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2020-11-24 17:41临潭县城关第一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学困生语文教育

临潭县城关第一小学

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全民族的素质才能得以提高。但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每个学生家庭环境、自身因素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学困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每个班级[1]。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也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精准做好的工作,这对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谈几点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一、在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后逐步施策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深入分析他们的特点和造成学困的原因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为此,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谈心谈话,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全面了解[2]。除此之外,还要在活动中从侧面观察,在掌握、分析形成学困的原因之后,通过下列步骤逐步深入。

首先,教师要与他们拉近距离,增强亲和力,在生活中多关心帮助他们,耐心地谈心谈话,多关注他们的课外生活,从而知晓学生所处的家庭学习环境,以便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因人施策。

其次,以父母般的口吻给他们讲一些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困难是暂时的、可以解决的,从而使他们自觉树立起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当然,转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在充分信任教师的前提下,才会愿意主动和教师交流。

最后,在全面了解他们学习以外的情况后,逐渐要过渡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问题上,了解他们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困惑,寻找造成后进和厌学的“症结所在”。然后针对性地制订一对一的转化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慢慢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给他们爱心和信心,做到不放弃每一名学生,这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在尊重关爱中增强自信

一些学困生自尊心强,内心比较敏感,他们对别人比较多疑,对自己不自信,始终感觉自己不如他人,消极情绪重,他们对教师的鼓励、表扬和批评是极为关注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讽刺挖苦他们,要信任每位同学,对学困生哪怕有一点点进步都要予以表扬和肯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有比别人优秀的地方和长处,专设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学困生的这一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思想负担和情绪表现,用鼓励、启发教育的方式,耐心热情地疏导他们在生活、为人处世、学习中的困难,用积极的、有效的、幽默的话语与他们交流,使他们主动接触教师并和同学交流沟通。通过讲解古人励志读书的成功事例激发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学习兴趣,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语文学习目标,用语文特有的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反,当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时要及时指出,找准切入点,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正面启发引导,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选择合适的场合、地点用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语言指导,让他们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良影响。“亲其师,信其道”,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正直、信任与爱护,使他们的逆反心理消失。

三、真心付出,用爱浇灌学困生中的留守儿童

任何教育都要伴随着情感,爱是最能打动人的情感力量。所以,教师要对学困生多倾注爱心,爱心对学困生中的留守儿童尤为重要。因为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大多由老人看护,学生缺少父母的感情滋润和情感教育,爷爷奶奶大多不懂得教育,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都是任其自然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不良习惯积少成多,对生活和学习就会产生消极态度和思想。作为教师在看到学生有消极情绪时,就要耐心开展工作,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家访或与在外打工的家长取得联系,可以要求家长定期通过手机与孩子视频通话,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让孩子知道家长在外工作的不易和艰辛,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以及懂得感恩,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励志发奋读书,树立回报父母、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远大理想[3]。教师要与监护人谈心交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对策,同时要给学生引导和特别关注,精准施策,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

在学习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外对学困生开“小灶”单独辅导,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和要求。让他们读一些传统优秀文化读物,在优秀文化的熏陶氛围中成长,同时讲解一些语文知识的学习方法,形成边学习边积累边应用的良好习惯,让这些学困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生活中,可以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或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进行观察,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写一些感想,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通过多媒体观看爱国主义、尊老爱幼等影片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参加古诗文朗读、书写;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等。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语文学习兴趣。

当然,对待学困生,教师需要用耐心和爱心打一场“持久战”,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留意,从细小处着手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用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和专注的情感感化他们、劝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化解矛盾,避免引起学生反感。教师还可以制订以鼓励为主的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开设语文学习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品味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四、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因人施策

学困生身上也有很多长处和优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善于观察、发现、总结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足够的信心和充分的条件,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让他们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然后培养学困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长处的能力,使他们主动与大家交流合作。如,教师可以组织以“他是语文小天才”为主题的班会,提前构思,安排优等生和学困生同组,最大限度地把学困生的优点挖掘出来,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使学困生认识到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也有闪光的一面,也有其他同学不及的一面,为学困生创造一个主动发言和训练语言组织能力的机会,从而树立了他们积极、主动、向上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多方合作,共同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多,所以,转化学困生并不是班主任一人就能办到的,需要多方施策,班主任要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班主任要积极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共同努力,根据各学科特点要求各学科教师制订转化方案,不要急于求成,以爱熏陶,培养信心,逐步进行。如果学困生是因家庭贫困原因导致的,就要积极与学校和当地政府取得联系,为他们解决因贫困导致学困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从而激发感恩之心。

小学生一般比较纯真,情绪常常表现于外,他们认为学困生给班级抹黑、拉后腿,因而不喜欢和学困生交往,排斥学困生,这样班级就会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容易让学困生逐步丧失信心,进而自暴自弃。为此,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多次“帮带学”活动,让优等生和学困生结对交流学习,平时相关活动也有意安排在一起,每月开展一次语文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参与,集体表彰,个人加分,让他们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学习小团体,最大限度展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以消除这种排斥现象。在安排座位时,有意让优等生和学困生坐在一起,以便及时帮助学困生。同时,及时与优等生和学困生谈心,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动态,及时调整优等生对学困生的帮助方法,让优等生成为转化学困生的有效力量。同家长联系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记“告状”,要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是有希望的、有能力赶上其他同学的,进而鼓励支持孩子,而不要粗暴地打骂、指责孩子;与任课教师不定期沟通,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课堂表现以及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然后调整“处方”,“对症下药”,找到更适合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转化语文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给他们更多关心和鼓励,分析原因,因人施策,对他们充满信心,长期坚持,多方合作,与他们一起制定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学困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

猜你喜欢
学困生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