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束
(福建省南安市莲塘小学 福建 南安 36230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小学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自学?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指导思想,摆脱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过程,注重学法指导;其次,培养自学能力,要以“学情”为出发,逐步深入,循序渐进。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懂得预习新课的内容,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学生感兴趣也容易理解的文章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载体,以此来吸引学生的预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教师每次布置预习任务,都要提出预习要点,让学生围绕要点有目的地预习。
例如在教《早发白帝城》和《山行》这两首古诗之前,根据“读读这两首古诗,查字典理解词句,想想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的预习要求,本课侧重检查如下三项内容:
1.1 查通读。看是否读准其中的多音字,如“朝hao)、重(chong)、还(huan)、斜(xia)”等,启发学生把古诗多读几遍,读通顺。
1.2 查解词。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来帮助词句的方法,如这两首诗中“朝、辞、啼、还”和“斜、坐”等词语,让学生懂得并养成利用字典联系诗句,确定词义的解词方法和习惯。
1.3 查对诗意的理解。让学生试看并说说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读懂词句的意思。除了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来帮助词句外,充分利用文中直观、形象的插图,启发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在教学讲读课文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扶”慢慢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能够掌握学习方法。再通过“放”,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训练技能。如教学《李时珍》一文,本课的重点部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教学,段中的(4-6)三个自然,分别记叙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自然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遵循先“概括说明”,后“具体描述”的记叙顺序。因此,教学本段可依次按“扶——半扶半放——放”的方法进行教学。第4自然段,要求学生默读后用“‖”记号,按“概括说明”和“具体描绘”顺序,将本段分为两层。在推敲本段开头一句,学生理解“一面……一面”表示两种行为同时进行之后,应引导学生比较“不少、许多”、“有些、一些”两组近义词。着重启发学生明白近义词异同点和组词不可掉换的原因。第5自然段,要求学生抓住3个重点:(1)积累经验;(2)到各地采药;(3)虚心学习。此外,还可利用插图,让学生找出图文对应的文句进行朗读,再启发学生根据图意作合理的想象。第6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认识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法。
当学生掌握了一些课文学习和基本方法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特别是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掌握学习方法,再通过“放”,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运用已掌握的读书方法,进行自读。教师给予点拨。我在教这类课文时要求学生事先对课文进行自学,写出自读笔记,其内容有三:
3.1 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汇报,互相补充、启发。
3.2 质疑解疑。学生须有疑,小疑而小进,大疑则大进。善于提出疑难问题并找出答案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时,第一,要做好导向工作。对于带着普通性的问题,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与训练重点密切相关的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要注意发挥同学的集体智慧,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一般性的问题教师简答或留在课后处理。久而久之,学生质疑就会质到“点子”上。第二,要鼓励学生自己答疑,解决问题。例如《田忌赛马》一课,学生提出:“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认真钻研课文,积极思考。
3.3 写出体会。写体会是督促学生进一步读书。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可以总结学到得的方法,也可以对文章进行评价鉴赏或者进一步提出疑难问题等。
4.1 给学生足够时间,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例如教学《田忌赛马》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然后让学生不受限制地说你读懂了什么。这就避免了一连串的问题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由表达,确定处在于学习主体地位。
实践证明,学生读懂了许多内容,有的甚至是教师想不到的。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想、去谈,并不是让学生自己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则且通过点拨升华学生的学习所得,通过评价,给学生的思维以导向,引导学生朝一定方向去思考。
4.2 恰当地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动手。例如教学《詹天佑》第五自然段,本段主要讲詹天佑“开凿隧道”。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动笔画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中部凿进去”的草图,使学生兴趣倍增,全体积极参与。然后引导同桌两人交流评论,并对比分析两种开凿法的不同及各自优点。这样,既调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是广阔的,只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针对不同知识层次,采取不同的点拨手法,持久以恒,发挥学习主体积极性,定能做到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