并使其强化、转化、加工的过程,即在读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背景、借助想象,将诗歌的词语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如《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忙”为“急忙”,为何“急忙”,因为要“放纸鸢”,由此字即可见孩子们急切的心情。在该环节中,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就诗歌中的字、词进行翻译,再连词成句,融入想象分析。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先弄清“接天”、“无穷”、“无穷碧”、“映日”、“别样”、“别样红”的含义,尝试用自己的话以最简短、精炼的方式概括。
受应试观念所影响,在古诗教学中,大多教师对古诗的意境分析并不太在意。其实,意境是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物相互融合而成的,是建立在“象”上的“情”与“意”的融合。在古诗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入其“境”,才能真正体会其“情”、其“意”,才能真正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也才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该环节的教学中,因学生想象能力还较弱,很难体会诗歌的意境,故而应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融入到诗歌意境中。以《观书有感》为例,借助图片让学生感受池塘的明净和清澈,天色和月影倒影在池塘中的景象,再引导学生置身于作者的场景中,引出“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思考,由此而感悟其中的哲理。又如《赠汪伦》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扮演送别的场面,借助场景来体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所蕴含的深意。
以情境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古诗学习过程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诵读,让学生熟悉诗文,为诗意的理解奠定基础。提倡合作探究,弄清诗意,在师生互动中体会诗歌的情感,领悟诗歌的意境。如此,学生真正融入到古诗学习过程中,才能学好古诗,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