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是如此。由于家庭环境、智力水平、知识基础等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教不同的学生,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具有明显差异的学生,那么,必然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新课改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在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有利于面向全体,实现“整体发展,共同提高”的目标;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进行个性化教育。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多、抽象性、逻辑性和概括性较强,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产生了矛盾。此时,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显著。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施教,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练习题、统一的评价标准。显然,如此教学,无法兼顾所有学生,使得优等生觉得缺少挑战性,而失去听课的兴趣和欲望;学困生又觉得太难,跳一跳依旧无法摘到“桃子”,也失去听课的兴趣和欲望。分层教学就是专门针对这一现象设计的有效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分层教学的理念,将因材施教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自信,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1]。笔者认为,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前,教师都要了解每个层次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及爱好。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确定适合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如此,才能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目标。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影响着分层教学的效果。由于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比如,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擅长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这部分学生往往也是优等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教学时不需要过多渲染,要适度给予挑战,让他们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和成就感。还有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优秀,但创新能力不足,好成绩是课后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获得的。这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一般理解得比较透彻,通性通法也已经掌握,因此,教师要专门为他们设计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题目。比如,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练、改编习题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这部分学生通常要划分在中等生这个层次。大部分中等生学习基础较好,能很好地完成自学任务,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但综合能力一般。因此,教学时,可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重点,鼓励他们尝试着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或者回答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还有少量的学困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能力素质不高,还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往往觉得自己怎么也学不好。这部分学生只要求他们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教学时,教师要将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机会向这部分学生倾斜,为他们提供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只要这部分学生回答正确,或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闪光点,教师就要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消除对数学的恐惧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只有认真分析学生,对学生合理分层,才能设计出适合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和学生沟通交流,并在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就设立个人档案,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中的数据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所处的层次也是不断变化的。笔者认为,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评,及时对学生的层次级别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预设,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2]。在分层教学中,对学生科学合理地分层后,还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笔者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为优等生,第二层次的学生为中等生,第三层次的学生为学困生。并结合这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第一层次的学生主要以能力拔高为主,设计的题目要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主要是让他们通过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能力的拔高;第二层次的学生基础比较好,故而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能灵活应用,并能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目;第三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因此,只需要他们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能正确解答课后基础习题即可。如此,对每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不同、期待不同、衡量标准不同,教师就不会因为对比优等生和学困生而产生失落感,学生也不会因此而产生自卑感,反而因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发展、提高,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增强自信,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课堂提问是教师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策略,也是最直接的师生互动。实践证明,恰当合适的课堂提问,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注意层次性,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比如,如果是新课前对旧知的回顾以及基本概念的简单应用,要将机会留给学困生,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此外,还能让他们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进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以及要学好的强烈愿望。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要鼓励中等生回答,满足他们被关注的需求。很多时候,教师往往重视了优等生和学困生,忽视了大多数的中等生,让他们感觉自己可有可无。长期在这种心态下,中等生很有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而最终沦为学困生。因此,关注中等生至关重要。对难度较高、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让优等生回答,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挑战自我,使他们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作业分层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巩固效果的有效方式。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优等生觉得题目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而不感兴趣,学困生又觉得难度和题量过大,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依旧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此时,大部分学困生就会选择抄袭、应付了事,使得作业流于形式。最主要的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还给学生带了无尽的挫败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故而,分层布置作业至关重要,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都能通过做作业得到发展和提高[2]。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设计成作业超市的形式,让优等生选择一两道综合题目和所有挑战题目,中等生选择一两道基础题目和所有综合题目,学困生只需要完成所有基础题目即可。如此布置作业,所有学生都有通过思考就能完成的作业,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尝试着挑战自我,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应有的进步。
批改作业和试题监测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而互批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查漏补缺。分层互批作业是分层评价的较好措施,笔者是这样做的:让第一层次的学生批改第二层次学生的作业,第二层次的学生批改第三层次学生的作业,而第三层次的学生在第二层次的学生批改自己作业时要么询问对错,要么咨询教师自己不会的问题或者听不懂的内容。第一层次学生的作业互批互改。如此,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且在批改别人的作业时对比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课后弥补、改正;第三层次的学生由于当堂批改,有机会及时请教,做到问题“堂堂清”。试题分层监测也是分层评价的重要方式。编制试卷时,教师要将题目分为基础题和分层题,且保证基础题的分值占试卷总分的百分之六十,分层题的分值占试卷总分的百分之四十。在这百分之四十里面还会有分层,在完成第一层题目以后就可以继续挑战更高层次的题目,最后累加分数,得出总分。如此评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树立信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施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师要研究所教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并在教学目标、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评价测试方面都体现层次性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